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预测教育案例分析及实践开题报告
2020-05-22 20:59:45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包含参考文献)
文#160; 献#160; 综#160;#160; 述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160;#160;#160; 自18世纪汽车诞生,汽车与其他交通工具就因不协调而产生交通安全问题。自1899年发生第一起有记录的车祸以来,全世界已经有 3600 多万人死于交通事故。2009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首份《道路安全全球现状报告》,称全世界每年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数约为127万,其中46%都是行人、自行车或者摩托车驾驶者。在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全国死亡人数中有 4%死于车祸,而15-24岁的男青年死亡人数中有50%死于道路交通事故。
#160;#160;#160; 交通事故的危害性不仅反映在伤亡人数上,在经济上造成的损失也是巨大的,在许多国家交通事故引起的损失超过了全国总收入的1%。其中,英国达 1.6%,美国达2%。交通事故涉及面广,隐患频发,具有突发性和极强的事故性特点,已发展成为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人们视交通为畏途,有人说交通事故”是一场无休止的战争”、”汽车是杀人的活动工具”。
#160;#160;#160; 道路交通安全主要是和”驾驶员-车-道路”系统有关的,在构成交通事故的人、车、道路环境三要素中,人的因素占的比例最大(占 55%-90%),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交通直接参加的性格体力上的弱点,经验不足或状态不良等,为确保交通安全,研究分析驾驶员的生理、心理、人机工效、组织管理等人为因素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并拿出具体可行的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已有研究综述:
国外对于交通安全方面也有相关研究:
#160;#160;#160; 1.who 的资料[1],全世界2002年的道路交通事故使118万人丧生,占全球死亡的2.1%,居全球死因顺位的第11位。除了死亡,估计每天有14万人受到道路交通伤害,1.5万人以上终生致残。如果不采取强有力的预防措施,今后20年中道路交通伤害的死亡和受伤人数将增加65%左右。并且对于全世界交通危险发生数据做了全面的分析。
#160;#160;#160; 2.从全球来看,道路交通伤害的死亡率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国家存在差异,中等收入和低收入国家道路交通伤害死亡率要比高收入国家高[2]。随着发达国家对道路交通伤害的研究及干预措施的不断深入,自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高收入国家道路交通伤害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在北美地区,1975~1998年间,每10万人口的道路交通事故病死率在美国下降了27%,加拿大下降了63%。与此同时,在中等收入和低收入国家却呈上升趋势,如在马来西亚上升了44%。国内也对于交通危险教育预测与案例做了如下研究与分析:
#160;#160;#160; 3.张殿业,金键,杨京帅[3]在《驾驶员安全可靠性多因素分析》中,对机动车驾驶员22项生理及心理指标连续3年进行测试,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量化处理和分析,并基于多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主因子分析及分类分级处理。在此基础上构建安全可靠性模型,为道路交通安全保障体系的建立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160;#160;#160;#160;4.马艳丽[4]在《驾驶员驾驶特性与道路交通安全对策研究》中,在总结和吸收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道路交通事故原始资料分析入手,应用层次分析理论、模糊理论等方法,采取个案微观分析和实验测试等手段,分析驾驶员自身差错与道路交通事故的相关性,研究基于驾驶特性的驾驶疲劳及综合评价问题,进而提出改善驾驶特性的交通事故预防对策。
#160;#160;#160; 通过分析驾驶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驾驶自身差错与道路交通事故的相关性,从微观角度分析驾驶员自身差错事故致因,建立了驾驶员自身差错事故致因模型;采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确定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权重,定量分析驾驶特性影响因素的危险性,确定了导致驾驶员差错事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制定驾驶员事故预防及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160;#160;#160; 5.熊坚,曾纪国,丁立[5]在《面向道路交通的汽车驾驶模拟器的研究及应用》中,介绍了自行研究开发的固定式汽车驾驶模拟器,该模拟器在视景上采用了目前最先进的计算机图象和动画技术,生成了逼真的虚拟图象;在模型上采用了多自由度汽车运动模型并应用了面向对象的编程技术;在应用上提出了用该模拟器研究道路交通问题的新方法,并给出了实例。汽车驾驶模拟器在道路交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笔者对驾驶模拟器的研究、开发及应用还只是一个开端。随着计算机模拟现实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对道路交通问题研究的深入,相信驾驶模拟器还会得到更加深入广泛的应用。
