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价值链下中国制造业升级的对策研究文献综述
2020-05-23 16:23:27
文 献 综 述
一、引言
借助全球价值链参与国际分工并进行产业升级是发展中国家制造业获得发展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以来,为了顺应时代的需要以及加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我国制造业越来越多的加入到了全球价值链的生产当中。几十年来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果,我国制造业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一,中国制造已经遍布世界各地,”世界工厂”的名字已经家喻户晓。但是我们更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制造业所取得的成果主要是建立在了高能耗、高投入、高污染、低回报、低产出还有扭曲的要素价格地基础之上的,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核心技术、自有品牌以及销售渠道,使得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一直处于最底端。同时,随着新一轮的产业转移,在新的低成本发展中国家的挑战下,我国的劳动力优势已经不明显。在当前形势下,对处于困境中的中国制造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现状进行研究,迅速做出战略调整;同时抓住国家”制造2025”、扩大内需等政策和国际产业转移带来的机遇,提出促进我国制造业升级的应对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关于全球价值链理论演进的文献综述
迈克尔#183;波特(1985)在《竞争优势》中首次提出了”价值链”概念,认为”企业的价值创造过程主要通过基本活动-含生产、销售、物流和服务等.和辅助性活动-含原材料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等.两部分来完成。”这些活动在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中是相互联系的,由此构成企业价值创造的行为链条,这一链条就称为”价值链”。[1]波特还突破企业的界限,将视角扩展到不同企业间的经济交往,提出了价值体系概念,这是全球价值链理论的基础。
布鲁斯#183;科格特(1985)在《设计全球战略:比较与竞争的增值链》中用”价值增值链”分析企业竞争能力和国家竞争优势时,认为整个价值链条上各个环节的空间配置最终将取决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比较优势。[2]与波特强调单个企业竞争优势相比,科格特的观点更能反映价值链的垂直分工和全球空间再配置间的关系,把价值链的概念从企业层次扩展到了区域和国家,因此对全球价值链理论的形成作用重大。
加里#183;格里芬(1994)在 ”全球商品链”的框架下,首次将科格特的增值链概念直接与产业的全球组织联系起来。[3]格里芬(2001)提出了全球价值链(GVC)的概念,该概念的提出提供了一种基于网络的、用来分析国际性生产的地理和组织特征的分析方法,揭示了全球产业的动态性特征,考察价值在哪里、由谁创造和分配的。[4]
在此之后,众多学者纷纷在全球价值链框架下开始探讨企业在全球分工体系中价值获取的重要性。
2002年,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 ( UNIDO) 在其 《2002#8212;2003 年度工业发展报告》中将全球价值链定义为: 在全球范围内为实现商品或服务价值而链接生产、销售、回收处理等过程的全球性跨企业网络组织,涉及从原材料采购和运输、半成品和成品及销售、直至最终消费和回收处理的整个过程。[5]
三、关于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及问题的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