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协同式公交优先通行建模与仿真评价任务书
2020-02-18 17:24:03
1. 毕业设计(论文)主要内容:
我国城市公共汽车交通具有服务频率高、客流需求大、运行环境复杂等特点,车辆串行、交叉口延误、站点延误等问题突出,严重制约乘客输送效率与服务可靠性。传统运营管理以服务可靠性为目标,采取面向站点位置的车辆驻站控制,难以兼顾运输服务效率且优化效果难以保障。
公交车辆定位技术以及道路交通数据采集技术的普遍应用,使得公交系统当中车车、车路之间实时通信具备了基础条件。基于车路协同技术背景,本项目通过优化调控站点之间车辆运行车速,实现交叉口车辆通行延误降低、服务偏差预防或修复、下游站点车辆进站延误降低等多重目标优化。
2. 毕业设计(论文)主要任务及要求
主要任务:
(1)公交车辆运行车速可控区间:公交车辆运行过程受到来自系统内部(客流需求、驾驶员行为)与外部(通行设施条件、信号交叉口控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需要对车辆运行过程进行建模分析,并标定特定行驶环境下,公交车辆运行车速的可控区间范围,作为优化模型的约束条件。
(2)区间运行车速优化调控策略:车速调控对公交服务的影响体现在服务可靠性与出行时间双重方面,优化目标的选取需要考虑二者之间的协调优化问题(是赋以不同权重,还是双层目标优化),需要在建模过程当中予以重点考虑。信号控制交叉口车辆车速调控机制当中,需要考虑协同车队(公交车辆以车队的形式在同一绿灯相位通过信号控制交叉口)的准入机制:不仅要考虑到下游站点通行能力的约束(下游站点泊位数量满足协同车队停靠需求),还要考虑服务可靠性需求(同一线路车辆原则上不能存在于协同车队当中)。
3. 毕业设计(论文)完成任务的计划与安排
2019年3月:查阅与毕业论文相关的文献,根据导师意见,完成开题报告及论文第一章的绪论撰写,并完成不少于5000汉字外文资料翻译一篇;
2019年4月:对公交运行过程进行建模分析,明确车车、车路之间的信息交互机制,构建车辆行驶速度优化调控模型,完成论文相关章节的撰写;
2019年5月:根据模型验证及效果评价需求,设计调查方案并采集相关的数据用于仿真实验环境的参数标定,对模型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分析,完成论文的其余章节撰写工作,字数不少于15000字,参考文献不低于15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3篇;
4. 主要参考文献
[1].曹辉剑.基于车辆定位信息的公交优先信号配时优化方法研究[d].石家庄:石家庄铁道大学,2013年
[2].李鸣君.基于交通诱导与公交优先协同控制的信号配时方法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3].黄锋.基于车路协同的单交叉口公交优先方法研究[d].上海:上海应用技术学院,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