#160;#160;#160; 6.张茜[6]在《驾驶经验与人格特征对驾驶员危险感受影响的研究》中,通过驾驶员对危险图片的认知和评价情况来反映其他危险感受水平的高低。考察驾驶员经验与人格特征对驾驶员潜在危险的感受水平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1)驾驶经验对驾驶员明显危险的感受水平无显著影响。(2)驾驶经验影响驾驶员对潜在危险的感受水平,熟练驾驶员对潜在危险的感受水平高于新手驾驶员。(3)人格特征影响驾驶员对明显危险的感受水平,独立型驾驶员对明显危险的感受水平高于依存性驾驶员。(4)人格特征影响驾驶员对潜在危险的感受水平,独立型驾驶员对潜在危险的感受水平高于依存性驾驶员。(5)独立型新手驾驶员对潜在危险的感受水平要高于依存性新手驾驶员。
#160;#160;#160; 7.李丽芳[7]在《城市道路交通风险分析及其应用》中,介绍了道路交通的研究现状,描述了道路交通事故的危害性,并通过对于交通安全事故风险的分析,提出风险减缓的对策和措施:(1)加强交通法制建设,并且相应的交通法律应该具有科学性、严肃性、适应性和系统性。(2)加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改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提高道路技术标准和路面质量,加强交通管理。(3)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减少交通污染,鼓励公交发展。
#160;#160;#160; 通过对于对策的提出,认为今后交通安全研究方向应该与实际道路交通安全情况结合,积极应用交通预测方法;与实际交通管理部分合作,建立数据库,资料公开,提供便捷;加强交通管理,创造安全出行环境。
#160;#160;#160;#160;8.都萌、傅华娟、马红[8]在《驾驶员危险预测能力分析》中,通过对于人、车、路交通环境等基本因素构成分析,总结驾驶员是道路交通环境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在道路交通系统中起到主导作用,得出驾驶员因素也是交通事故的主导因素。对于驾驶员危险预测能力进行总结,并对驾驶员危险预测能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影响因素主要分为,内部因素包括疲劳、饮酒、药物以及自身的情感、心境、性格等,外部因素包括道路条件、交通量、特殊地带以及特殊天气。全面分析驾驶员方面引起道路交通安全的因素。
#160;#160;#160;#160; 9.杨鑫辉[9]在《杨鑫辉心理学文集 第四卷》中,通过优良驾驶员和事故驾驶员心理素质比较研究发现,优良驾驶员的心理素质要比事故驾驶员好,尤其在注意广度、简单反应时、选择反应时三个方面。这与驾驶员实践经验和国内外研究结果是相一致的。因此,这三项内容可作为驾驶员心理素质评测的重要指标。然而深度知觉误差和视觉误差虽然在两组驾驶员之间的差异不是非常明显,但是仍可作为待检验的评测指标。该研究同时表明,注意稳定性在优良和事故驾驶员间没有差异,与其他研究的结果不符。这可能与抽样、作业时限,五官刺激等有关,并且将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160;#160;#160;#160; 10.邓世雄、赵新才[10]在《中国道路交通事故流行趋势与特征》中,通过对中国1951年以来道路交通事故总量、万车死亡率、10万人口死亡率、事故烈度、伤害死亡率及其与社会经济发展,与机动车、人口增长增加等的相关性研究与数据分析,分析交通事故发展的趋势以及关联。
#160;#160;#160; 进而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1)建立可行的国家道路交通安全计划(2)建立交通事故多发地区事故预防动态监测系统,(3)加强交通事故多发路段和危险路段整治的研究,(4)加强山区和乡村道路交通安全研究,(5)加强交通事故应急救援系统。
#160;#160;#160;#160; 11.尹红亮,王炜,王晓红,周启兆[11]在《道路交通事故成因的新思考》中,对交通事故中道路因素进入深入的讨论,指出道路因素,而不是通常认为的人为失误或者错误影响交通和的最深层次的原因。我国的道路设计规范,以前更多的是关心力学方面的要求,最新的规范中则开始考虑人的心理、生理等方面的需求。体现这种要求的设计对交通安全无疑是非常有利的。同时,这种以人为本的思想对规划、设计人员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既要遵循规范,又要高于规范。因此,我们要加强学习,注意积累,合理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思想,努力提高我国的道路规划、设计水平。
#160;#160;#160;#160; 12.张永青、黄明豪[12]在《道路交通的伤害教育干预研究开展》中,结合国内外道路交通伤害的研究结果,从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角度分析目前关于道路交通伤害的干预研究开展。通过对于各类交通伤害现状的分析,总结对于交通伤害开展健康教育主要目标人群为机动车驾驶员、行人、骑自行车者、驾驶助动车和骑摩托车者。随着健康教育对于道路交通伤害干预研究的不断深入,健康教育在减少和控制道路交通伤害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60;#160;#160; 通过分析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对道路交通伤害的研究进展,将有助于我国探索经济、有效、实用的预防和控制道路交通伤害的新模式。
#160;#160;#160; 13.沪江比、曹新涛[13]在《道路交通事故肇事驾驶员特征分析》中,为了找出易发事故驾驶员的倾向性特征,从而降低道路交通事故,对109国道某典型交通事故驾驶员的年龄、驾龄、性别进行统计分析;以事故次数和危害程度为评价指标,将驾驶员事故倾向性分为低、中、较高和高4个等级,利用灰色聚类法分析了驾驶员的事故倾向性。结果表明换:驾驶员事故倾向性随年龄的分布呈三次曲线特征,男性驾驶员事故倾向性高于女性;驾龄3年以下的新手驾驶员事故倾向性高;年龄33岁下、驾龄小于3年的男性和驾驶员事故倾向性最高。
#160;#160;#160;#160; 14. 张丽霞、刘涛、潘福全、郭涛、刘瑞昌[14]在《驾驶员因素对道路交通事故指标的影响分析》中,通过统计分析我国2001#8212;2011年道路交通事故数据,研究驾驶员酒后驾驶、疲劳驾驶和超速行驶等11个与驾驶员相关的因素对交通事故4大指标的影响。
#160;#160;#160; 利用spss软件和相关性分析法,分析11个驾驶员因素与交通事故4大指标的关系。重点分析1~5a驾龄驾驶员引发事故的死亡人数与交通事故死亡总人数的关系。结果表明:
