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武一级公路A段施工图设计开题报告
2020-04-15 14:50:10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包含参考文献)
文 献 综 述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经济发展,交通先行。本项目为常州市与武进区的一条主干道,等级为一级公路,是常州市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功能是将北部的武进区长虹高架,以及正在规划筹建的地铁一号线和南部省道S38和沿江高速贯通连接在一起,同时途中还经过常州大学,武进区行政学校以及师范学院还有爱情海度假酒店,儿童乐园等。完善并强化区域干线路网结构,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联通武进区和常州市对于其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良好的毕业设计是我们在学校最后的总结阶段,也是全部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且至关重要的教学环节。我们通过毕业设计的实践,进一步理解和贯彻公路或城市道路设计方针政策,进一步巩固已学的理论知识,从而提高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自己独立工作能力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为即将走上工作岗位和继续学习深造打下一个基础。
一、工程概况:
1、公路等级的确定:
(1)为了满足经济发展、设计交通量、路网建设和功能等的要求,公路必须分等级建设。原交通部2004年发布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J将公路分为五个等级。其中一级公路:为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可根据需要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四车道的一级公路应能适应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为15000-30000辆;六车道的年平均日交通辆为25000-55000辆。
表1 而根据设计任务书中所提供的年平均日交通量(AADT)资料:
东风 EQ140 |
3200 辆/日 |
解放CA15 |
1300 辆/日 |
黄河JN162 |
2000 辆/日 |
小轿车 |
4300 辆/日 |
日野KB222 |
650 辆/日 |
|
|
其中根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各种车辆的折算系数:
表2
车型编号 |
代表车型 |
折算系数 |
1 |
小客车 |
1.0 |
2 |
中型车 |
1.5 |
3 |
大型车 |
2.0 |
4 |
拖挂车 |
3.0 |
辆/日
根据设计要求该公路设计要求一级设计年限15年,且预测年平均增长率6.5%。
所以15年后交通量为辆/日
(2)常武路是连接常州市区与武进的交通要道,对于常州市经济,政治,文化都有很重要的地位与作用。所以设计此公路定为一级公路。常武A段,全长5120米。设计时速为40-80km/h。四车道设有隔离带。
2、气候特点:
该地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地区,四季分明,季风显著,冬寒夏热,日照充足,梅雨期明显,易洪涝。年平均气温15.7℃,最热月为7月份,平均气温28.2℃,极端最高气温41℃,一年中以6月份降水量及降水日最多,降水日12.5天,常年年平均月降水量为160mm。
3、沿线筑路材料状况:
路面材料丰富,面层、基层、底基层用碎石和水泥等材料可以从溧阳或宜兴采购而来,石灰、粉煤灰等材料从市区采购而来,而且水、陆路均较发达
二、设计内容:
1、平面设计:根据汽车行驶轨迹和车速,合理的确定平面线性三要素,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
(1)直线部分的最大长度和最小长度的设计。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规定:当设计速度≥60km/h时,同向圆曲线的直线最小长度以不小于设计速度的6倍为宜。
(2)圆曲线部分。圆曲线半径设计根据《公路工程设计技术标准》
表3 城市道路设计标准
设计速度(km/m) |
80 |
60 |
50 |
40 |
30 |
超高最小半径 (m) |
250 |
150 |
100 |
70 |
40 |
(3)缓和曲线最小长度设计。缓和曲线作用:使曲率连续变化,便于车辆遵循;使度逐渐变化,旅客感觉舒适;使超高及加宽逐渐变化,行车更加平稳;与圆曲线配合,增加线形美观。
缓和曲线最小长度
表4 城市道路缓和曲线最小长度设计标准
设计速度(km/m) |
80 |
60 |
50 |
40 |
30 |
缓和曲线最小长度(m) |
250 |
150 |
100 |
70 |
40 |
2、纵断面设计:
(1)纵断面上有两条主要线:一条是地面线,它是根据中线上各桩点的高程而点绘的一条不规则的折线,反映了沿中线地面的起伏变化情况;
另一条是设计线,它是设计者根据技术上,经济上等方面设计出的一条有规则的形状的几何线,反映道路路线的起伏变化。纵断面设计线是由直坡线和竖曲线组成。
(2)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规定,在设计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采用中央分隔带的外侧边缘高程。
(3)最大坡长限制,纵坡越陡,坡长越长,对行车影响也越大。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和《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90》
城市道路纵坡长度限制
表5
设计速度(km/m) |
80 |
60 |
50 | ||||||
