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交通运输类 > 交通工程 > 正文

我国开放街区模式交通评价研究文献综述

 2020-07-02 22:38:34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我国城市住区的规划一般采用居住小区模式,并把其作为主要的理论依据与主导模式。

该模式具有一整套规划与建筑指标,并与当今社会的经济形态相呼应[1]。

居住小区模式是在特定的经济与社会背景下得以形成并发展的。

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封闭性小区导致的弊端愈发明显,造成了城市道路拥堵、城市住区功能单一、城市活力缺乏、公共资源私有化等不良影响,使街道丧失了本应具备的生活性,引发学者对街区模式改善、转变的研究。

城市住区在充当供居民居住的物质空间之时,还充当了居民日常交往的社会空间。

因此,居民居住模式的转变对城市及社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为了缓解当前”城市病”症结,2016 年 2 月 6 日国务院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建立街区制,并逐步开放封闭小区。

这在社会上引发了极大的关注,但质疑之声偏多,甚至陷入了民意反对的困境。

街区制的住宅模式,有望改善城市拥堵、加强公共安全、提升城市活力。

并由于居民潜在的开放意愿、政府政策支持、国外先进理论与经验的借鉴,在国内也有一定的可行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