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毕业论文 > 经济学类 > 电子商务 > 正文

基于演化博弈的网络舆情应对研究毕业论文

 2020-02-19 17:02:20  

摘 要

本篇文章主要致力于研究演化博弈理论应用,而且钻研网络舆情事件诞生时的相干对策。首先,研究网民所关注的热点话题,提出网络舆情演化博弈模型。在知悉网络舆情的特点以及传播法则后,识别网络舆情演化路径及其动力机制,剖析网络舆情演变途径的影响要素。并且,从不同传播主体的认知差异出发分别对网络媒体、网民、核心人物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对演化博弈模型进行研究,这将在管控舆情事件的流传上具备深厚的意义。

关键词:网络舆情;演化博弈;网络舆情应对

Abstract

This article is mainly devoted to the study of the application of evolutionary game theory, and to study the coherent countermeasures when the network public opinion event was born. Firstly, it studies the hot topics that netizens are concerned about and proposes a network game of evolutionary game. After know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etwork public opinion and the law of communication, it identifies the evolution path of network public opinion and its dynamic mechanism, and analyze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evolution of network public opinion. Moreover, from the cognitive differences of different communication subjec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nline media, netizens, core figures or stakeholders is studied separately, which will have profound significance in controlling the circulation of public opinion events.

Key Words: Internet sensation;Evolutionary game; Internet public opinion response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1章 绪论 1

1.1 背景 1

1.2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2

第2章 基于演化博弈的网络舆情应对研究 4

2.1 网络舆情演化博弈主体 4

2.1.1 网民 4

2.1.2 网媒 5

2.1.3 政府 5

2.2 网络舆情演化博弈模型 5

2.2.1模型假设与符号说明 5

2.2.2 模型建立 7

2.2.3 模型求解 8

2.3 网络舆情演化博弈模型分析 10

第3章 基于演化博弈的网络舆情应对研究应用实例 12

3.1 案例梳理及其博弈关系的演化分析 12

3.2 博弈主体获益情况对博弈均衡的影响 13

第4章 基于演化博弈的网络舆情应对的对策和建议 15

4.1 政府部门效益感知以及干涉力度对舆情传播的影响 15

4.2 网媒对政府部门奖励感知及罚金对舆情传播的影响 15

4.3 网民心理满足效益对舆情传播的影响 16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17

参考文献 18

致谢 19

第1章 绪论

1.1 背景

互联网事业的开展如火如荼,网络是古代人们从来都不敢想象的一部分,是当今现代的我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加上今年5G通讯技术的应用与普及,逐渐加深的是人们对互联网的依赖。网络是寰球范围内信息传达与接纳的主要平台。在现在互联网事业迅速开展的状态下,平时大众积攒的不满情绪以及积累的社会矛盾通过网络,正悄然释放着他们的负面能量,进一步催生了网络舆情。

网络舆情是指主体对客体持有的意见,态度和情绪。[1] 产生于各类事件的刺激,在互联网平台进行流传,将人们的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进行总和的的某些事件。[2] 开始、发展、高峰、衰没这几个阶段是每件舆情事件都需要经历的网络舆情事件生命周期。[3] 这几个阶段的发展过程实际上是各路传播主体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

网民对于网络舆情事件的关注时常脱离了事件的本身,如果在网络上聚集没有进行疏导工作,那么很有可能会使事件热点化,使简单的事情变得复杂,从局部发生的小事情很容易变成全局的事件,最后形成难以估量的结果。而且,网络舆情事件的传播具有破坏性、不可抗性、强互动以及非理性等的特点,都是各级政府部门对舆情工作处理的重点难点,这时候怎么对网络舆情危机进行有效控制以及处理,是各级地方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