纵坡坡度(%) |
5 |
5.5 |
6 |
6 |
6.5 |
7 |
6 |
6.5 |
7 |
纵坡长度限制(m) |
600 |
500 |
400 |
400 |
350 |
300 |
350 |
300 |
250 |
(4)竖曲线要素的计算。竖曲线是指在道路纵坡度的变坡处设置的竖向曲线。竖曲线的作用是为了满足行车平顺、舒适及视距的需要。一般采用二次抛物线作为竖曲线。
竖曲线外据。
3、横断面设计。机动车道行车道宽度的确定;路肩宽度的确定;路拱横坡度;超高值的计算等:
(1)行车道路车道宽度的计算:右后轮外缘与车道右侧安全间隙
左后轮外缘与车道左侧之间的安全间隙两汽车后轮外缘之间的安全间隙;所以单侧两行道宽度:
其中为左侧和右侧路缘带宽度;根据公式计算当Vlt;80km/h,每条车道的宽度可采用3.50m。
(2)道路一般设右路肩;对于一级公路采用大于或等于2.50m的右路肩。
(3)超高值的计算。对任意半径圆曲线超高值的确定,由汽车在圆汽车在圆曲线上行驶时力的平衡方程式可得:。
四、设计时需要注意的原则和要点。
1、道路选线的原则。路线设计在保证行车安全和舒适快捷的前提下,使工程量小、造价低、运营费用省、效益好,有利于施工和养护。
2、平面设计的要点和原则。(1)平面线形应直捷、流畅,与地形、地物相适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2)保持平面线形的均衡与连续(3)应与纵断面设计相协调(4)平曲线应有足够的长度。
3、纵断面设计要点和原则。 (1)应满足纵坡及竖曲线的各项规定(最大纵坡、最小坡度、竖曲线最小半径、及竖曲线最小长度等)(2)纵断面设计应考虑排水的要求。一是纵坡不宜过小或采用平坡,特别是在横向排水不畅的路段;二是在设计前坡为下坡,后坡为上坡的竖曲线,不宜采用过大半径的曲线,避免竖曲线的底部小于最小纵坡的路段长度过大,其长度可用其中一般取0.5%。(3)最好先定回头曲线路段坡度,再从两端接坡。在回头曲线内不宜设竖曲线。(4)应争取纵向填挖平衡,尽量移挖作填,以节省土石方数量,降低工程造价。
参考文献
[1]黄晓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设计理论与方法.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2]杨少伟.道路勘测设计[M].第二版.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3]JTGB 01-200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4]JTG D20-2006,公路路线设计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5]JTG D50-2006,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6] 徐家鈺, 郭忠印.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南(道路工程分册)[M].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
[7]邓学钧. 路基路面工程[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8]张雨化. 道路勘测设计[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9] 道路工程制图标准
[10] 严作人、孙立军.道路工程经济与管理[M].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1995
[11]张新天罗晓辉.道路工程[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12]张起森.公路施工组织及概预算[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
[13]周荣沾.城市道路设计[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8
[14]交通部行业标准.公路路线设计规范[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2
[15]姚祖康.道路路基和路面工程[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4
[16]方左英.路基工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7
2. 研究的基本内容、问题解决措施及方案
一、研究或解决的问题: 1、不同地形下的选线方案拟选; 2、平曲线、竖曲线要素计算及逐桩计算; 3、平曲线设计(包括圆曲线、缓和曲线和回头曲线); 4、平纵断面的组合设计; 5、路基设计、绘制路基横断面(各种典型断面); 6、路面结构设计、绘制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图; 7、工程概预算编制(选做部分工程的工程量、材料用量等)。 8、路基病害现象:充分了解当地自然条件,考虑自然灾害可能对路基产生的病害,及时预防,减少设计的不足之处。 二、研究手段(途径): 1、需要综合考虑地质、自然环境、地形、筑路材料、工程量等因素,选择最佳方案。 2、纵断面设计研究途经是根据道路等级、当地自然地理条件以及技术经济特点等,研究几何构成的大小及长度,以便达到行车安全迅速、运输经济合理及乘客感觉舒适的目的。准备工作(在断面图上点绘中桩位置、平曲线示意图、写出每个中桩的地面标高并绘出地面线)、标注控制点位置、调整、核对、定坡、设置竖曲线。 3、横断面设计要先确定标准横断面,并考虑由直线过度到曲线时须设置的超高加宽。 根据 4、查阅《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和《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以及《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J/T006-98)等一系列规范要求合理的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