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开题报告 > 经济学类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正文

外贸结构调整与雾霾污染相关性的实证分析——来自江苏省的数据开题报告

 2020-08-11 22:40:57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1.1研究目的与意义

面对日益加剧的环境污染问题,作为中国经济增长动力之一的对外贸易究竟对雾霾污染有着怎样的影响呢?应如何调整对外贸易结构来减少其对环境特别是雾霾产生的影响呢?因此,本文的目的在于:运用外贸环境三效应理论分析江苏省外贸的环境影响,并且以出口为例,通过2013-2016年数据计算江苏省不同行业出口值与雾霾污染的灰色关联度,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两者的相关性。产业结构中的不同产业工业排放是造成雾霾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产业结构与雾霾污染之间存在强烈的关系。而产业结构作为外贸结构的基础,同时外贸结构会通过市场导向反作用于地区产业结构,因此通过探究外贸结构与雾霾污染的关系,优化外贸结构,能够反馈于区域产业结构,引导产业升级。所以,对外贸如何影响雾霾污染这一领域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应如何调整对外贸易结构来减少其对环境特别是雾霾产生的影响呢?对这一问题的解答也是本文的关注点。

因此,本文的目的在于:运用外贸环境三效应理论分析江苏省外贸的环境影响,并且以出口为例,通过2013-2016年数据计算江苏省不同行业出口值与雾霾污染的灰色关联度,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两者的相关性。
中国的产业升级不断优化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同时外贸商品结构优化反作用于产业升级。在这样一种经济背景下,研究对外贸易商品结构调整与环境污染特别是雾霾污染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但可以揭示开放条件下我国雾霾污染的关键影响因素,而且可以为各级政府环境治理和经济战略策略的出台落实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中国在进行产业升级的同时也不断优化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在这样一种经济背景下,研究对外贸易商品结构调整与环境污染特别是雾霾污染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但可以揭示开放条件下我国雾霾污染的关键影响因素,而且可以为各级政府环境治理和经济战略策略的出台落实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近年,与本文的相关研究有很多,主要文献在以下几个方面:进出口与环境污染、出口结构和环境污染和雾霾污染。
1.2.1 进出口与环境污染
从目前已经出版的研究成果来看,国内外学者从对外贸易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进行不同层次的探讨。
最经典的可以从Grossman和Krueger于1991年对美洲32个国家中52个城市的大气质量数据进行了分析处理并发现,随着经济发展,这些国家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烟尘浓度呈现倒“U"型性状,这开创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的研究,并且在论文中也提到了对外贸易是通过规模效应、结构效用和技术效应来影响环境的。该理论也在后续中不断得到完善,Cole(2004)将贸易开放度、进出口结构等因素引入分析理论当中,研究发现,环境改善取决于更多的环保投入、更严格的环境管制、更高的贸易开放度,以及污染型产品进口的结构性变化等。
而在国内学者中,许士春2006年在《贸易对我国环境影响的实证分析》中指出,外贸出口的增长加重了我国的环境污染,在进口方面,中国除了化学品及其相关产品向贸易伙伴国转嫁环境污染外,橡胶制品、轻纺产品、矿产品及其制品贸易的发展可能会导致贸易伙伴国将环境污染转嫁到我国。刘林奇(2009)建立了对外贸易环境效应的线性多元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对外贸易的环境效应,其中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加剧了中国的环境污染,技术效应和市场效率效应则减轻了中国的环境污染,环境政策效应减轻了东部地区的环境污染,但同时加剧了中部和西部地区的环境污染。总体而言,中国对外贸易的环境效应对东部地区具有积极影响,但其对中部和西部地区具有消极影响。胡飞(2011)运用我国东部和中部地区1999-200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建立数理模型,通过实证分析发现,目前产业结构升级对减少我国东部和中部地区的环境污染作用不明显,主要是因为出口规模的扩大加剧了我国东部和中部地区的环境污染,进口规模的变化未对我国东部和中部地区的环境污染产生明显的影响,而产业结构升级所带来的结构效应则被抵消。
从各个前人研究中可以发现,虽然外贸结构对环境污染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性,但是总体而言因为外贸规模和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规模效应的正效应已经几倍大于其他负效应,外贸规模和出口规模的增长加剧了中国的环境污染;而进口规模的变化对中国环境污染不显著。
1.2.2 出口结构和环境污染