1.2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根据现有的研究历史,具有差别研究的不同学者将演化博弈实际融入到网络舆情演化的按理中,一般有两种钻研的情况:一种是纯理论分析,在不触及模型建设的基础上,剖析网络舆情的博弈主体以及相关对策。第二种是将理论融入模型内进行剖析。若是将理论融入模型进行的研究,大多数是将网民和政府当作博弈双方的主体进行研究。也有把网民笼统当为群体对他们的观点进行分析的博弈过程。目前对于三方或者多方博弈的研究还较少,网络舆情的演化过程实质上是网民、网络媒体、政府或者公众人物以及其他利益相关体之间三方或者多方的博弈过程。目前来看,三方博弈理论在学术界的其他领域已经获得一定的运用。[4-5]

首先依据网民关注的热点话题提出网络舆情演化博弈模型,剖析网络舆情的特点及其演化的规律,辨认网络舆情传播的路径及其推动的机制,彻底剖析网络舆演化途径的影响要素。并且,从不同传播主体的认知差异出发分别对网络媒体、网民、核心人物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对演化博弈模型进行研究。针对我国国情及其数量庞大的网民基础,网络舆情是众人关注的焦点,且对社会的影响巨大。由此可见,网络舆情是各界关注且探讨的热点,也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网络舆情是指在一定的互联网空间内,网民对于自己关注的公共事务,特别是社会焦点、公众人物的言行、热点问题等所持有的各种态度、意见和情绪交错的总和。[6] 网络舆情演化的路径目前已经成为各个学者讨论探索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对网络舆情所钻研的成绩比较多,从研究的内容来看,大部分学者致力于网络舆情的演化过程,比如:Weisbuch等构建了有限信任模型,这个模型中表示网络舆情的传播发生在持有相近观点的网民中,并且相互影响的现象。[7] Cho等学者探讨关于意见领袖是否会对舆情传播的产生作用,认为领袖的意见中心性越强则其扩散的速度就越快。[8]

网络舆情的演化规律和传染病的传播规律重合度较高,基于网络舆情的传播规律和传染病对于人的扩散机理类似的原理,部分学者把网络舆情的演化和传染病模型进行比对研究。比如说Daley等人将传染病模型融入网络舆情的演化研究中,提出了DK模型,是最早一批将两种理论相融研究的人。[9]

网络舆情的诞生并不是说马上爆发的构成过程,他是经过一些酝酿与发酵,拥有一些产生的条件和契机,这些条件催发了网络舆情的诞生,并且决定了网络舆情的生命周期。参与舆情的主体、参与舆情的事件、舆情的热度、舆情产生的情景等等都是催发网络舆情产生的要素。方付建等对网民的视角进行网络舆情的形成机理分析,舆情评判中个人的发挥与标签化处理以及网民的协同过滤行为等等因素都会造成网络舆情“片面化呈现”的产生。[10]

网络舆情诞生后的演化过程非常复杂,不单包含了舆情过程中主体的认识和观念的动态变化,其中还参杂着舆情话题以及话题属性的动态变化。正如Juha所说的在舆情事件演化中,一个事件可能会演化成多个独立而且相互关联的话题。[11] 那么,在舆情的传播上,目前网络舆情的传播途径的研究主要是:元胞自动机、传染病模型、实证研究、Agent 建模、博弈模型、案例研究等。最早用传染病模型研究舆情传播规律的是 Sudbury。[12] 如何对已经传播的舆情进行监控以及处理,是现阶段我们研究的首要任务。如果不对舆情进行管控以及积极的引导,很可能会酿造形成重大规模群体事件,建立起监管部门健全网络舆情管控机制已经刻不容缓,如何有效引导网民合理看待负面网络舆情是监管网络舆情的关键所在。

第2章 基于演化博弈的网络舆情应对研究

本文主要是基于演化博弈的网络舆情应对研究,故将从网络舆情演化的影响因素出发,探索网络舆情演化路途中的参与主体,对网民、媒体、政府三大主体进行剖析,演化的过程是非常复杂的,网民的态度、舆情产生的环境、各大主体在做出决策时的情景等等都会成为影响演化过程的因素,本文主要探究简单的网民、网媒、政府三大主体对网络舆情演化的影响,最后探究出网络舆情出现时的应对措施。

