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长石油厂区道路工程设计(Ⅱ)开题报告
2020-04-14 16:11:2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包含参考文献)
文 献 综 述
一、道路建设简介
道路是提供各种车辆和行人等通行的工程设施。按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公路。按其使用特点分为公路、城市道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及乡村道路。
2. 研究的基本内容、问题解决措施及方案
一、工程概况
根据表1-1中给定的基本资料推算远景交通量,据此并结合当地的经济、社会及自然情况等条件,经综合论证后确定公路的技术等级,设计车速,车道数等。确定公路等级后,由规范查找并归纳相应的技术标准,确定路基宽度等主要技术指标。
预测交通组成表
车型 |
前轴重 |
后轴重 |
后轴数 |
后轴轮组数 |
后轴距 |
交通量 |
三菱T653B |
29.3 |
48.0 |
1 |
双轮组 |
#8212;#8212; |
300 |
黄河JN162 |
59.5 |
115.0 |
1 |
双轮组 |
#8212;#8212; |
420 |
江淮HF150 |
45.1 |
101.5 |
1 |
双轮组 |
#8212;#8212; |
680 |
解放CA390 |
35.0 |
70.15 |
1 |
双轮组 |
#8212;#8212; |
600 |
湘江HQP40 |
23.1 |
73.2 |
2 |
双轮组 |
gt;3m |
380 |
东风EQ155 |
26.5 |
56.7 |
2 |
双轮组 |
3m |
400 |
注:轴载单位为KN,交通量单位为次/日。
二、选线
本设计的内容为一段长度介于1.5到2km之间、里程连续的路段。根据设计所提供的带状地形图,采用纸上定线的方法研究路线的可选方案,并经过比较论证确定最优方案。首先确定线路的起止点,然后在大致方向上根据地形地物确定线路走廊,在该走廊中确定控制点,控制点包括交通线上的控制点、自然条件上的控制点、人为设施提供的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等。根据控制点之间的相对的位置及地形地貌等情况选择适合的线元素,根据技术标准确定路线具体位置(布置线元素),再用缓和线将其连接成线。
在选线时,应最注意以下问题:
平原地区路线以大直径的长曲线和缓和线为主,结合地形地物及联系村镇方便等因素而定。山区路线以行经地区的地貌地质和地形特征,可能有越岭线、山坡线、沿溪线和山脊线,此时可根据地形图研究可能的路线布局形式,一般应按:全面布局,逐段安排的步骤。一条公路因地形地貌的不同,应分段选用不同的线形,互相接通。
对于越岭线的布局应解决的问题为:垭口的选择;过岭标高的选择和垭口两侧路线的展延,山区公路往往因高差大,靠自然展线无法克服困难时,常常需设置回头曲线,适宜布设回头曲线的有:山包、平缓的山坡及山沟侧坡,但要注意同一山坡上应避免迭线过多而且回头线之间距应能满足最小距离的要求。
三、道路平面设计
根据小比例尺等高线地形图所确定的路线方案,即可在较大比例尺的等高线地形图上进行详细的精确定线,此时可按交角点的偏角,结合地形地物确定平曲线半径及其要素,鉴于时间所限,平面设计长度可取1000m。
纸上定线步骤:
(1)定导向线:确定控制点,纸上放坡;
(2)修正导向线:参照导向线定平面试线,绘制纵断面图,从纵、横两个方面二次修正导向线;
(3)定线:
1) 利用导向线点的可移动性,按照照顾大多数,注意重点的原则,掌握与该路等级相应的几何标准,先用直尺试穿出与较大地形相适应的一系列直线,然后以适当的圆曲线连接;
2) 地形复杂转折较多或转折较多或转弯处控制较严重时,也可先定曲线,后用直线将之顺滑地连接起来。
直线、圆曲线及缓和曲线为道路线形的基本组成要素,诸如直线最大长度、缓和曲线的最小长度、缓和段长度的规定等均应从行车安全视觉舒顺出发满足要求并通过计算分析确定。平面线形的桩距应按照规定并对地物及地形变化给予加桩。
