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毕业论文 > 化学化工与生命科学类 > 制药工程 > 正文

斑马鱼缺血性脑卒中的模型的建立毕业论文

 2022-01-28 23:00:31  

论文总字数:16126字

摘 要

Abstract II

第一章 前言 1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

2.1缺血性脑卒中的现状 2

2.1.1危害大 2

2.1.2研究难度大 2

2.2脑卒中现有的治疗方案 3

2.2.1溶栓治疗 3

2.2.2抗凝药物治疗 3

2.2.3神经保护药物 3

2.3 目前主流脑卒中模型简介及其存在的问题 4

2.4大鼠作为动物模型的不足 5

2.5斑马鱼作为实验模型的优势 6

2.5.1 实验便捷性(与啮齿类动物相比) 6

2.5.2生理和基因优势(与其他小型动物模型相比) 7

第三章 研究报告 8

3.1实验材料 8

3.1.1动物材料 8

3.1.2实验仪器设备 8

3.1.3主要试剂 8

3.2实验步骤 9

3.2.1建立斑马鱼缺血性脑卒中模型 9

3.2.2行为学评价 9

3.2.3 脑梗死面积测定 9

3.2.4依达拉奉给药评价 9

3.3实验结果 9

3.3.1溶氧值测定情况 10

3.3.2.斑马鱼在缺血后的存活情况 10

3.3.3行为学评价结果 11

3.3.4 TTC染色结果 11

3.3.5依达拉奉给药结果 14

第四章 总结与讨论 16

参考文献 18

致谢 20

斑马鱼缺血性脑卒中的模型建立

摘 要

急性脑卒中是现今导致死亡以及长期残疾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动物模型在研究缺血性脑卒中细胞分子层次的病理以及预临床阶段测试新型药物时提供了较大的帮助。但是由于疾病本身错综复杂和动物模型与人类真实情况的差异,缺血性脑卒中在转化医学上缺少实质性的进展。而斑马鱼无论与传统动物还是与小型动物相比,作为缺血性脑卒中的高通量药物筛选模型都有诸多优势。因而本研究旨在建立斑马鱼缺血性脑卒中模型,以便之后用于药物筛选。首先对斑马鱼进行造模,诱导其缺氧并且缺血,同时进行行为学分析。恢复后用TTC对其脑切片染色来判定该方法对斑马鱼造成的脑损伤结果。结果表明此法可以有效地对斑马鱼造成缺血后脑损伤。在此基础上,我们使用2001年上市的依达拉奉来验证该模型可靠性。结果为依达拉奉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脑组织梗死面积,增加其对缺氧的耐受能力,改善缺血带来的相关症状,与之前临床上其他动物模型得出的结论一致,因而我们推断斑马鱼作为缺血性脑卒中模型有一定的可靠性,可以发展用作药效评价。

 

 

关键词:斑马鱼 缺氧 缺血性卒中 模型

 

 

  

Establishment of zebrafish ischemic stroke model

Abstract

Acute cerebral strok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leading to death and chronic disability. Animal models can mak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understanding complex cellular or molecular pathophysiology and testing novel neuroprotective drugs in the pre-clinical stage. Nevertheless, it doesn’t bring too much progress to th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in ischemic stroke due to the complex pathophysiology and the great difference existing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animal and human reality. Zebrafish has great edges over traditional experimental animals or small animals as a high-throughput drug screening model for ischemic stroke. Thus this study is meant to establish a zebrafish ischemic stroke model for high-throughput drug screening. Firstly, we establish the model on zebrafish, inducing hypoxia and ischemia on it. Meanwhile, behavior analysis is carried out on the model. After recovery, the brain slice is removed and stained by 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TTC) to determine the outcome of brain damage. The outcome shows that this experiment method is able to effectively cause cerebral damage in zebrafish. Upon this basis, we administrate zebrafish with edaravone ,which was marketed in 2001, to test our model. The outcome displays that edaravone can greatly reduce the infarct size and improve the tolerance to hypoxia. This is consistent with what was concluded from clinical trail of edaravone on other animal models. Therefore, we infer that zebrafish as a model for hypoxia-ischemia brain damage and drug evaluation is considerably reliable .

Key Words: zebrafish, hypoxia, ischemic stroke, model

第一章 前言

脑卒中属于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可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是现今导致人类死亡以及残疾的主要疾病之一。而目前我们对于这个疾病仍缺乏有力的治疗和预防措施。根据全球疾病负担2013显示,中国已经是全球脑卒中患病水平较高的国家之一,患病率从1993年的0.40%上升至2013年的1.23%,并还处于持续增长的趋势中。急性脑卒中的复发率在2007年至2008年度也首次达到了17.7%。且根据《2015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推算,我国每年约有188万人死于脑卒中[1]。在美国,虽然从2003年到2013年,脑卒中的死亡率有所下降,每年还是会有大约79500个人患脑卒中或复发。其中大约61000人是第一次患有脑卒中,18500人是复发,从该数据中也能看出脑卒中的复发率还是很高。在2013年,美国大约每20人中就会有一个脑卒中患者,大约每40s就会有一人患脑卒中,大约每4分钟就会有一人死于脑卒中[2]

为了研究缺血性脑卒中的病理发展并且开发新的治疗方案,评价药物的药效等目的,动物模型常常被看作是必不可少的工具。在研究过程中,缺血性脑卒中动物模型提供了大量关于缺血性脑卒中的病理生理学机制的证据,另外在大量的体外模型实验中,对于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分子通路的基本认识也得到了证实。虽然动物模型对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缺血性脑卒中的病理有一定的贡献,但由于脑卒中疾病本身的复杂多变性,缺血性卒中动物模型实验与人类真实情况的较大差距以及动物模型在筛选药物上出现的局限性,在将研究成果转化到对患者的治疗上的成功率很低。有研究表明,在上百个临床实验中,药物都旨在保护大脑免受或缓解缺血造成的影响,且在动物实验中取得了有效的结果,却没有一个能最终成功转化为监管批准的药物[4]。因此开发新型模型的需求还是很迫切,而斑马鱼凭借其早期发育,器官结构与哺乳动物的相似性,以及实验的便捷、廉价等优势成为了很好的替代选择。本论文将基于斑马鱼作为模式动物,建立缺血性脑卒中的新型动物模型,从而实现廉价、高通量、有效的动物模型建立,对于新型治疗方法的开发,成果转化以及缺血性脑卒中病理研究都有重要的意义。

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16126字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