图2.1 论文研究框架

2.1 网络舆情演化博弈主体

要素是指构成一个客观事物的存在并维持其运动的必要的最小单位,是构成事物必不可少的现象。[13] 是组成系统的基本单元,是系统发作、变更、发展的动因。网络舆情的产生、传播和变动,是各方主体彼此博弈的过程,简单将网络舆情主要参与主体划分为如下三个方面:网民、网媒、政府。

2.1.1 网民

这里的网民指的不是网络的使用者,而是具备参加网络意识、主动参与网络社会环境的网络使用者。当然,那些经过互联网学习相关视频、获取相关材料、交友聊天等的网络使用者也应该剔除在外。故可以将这里的网民理解为,以互联网为平台传播或者交流自己的观念或者态度,并且加入到网络中的互动来表达个人的观点,从而表明自己的情绪、态度和意见的网络使用者。网民不是网络舆情的间接参与者,他们在网络上的发言、回复或者转发等的行为都是影响网络舆情的直接因素。一旦某些事情产生任何的风吹草动,网民会依据本人的知识搜集理解事件的进程,演化成他们所侧重的方面进行讨论与传播,构成对事情的态度与建议,并且会不同程度的进入到舆情事件的演化过程当中。为方便我们的研究,这里的网民首先排除身份为政府或者网媒工作人员的网民。

2.1.2 网媒

与传统媒体不同,网络媒体作为网络催生的新型媒体,具备迅速、互动等的特点,网民不再是被动的接收信息,也可以成为新闻的传播者,同时可以对新闻做出评价或补充或推倒。网络媒体不仅继承了传统媒体的优势,还具有传统媒体所没有的优点,比如说兼容性与信息承载量、多样化的信息体现方式,依靠网络平台对信息进行传播。但网络媒体也具有其劣势,因为网络的不真实性与隐蔽性等的特点,网媒在网络上所流传的信息散乱复杂,而且它能在短时间内汇集网民的观念,进行高速传播。大众对四周世界的感知很容易收到媒体的影响,媒体的报导可以袒露问题的实质,鞭策事情向好的一面开展,也有可能复原局部的事实或者将网民带偏,导向极端的一面,一旦虚假信息得到传播,形成的影响不可预估。

2.1.3 政府

一般来说,政府是指国家进行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机关,是国家表明意志、公布命令和解决事务的机关。本文中所指的政府是对于舆情进行管控的相关行政机关。政府作为社会公共管理的重要角色,有责任和义务对网络舆情做出管控或者不管控的策略,一旦舆情事件未能得到处理或者处理不当,将会发酵成更大更严重的舆情事件。

2.2 网络舆情演化博弈模型

2.2.1模型假设与符号说明

网络舆情的演化进程不光是信息流动的过程,更是演化主体之间思想、观点和价值观相互交流碰撞的过程。网络舆情的传播路径中,人际关系、新媒介、大众等等,先不论每个主体的思想情感,仅是主体间的传播就已经十分复杂。当网民收到一条舆情信息时,他所做出的行为主要来源于个体的认知能力、舆情信息的重要程度以及社会上其他网民的态度。本文为突出研究的重点,将所研究的各参与主体简化,以降低问题的复杂性,同时提高我们研究的效率,给出以下假设:

假设1 主要参与主体有三类(网民、网媒以及政府部门)。

笼统将参与主体划分为三种类型:网民、网络媒体以及政府部门,网民中剔除掉在网络媒体以及政府部门工作的人,网络媒体中剔除掉在政府部门工作的人,将三种参与主体类型划分为不重合的理想状态来分析。

假设2 网民的策略空间为(传播,不传播),网络媒体的策略空间为(推动,不推动),政府部门的策略空间为(干涉,不干涉)。

简化各参与主体的决策行为,在博弈主体最理想的状态下,网民可以对自己接收的网络舆情进行传播或者不传播的行为,不考虑其正向传播还是负向传播,并且剔除掉网民情绪对其他主体的环境影响,这样才能突出我们的研究重点。网络媒体根据网民所传播的舆情情况做出推动或者不推动的行为决策,政府部门根据网络舆情的演化情况做出判断,做出干涉或者不干涉的行为决策。