平面设计可以确定平面线形的组成形式。它由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等各种基地形地貌、地质、水文等自然因素制约外,还受到技术标准、国家政策、社会因素、美学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平面线形的组合应能提供较佳的行车节奏感,使乘客具有良好的感觉反应。此可通过车速的变化的计算以及汽车排挡的变化来分析研究。曲线段的设置影响平面视距,同时应结合纵横断面的设计进行视距的验算,取得视距的保证。
四、道路纵断面设计
为了满足行车和排水要求,道路应有最大纵坡和最小纵坡的限制。坡长限制应有利于行车平顺,缓坡宜长、陡坡宜短。
纵断面设计线拟定前,应先确定标高控制点(如桥涵控制、最小填土高度、最大挖方深度、交叉口标高等)。对于山区公路横断面依横地面线试定合宜的挖方高度,试定拉坡,然后按照”标准”规定确定纵坡度及其长度,并拟定竖曲线。
纵断面设计长度与平面设计长度相同。道路纵断面是沿道路中线竖直剖切、展开成的平面。纵断面设计任务就是在线路纵断面图上决定坡度、坡长、竖曲线半径等数值以及有关的计算工作。纵断面设计图比例:横向1:2000,纵向1:2000。纵断面图资料自上而下依次为地质情况、坡度坡长、填挖高、设计线高、地面线高、桩号、平面线,根据《直线、曲线及转角表》在”平曲线”栏内绘出平曲线位置,注明交叉点编号和平面线半径。根据地形图将桩号及对应的高程填如”地面线高””桩号”栏内。并点出有关点位,连接各地面点即得地面线。
控制点标注:影响纵坡设计的高程控制点如路线起讫点、垭口、重要桥涵、地质不良地段的最小填土高度和最大挖深、沿溪线的洪水位、隧道口、重要城镇通过点等,都应作为纵断面高程的控制依据。对于山区道路还应根据路基填挖平衡关系来控制路中心填挖值的高程点,即”经济点”。这样使纵坡设计能和平面横断面有机的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考虑,避免遗漏或忽略必要的控制因素。
试坡:对各种可能的坡度线方案进行反复比较,选出即能符合技 术标准又能满足控制点要求,而且土石方还较省的设计线 作为初定坡度线,变坡点的初步位置随之确定。
调整:对照实际和技术标准检查最大纵坡,坡长限制、缓和坡段以及片面线形的配合。特别应注意陡坡与平曲线竖曲线的组合以及桥头接线等处的纵坡是否合理。
核对:选择有控制意义重点横断面,如高填深挖、陡峭山坡路基、挡土墙、重要桥涵以及人工构造物等,在纵断面上直接读出该桩位的填挖高度,然后按此值在横断面上”带帽子”检查是否有填挖过大、坡脚落实、挡土墙工程等情况。对于横坡陡峭的山腰线,这一工作尤为重要。
定坡:逐段把坡度线的坡度值、变坡点位置〈桩号〉和高程确定下来。变坡点要调整到10 m整桩位置上,其高程是根据坡度、坡长依次推算而来。至此拉坡工作基本完成。
五、道路横断面设计:
路线横断面设计是用来确定各段路基的断面和尺寸,为路基土石方计算及路基施工提供断面资料。
(1)确定并绘制本路基标准断面图。根据地质、地形情况、水文条件、筑路材料、施工方法、边坡高度等因素分段确定边坡坡度,边沟断面形状和尺寸,标注在图上。
(2)绘制路基横断面设计线
六、道路排水设计
路面、中央分隔带排水,边沟设计.
七、路面设计:
路面设计的任务是确定路面结构层组合形式及厚度
(1)确定路面等级和路面结构层组合形式:根据公路等级、交通量情况、使用要求及筑路材料供应条件等因素,选定适用的面层与经济合理的结构组合。遵循制宜,合理选材、方便施工、便于养护的原则,优选路面结构设计方案。
(2)确定结构层厚度
根据公路等级、路面等级,交通量,选用建材等情况,按公路设计准则确定结构层厚度及验算各结构层强度。
(3)配合比设计
选择其中的某一结构层做出该混合料的配合比。
八、人工构造物设计
包括:(1)小桥涵设计;(2)挡土墙设计,由于本场地高低不平,牵涉到挖方和填方,所以该部分应重点考虑;(3)排水沟渠设计;(4)路基稳定性验算
九、环境保护
考虑道路设计、施工及建成后可能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及预防措施。
十、工程量计算:
包括道路工程量的计算与工程概预算的编制。对路基、路面工程及桥涵工程,软土地基处理等所有设计内容进行工程概预算的编制。其中对路基土石方数量应按横断面图计算,对于山区公路小半径曲线段要考虑弯道土石方数量的改正,最后汇总列出全线土石方数量总表。
道路设计文件、图表以及工程概预算编制应按照”公路基本建设工程设计文件编制办法”、”公路工程设计文件图表示例”以及”公路工程概(预)算定业务额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