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乳酸-氨基酸)的合成文献综述
2020-04-05 13:04:45
文 献 综 述
聚氨基酸是一类可生物降解、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的高分子材料。研究工作的早期,由于合成的氨基酸较难溶于常规的有机溶剂、物理性能较差不易加工成型、水中易溶胀等缺陷,因而最初没有开发出应用性较强的产品。随着研究的深入,科研工作者们也对聚氨基酸进行了改性研究,利用共聚、接枝等方法,将不同材料的优点结合起来。
1. 聚氨基酸及共聚物的制备
生物法
(1)天然产物提取。
其材料来源较为广泛、成本低廉,可有效的提高农副产品的利用率和附加值。河南省华康化学生物工程联合集团公司的李官奇[1]等人成功研制了大豆蛋白纤维,该纤维的主要原料是从豆粕中分离提纯的蛋白质。张建忠[2]等人从草鱼皮中提取了酸溶性和酶溶性的胶原蛋白,用以研究替代或补充陆生动物的胶原蛋白。
(2)基因工程与发酵法。
发酵法是培养高产聚氨基酸的菌株,将微生物中的代谢产物分离,得到聚氨基酸。目前能规模化生产的聚氨基酸有ε-聚赖氨酸[3]、γ-聚谷氨酸[4]等。朱宏阳[5]等人筛选分离得到产聚赖氨酸的放线菌菌株,并通过优化5 L罐的发酵条件,将产率提高10倍。Ouyang Jia[6]等人利用从土壤中分离的北里孢菌,发酵生产ε-聚赖氨酸,产量可达13.9 g/L。发酵法优点是成本较低,但是目前产物种类范围较窄,分子量的控制较困难且产
物提纯也较为复杂。发酵法生产的聚谷氨酸和聚赖氨酸的化学结构也限于γ型和ε型[7]。基于基因工程的生物法,产品安全卫生,表达定向性较强,质量高。很多天然聚氨基酸或多肽被人们利用生物技术的方法制备出来。例如:蜘蛛丝所具有的强度和柔韧性是很多人造纤维无法比拟的[8],在医疗、军事、建筑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天然的蛛丝产量非常小,且不易规模生产,所以采用基因工程的手段得到蛛丝蛋白是非常有潜力的。牛恒尧[9]等人成功的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蜘蛛拖丝融合蛋白。阮超然[10]等人构件了蛛丝蛋白与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的重组体,进行了高密度发酵并对产物进行了纯化。
化学合成法
(1)固相合成。
1963年美国著名生物化学家Merrifield[11]创立了固相合成法,将氨基酸的C末端以共价键形式连接在不溶树脂上,然后依次缩合,直到得到目的肽链[12]。固相合成避免了液相接肽每步产物分离纯化或结晶造成的损失,并且能够使接肽反应自动化。该法在合成片段长度较低(lt; 50)的特定序列多肽时有较大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