鉴于出口产品生产过程中对本国产生的环境污染更大,而进口产品在消费过程中对本国产生的环境污染不明显,因此本文不仅从贸易总的环境效应角度进行分析江苏省雾霾污染的相关性,而且着重从不同行业出口结构与雾霾污染进行相关性分析,从宏观角度转向微观角度的案例考察也是学术界的一个重要研究手段。目前关于出口商品结构与环境污染关系的文献表明,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会改善我国的环境污染状况。马传栋早在1985所写的《论建立合理进出口商品结构的生态经济原则》中指出,进出口的产品结构对生态经济效益有巨大的影响,在当时的中国出口产品结构来看,70%的出口产品是自然资源及初级产品,30%的出口产品是工业加工产品。提高出口产品中工业加工品的比重、降低自然资源及初级产品的比重,将改善中国的生态环境。李国志(2011)基于变参数模型分析了出口贸易结构对CO2排放的影响。研究表明:CO2排放量与初级产品出口额和工业制成品出口额两者都存在长期的动态变化关系,而且初级产品出口对碳排放的影响系数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工业制成品出口对碳排放的影响系数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建议进一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而关于国外研究中,Anna(2009)通过运用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表明在发展中国家中,国际贸易和人均收入导致经济活动结构发生变化,并以此导致空气污染,说明经济产业结构与空气污染间存在相关性。Chao Zhang(2013)通过运用随机投入-产出模型分析出口产品污染排放,结果显示纺织皮革服装、电气电子设备和化工行业在中国出口污染物排放物总量中占主导地位,并且建议中国出口贸易政策应该向高附加值、低排放产品和服务贸易转变。
另一方面,也有学者出不同的观点。李鹏(2014)利用中国1981-2010年的工业废气等相关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中国出口产品结构的不断优化,工业废气排放量不断增加,通过证明两者正向关系得出只靠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来降低中国的环境污染水平是困难的结论,应该大力推广节能环保技术的推广和培育绿色产业,才能够从结构上降低工业环境污染。
出口产品结构的优化对中国环境影响仍然没有定论,因此通过实证的方式考察两者关系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
1.2.3 雾霾污染
雾霾污染是近几年因为其严重性和危害性,才让公众逐渐意识到他的重要性,对雾霾的定义至今仍没有定论,但仍然有较多相关学者认同李建粮等人(2014)在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中提出的关于雾霾的定义:雾霾是雾与霾的结合物,雾一般相对湿度接近饱和,而霾一般是空气粉尘浓度较高造成的,自然因素居多;雾霾是一种由人类活动造成的气溶胶污染物与微小水滴混合使空气混浊现象。
关于雾霾污染的形成机制研究,魏嘉(2014)从气溶胶组成及来源来说明雾霾的形成机制,阐明一次气溶胶颗粒和二次气溶胶颗粒的共同作用下产生严重的雾霾污染,认为当下我国的“雾霾”,是人为源气溶胶粒子主导,并且探讨了臭氧在二次气溶胶当中起到的氧化性作用。蒋大和(2014)从造成雾霾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和气象条件来说明,他指出燃煤、工业和汽车尾气所排放出来的SO2、氮氧化合物以及微粒粉尘是造成雾霾污染的主要污染源,而静稳天气和城市热岛效应及高楼阻隔效应让雾霾不易沉降和扩散,导致出现持续性重霾污染。顾为东(2014)通过对比欧美雾霾污染和中国雾霾污染,指出中国雾霾污染与微生物种群及土壤、水源严重面源污染密切相关的特殊性,而化肥使用导致的土地、水源富营养化是罪魁祸首。周峤(2015)指出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粗放,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合理,快速的工业化和大规模的城镇化建设活动,为雾霾的形成提供了污染物基础。
文献中大多用一次雾霾污染的案例,通过仪器探测的角度分析雾霾构成物,而对造成雾霾污染源头之一的工业排放当中的重点行业污染贡献度研究比较缺少。本文也将结合上述各学者研究成果,选取雾霾污染主要污染基础物来定量分析雾霾污染程度。
1.2.4 文献综述小结
综上所述,当前学界关于外贸与环境污染之间关系的研究虽然较多,但是,总体来看,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和需要完善的地方。具体而言,现有的研究在探讨对外贸易与我国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时,更多关注的是外贸总体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外贸商品结构调整对于环境污染的作用当前还没有定论,在微观省级层面的具体分析也少有研究。此外,关于导致雾霾污染加剧的来源也没有在一个相对统一的框架下探讨对外贸易对其产生的影响。因此对外贸易结构调整与环境污染特别是雾霾污染之间究竟存在着何种仍是一个需要深入探究的问题。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2.1 研究(设计)的基本内容
本文的研究内容共分为六大章节:
第一章绪论提出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指出中国经济、外贸在高速发展的同时雾霾污染也日益严峻,突出加快探究外贸商品结构与雾霾污染两者关联的必要性,而江苏省在中国各省份中的地位,说明以江苏省作为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示范性。同时通过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文献综述,对其进行简单总结归纳与评价,并通过分析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本文的理论建议。
第二章首先确定雾霾当中各污染物指标,基于AAQI模型构建“雾霾指数”。接着介绍贸易的环境三效应理论和灰色关联分析理论。
第三章考察并分析江苏省雾霾污染状况和外贸状况,描述其中的结构及特征,并且结合这两部分提出本文的关系假设。
第四章运用贸易的环境三效应,即通过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环境效应来理论论证第三章所提出的关系假设,说明外贸商品结构优化与雾霾污染之间存在负相关。
第五章基于江苏省雾霾污染指标的特征,选用灰色关联法实证研究江苏省主要商品出口与雾霾污染之间的关系。
第六章根据前面章节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得出本文的研究结论,最后结合实际情况对江苏省调整外贸商品结构和治理雾霾污染提供政策建议。