假设3 博弈主体(网民,网络媒体,政府部门)的收益等于心理效益与成本以及损失的代数和。

关于网民,传播舆情事件他们可以从中得到心理满足感、认同感等的收益E1,同时得付出相应的时间、搜查等的参与成本C1;假设网民的决策策略为不传播,则不用付出成本,同时心理效益为0。

对于网络媒体来说,推动舆情的传播可以给他们带来广告等的收益E2,同时需要付出持续关注的成本C2,如果在网络媒体推进的同时,网民对舆情进行了传播,那么网民可获得额外的收益R21;若网媒做出不推动的策略行为,在网民进行推动的前提下,网媒需要承担关注用户量、信誉度下降等的损失,记为W2

对于政府部门来说,效益来源于中央政府对其工作的奖励以及对网民或者网媒等舆情传播者的罚款,当政府部门对舆情进行干涉时,干涉策略会给政府部门带来收益R3,同时需要付出干涉的精力等的成本C3,此时假设网媒推动了舆情的发展 ,则要承担妨碍政府维持社会秩序等的损失W32 ,同时政府能够享受到这部分的罚款收益。在政府部门进行干涉的情况下,不管网民选择的策略是传播还是不传播,都能享受到政府维持社会安宁等的收益R31。当政府选择不干涉的策略时,需要承担不作为等的社会公信度下降的损失W3,此时若网民选择了传播策略,就会体验到政府不作为所得到的落差感损失W31

假设4 网民对舆情事件传播的概率为P1,网络媒体对舆情事件推动的概率为P2,政府部门对舆情事件进行干涉的概率为P3

我们对演化博弈的研究是基于种群的概念的,故在此概念下,我们将每个主体做出一方策略的概率设为P,做出另一方策略的概率为(1-P)。

2.2.2 模型建立

综合上面所涉及的舆情演化参与主体,将博弈树模型融入到此模型中,如下图所示。

图2.2 网络舆情演化参与主体博弈树

假设网民群体内的个体通过传染来复制,因此采用传染复制动态方程。[14]从博弈树我们可以看出来各参与主体的决策情况,利用“雪堆”博弈模型,假设参与网络舆情的传播需要付出成本c,而舆情的传播为大家带来的收益总和假设为e,则可得出舆情演化的收益矩阵。

表2.1 网络舆情演化收益矩阵

博弈策略

收益结果

(1)

(传播,推动,干涉)

(,)

(2)

(传播,推动,不干涉)

(,)

(3)

(传播,不推动,干涉)

()

(4)

(传播,不推动,不干涉)

(e-c,e,e)

(5)

(不传播,推动,干涉)

(e,)

(6)

(不传播,推动,不干涉)

(e,e-c,e)

(7)

(不传播,不推动,干涉)

(e,e,e-c)

(8)

(不传播,不推动,不干涉)

(0,0,0)

从网络舆情的演化矩阵可以看出当不同主体做出不同决策时所得到的收益结果也是不同的,同一矩阵的决策行为不同主体的收益结果也不同,这种不同的收益也会引诱主体做出与本次决策不同的行为。

2.2.3 模型求解

从三个维度对模型进行求解,主要从网民、网络媒体和政府三个演化主体出发,对模型进行求解。

网民传播网络舆情事件

当网民对网络舆情进行传播时,假设其期望收益结果为I1,当网民对网络舆情选择了不传播的策略时,假设其期望收益结果为I2,网民的期望收益为I,则:

I1=P2P3(E1-C1 R21 R31) P2(1-P3)(E1-C1 R21-W31) (1-P2)P3(E1-C1-R31) (1-P2)(1-P3)(E1-C1-W31)=P2R2 P3R31 P3W31 E1-C1-W31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