#160;#160;#160; 酒后驾驶、疲劳驾驶、超速行驶和不按规定让车这4个驾驶员因素对道路交通事故的影响最大;驾龄小于 3 的驾驶员对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影响最大。
#160;#160;#160; 15.张恩亮[15]在《基于bp神经网络的道路交通安全预测研究》中,总结国内外交通安全现状,通过对不同道路交通安全度量化标准的分析,构建数学模型,确定利用bp神经网络对道路交通安全进行预测。利用数学科学模型对道路交通安全预测进行深入研究。
#160;#160;#160; 并且以1989-2004年我国道路交通的相关数据作为实例,验证交通预测方法模型,以利用于以后现实交通问题的解决。
#160;#160;#160; 16.陈雪梅,高利,魏中华,李潜飞[16]在《驾驶员因素与交通事故率的关联性》中,综合考虑年龄、性别、累计驾驶时间、生理状态等多个驾驶员特征参数,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利用bp神经网络分析技术,建立具有不同隐含层、神经元个数、作用函数的神经网络结构,对驾驶员因素与交通事故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性进行研究,确定最优的神经网络结构对事故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采用bp神经网路对驾驶员交通事故预测可行,同时明确了易发生交通事故的驾驶员子组。
参考文献:
[1]who world report on road traffic injury prevention geneva[j].who.2004,15-17.
[2]bener a,abu-zidan fm,bensiali ak et al.strategy to improve road safety in developing conntries[j].saudi med j.2003,24:447-452.
[3]马艳丽.驾驶员驾驶特性与道路交通安全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论文,2007.
[4]张殿业,金键,杨京帅,graeme mclay,mike mcdonald,吴建平.驾驶员安全可靠性多因素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04,21(3):89-100.
[5]丁立, 熊坚等.面向人车环境系统的汽车驾驶模拟的开发和应用[j] .公路交通科技.2002,19(6):160-163
[6]张茜.驾驶经验与人格特征对驾驶员危险感受影响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
[7]李丽芳.城市道路交通风险分析及其应用[d].南开大学硕士论文,2005.
[8]都萌,傅华娟,马红.驾驶员危险预测能力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9,21(22):144-145.
[9]杨鑫辉.优良和事故汽车驾驶员心理素质的比较研究[a].杨鑫辉.杨鑫辉心理学文集[c].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2014.40-45.
[10]邓世雄,赵新才.中国道路交通事故流行趋势与特征[j].重庆医学.2004,33(7):1074-1076.
[11]尹红亮,王炜,王晓红,周启兆.道路交通事故成因的新思考[j].公路交通科技.2000,17(4):60-63.
[12]张永青,黄明豪.道路交通伤害的健康教育干预研究进展[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06,(1):52-54.
[13]沪江比#65380;曹新涛.道路交通事故肇事驾驶员特征分析[a].北京工业大学交通研究中心.2009.
[14]张丽霞#65380;刘涛#65380;潘福全#65380;郭涛#65380;刘瑞昌.驾驶员因素对道路交通事故指标的影响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4,24(5):79-84.
[15]张恩亮.基于 bp 神经网络的道路交通安全预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07.
[16]陈雪梅#65380;高利#65380;魏中华#65380;李潜飞.驾驶员因素与交通事故率的关联性[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7,33(7):697-701.
2. 研究的基本内容、问题解决措施及方案
一、研究内容:
1.国内外交通事故的特性研究,以及交通事故因素的分析。研究国内外危险预测教育学习方法和危险预测教材案例。
2.研究高速公路事故和儿童交通事故的特征以及常见事故类型,根据日本危险教育模板对于国内高速公路和儿童危险预测教育模板进行设计。
3.总结危险预测教育实践和指导的要点,对国内危险预测教育进行总结以及对今后国内危险预测教育进行展望。
二、研究方法:
1.明确研究目标。了解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由此确定初步的研究内容。
2.查阅文献资料。即搜集和整理国内外危险预测教育的相关理论,总结国外危险预测学习方法和模板,与国内危险预测教育进行比较。
3.展开理论研究。即在研究目标的指导下,结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与发展经验,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与研究手段探讨国内危险预测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其各种存在问题,和对未来前景合理预测。
4.研究教育模板设计。即根据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根据国外先进理论对国内高速公路、儿童教育两个方面进行常见事故形态和特征进行总结和教育模板设计。
5.检验理论成果。即结合案例,对理论加以推广,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之中,并对今后进一步推广进行展望。#160;#160;#160;#160;#160;
#160;#160;#160;#160;#160;#160;#160;#160;#160; #160;#160;#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