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服务化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文献综述
2020-04-14 15:55:36
1.1研究背景
随着全球价值链新型国际分工体系的深化,服务在国际经济中扮演了愈加关键和复杂的角色(Low,2013),全球范围内的实体产业面临发展困局,制造业整体过剩,投资过度,传统制造业大国不可避免地面临着经济发展减速的难题。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 制造业服务化已成为未来制造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 面对新的产业格局, 发达国家纷纷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战略,重塑制造业竞争优势, 如美国的“工业互联网”、德国的“工业4.0”, 以及日本的“ 机器人战略”,均强调通过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高度融合以及智能化制造, 实现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的转变,巴西、印度等新兴国家也先后出台政策抢占制造业中低端市场。 面对制造业向发达国家“回流” 和新兴国家“分流” 的双向压力, 2015年国务院提出了“中国制造 2025”, 明确指出“要加快制造与服务的协同发展, 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 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传统意义上的制造业企业,如通用公司、飞利浦公司、IBM 公司等,正纷纷通过业务转型和服务模式创新来全面提升企业的生产率和国际竞争力。我国也陆续有部分企业投入了向服务化转型的实践中,我国的汽车企业(如一汽大众、东风东浦等),钢铁企业(如宝钢等)都分离自己原有的服务部门,使之独立经营,成长为提供专业服务的新型制造企业。为了摆脱制造业困局,我国的《中国制造 2025》等政府规划,致力于促进实体产业结构创新与调整,主要思路和战略均定位于以智能制造和大数据等现代科技为基础的产业升级,《中国制造 2025》特别突出了“服务型制造”这一概念,并将之作为未来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关键内容。之后《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的提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企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性被提到了新高度。
1.2目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得到快速发展,一跃成为全球制造大国,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廉价劳动力带来的“人口红利”。中国在刚融入全球价值链时,凭借低廉的生产要素优势采取加工组装等方式嵌入全球价值链,在全球生产分工网络中从事低端制造活动。但是随着人口红利等要素优势的消失,以往的模式难以为继,许多学者和政策文件均特别指出了“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这一重要思路,强调了服务化对提高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的关键作用。本文拟研究制造业服务化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之间的关系,根据结论提出建议,促进中国制造业发展,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
1.3意义
在现实经济背景下,随着全球经济向“服务化”迈进,制造业企业将价值链向以服务为中心转变以获取足够的竞争优势已成为一种趋势,这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方向和路径,通过配套服务要素来提升产品价值的服务化战略,能够助力中国制造业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上的攀升,对于提升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1.4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