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靠性理论的钢桁架拱桥结构剩余寿命评估开题报告
2021-02-22 11:48:50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钢桁架拱桥具有外形美观、用钢量较省、跨越能力较大、承载能力高等优点,已建成的钢桁架拱桥,最大跨度已经超过500m,钢桁架拱桥具有刚度大,稳定性和抗震性能好的优点。目前,钢桁架拱桥在公路、铁路及公铁两用桥中均有较多应用。长期以来,钢桁架拱桥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钢桁架拱桥的发展将会越来越迅速,钢桁架拱桥理论越来越成熟,所以对钢桁架拱桥剩余寿命的研究具有很大的意义。
剩余寿命问题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 19 世纪初,当时随着铁路运输的发展,机车车轴的疲劳破坏成为工程上遇到的第一个疲劳问题。19 世纪五六十年代,韦勒提出了利用应力幅—寿命(S-N)曲线来描述疲劳行为的方法,并且提出了“耐久极限”的概念。1924 年J.V.Palmgren首先提出了线性累积损伤理论,这个理论在当时没有得到重视,直到 1945 年美国人M.A.Miner 在Palmgren工作的基础上重新提出:损伤与应力循环成线性关系,这即是Palmgren-Miner 线性累积损伤准则。之后 S-N 曲线和Palmgren-Miner 线性累积损伤准则便成为传统疲劳方法评估疲劳使用寿命的基础。20世纪20年代Griffith对带裂纹玻璃平板的断裂研究标志着现代断裂理论的开始,但一直没有可进行定量处理有关疲劳破坏模型的数学框架,直到1957年Irwin提出了应力强度因子来描述裂纹顶端应力奇异性的大小,此后人们一直试图采用应力强度因子来描述疲劳裂纹的扩展,1961 年 Paris 、 Gomez和Anderson 指出:疲劳裂纹在每个应力循环中的扩展量da/dN与应力强度因子幅值ΔK有关,并给出了它们之间的关系,这就是著名的 Paris公式,1968 年, Rice提出了与路径无关的J 积分,Hutchinson 、Rice 和 Rosengren 发表了 HRR 弹塑性静止裂纹尖端奇异解,这标志着弹塑性断裂力学理论开始走向成熟,基于断裂力学,发展出了损伤容限方法,目前该方法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桥梁、压力容器等工程结构的安全性评估。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2.1研究的基本内容
2.1.1 公路、铁路桥梁疲劳荷载谱的研究
目前国际上用于疲劳验算的荷载主要有三种形式: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1)第1-3周:阅读文献,翻译文章,撰写开题报告;
(2)第3-6周:完成基于可靠度理论的结构剩余寿命评估理论研究,包括荷载和疲劳过程的随机模拟;
(3)第6-10周:完成三维钢桁架拱桥梁结构建模,应用该模型的进行剩余寿命评估与数值模拟;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王新敏.ansys工程结构数值分析[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
[2].张明.结构可靠度分析—方法与程序[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3].张伟.结构可靠性理论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