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危险感知的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设计文献综述
2020-06-11 22:45:17
文 献 综 述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流量急剧上升,道路交通伤害已成为危害人群健康的一个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交通事故涉及面广,隐患频发,具有突发性和极强的事故性特点,已发展成为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人们视交通为畏途,有人说交通事故”是一场无休止的战争”、”汽车是杀人的活动工具”。
据WHO报告,我国每年因道路交通伤害死亡人数居世界首位。
交通安全问题亟待关注与解决。
其中,中小学生成为交通伤害的高危人群。
全世界每年有18万以上小于15岁的儿童死于道路交通事故,数十万儿童因道路交通事故致残。
究其原因,在于该年龄段心智尚不成熟,交通安全意识淡薄,活泼好动且注意力易分散。
据统计,中小学生交通行为是造成中小学生交通安全事故的主导因素。
故深入了解研究中小学生交通行为特性,并借此加强细化针对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能从源头减少中小学生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
2008年教育部在《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已明确提出,应对学生实施安全教育,并规定每学期最少应安排6-7学时,但目前我国的学生安全教育并未被纳入到正常教学计划。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