2.2 研究目标
运用外贸环境三效应理论分析江苏省外贸的环境影响,并且以出口为例,通过2013-2016年数据计算江苏省不同行业出口值与雾霾污染的灰色关联度,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两者的相关性。

2.3拟采用的技术方案及措施
第一,文献分析法,通过阅读学习国内外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确定雾霾指数和总体研究框架;
第二,理论分析法,运用贸易的环境效应定性分析江苏省外贸结构对雾霾污染的影响程度;
第三,实证分析,基于污染物监测开始年份晚、数据样本少等特点,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实证分析江苏省外贸出口结构与雾霾污染的关联度。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2016.12.01----2017.01.10 指导教师给出毕业设计题目和论文任务书
2017.01.10----2017.01.18 查找资料,学生在系统中确定毕业设计题目
2017.01.19----2017.03.31 收集查找资料数据,阅读文献,写开题报告上传
2017.04.01----2017.05.15 修改开题报告,写作论文初稿
2017.05.16----2017.05.31 修初稿,编辑论文,定稿,上传论文
2017.06.01----2017.06.10 准备答辩 教师评阅论文、准备答辩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潘小川,李国星,高婷. 危险的呼吸:PM2.5的健康危害和经济损失评估研究[M].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2.
[2]缪琨.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出口贸易结构优化路径研究——基于2000-2013年间的相关数据分析[J].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3):16-20.
[3]Grossman, G.M. amp; Krueger, A.B.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a 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 [A].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Working Paper 3914, NBER[C], Cambridge MA,1991.
[4] Cole, M.A. Trade,the pollution haven hypothesis and the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examining the 1inkages[J]. Ecological Economies,2004,48:71-8l.
[5]许士春. 贸易对我国环境影响的实证分析[J]. 世界经济研究,2006,(03):63-68.
[6]刘林奇. 我国对外贸易环境效应理论与实证分析[J]. 国际贸易问题,2009,(03):70-77.
[7]胡飞. 产业结构升级、对外贸易与环境污染的关系研究——以我国东部和中部地区为例[J]. 经济问题探索,2011,7.
[8]马传栋. 论建立合理进出口商品结构的生态经济原则[J]. 国际贸易问题,1985,(05):23-27
[9]李国志,王群伟. 中国出口贸易结构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动态影响——基于变参数模型的实证分析[J]. 国际贸易问题,2011,(01):82-89.
[10]Anna Kukla-Gryz. Economic Growth,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Air Pollution: A Decomposition Analysis[J].Ecological Economics,2009,68(05):1329-1339.
[11]Chao Zhang, M. Bruce Beck, Jining Chen, et al. Gauging the impact of global trade on China's local environmental burden[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3,54(Sep.1):270-281.
[12]李鹏.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与环境污染关系的实证研究[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2):141-145.
[13]李建粮. 雾霾现象及其定义的探讨[A].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北京, 2014[C].城市气象学委员会、大气环境学委员会、兰州大学:2014:6.
[14]魏嘉,吕阳,付柏淋. 我国雾霾成因及防控策略研究[J]. 环境保护科学,2014,(05):51-56.
[15]蒋大和. 图说“雾霾”和PM_(2.5)[J]. 现代物理知识,2014,(02):33-40.
[16]顾为东. 中国雾霾特殊形成机理研究[J]. 宏观经济研究,2014,(06):3-7.
[17]周峤. 雾霾天气的成因[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S1):211-212.
[18]杨振华. 中国对外贸易环境效应的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GB 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S]. 北京:环境保护部, 1996.
[2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GB 3095-201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S]. 北京:环境保护部, 2012.
[21]Jianlin Hu, Qi Ying, Yungang Wang, et al. Characterizing multi-pollutant air pollution in China: Comparison of three air quality indices [J].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2015, 84:17-25.
[22]世界卫生组织. 关于颗粒物、臭氧、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的空气质量准则[R]. 世界卫生组织出版处, 2006.
[23]杭春燕. 5市治气不达序时进度遭通报——国家要求加码 形势不容乐观[N].新华日报, 2016-10- 14.
[24]陈思萌. 新形势下江苏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研究[J]. 特区经济,2010,(09):52-53.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