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通道发展战略研究文献综述
2020-04-14 16:07:07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推进,物流通道的建设也在逐步推进,成为建设“一带一路”的重要力量之一。其中“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为保证经济带沿线各国贸易往来互联互通,我国正在投入大量资源建设“六路”,即公路、铁路、航运、航空、管道、空间综合信息网络,国际物流通道建设涉及面广,规划复杂,建设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近几年国内外学者也就“一带一路”物流建设做出大量研究,但有关“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物流通道战略研究较少,因此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发展现状,结合相关物流理论和战略理论,进行物流通道战略布局研究,为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建设提供规划帮助和相关建议。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近年来,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物流建设问题,陈文玲,梅冠群从六大物流通道、四类物流节点、三种物流业态出发对“一带一路”的物流体系进行前瞻性设计;张必清从物理通道、服务通道、信息通道三个维度出发研究了丝绸之路经济带跨国物流通道布局的战略层次定位、战略重点和战略思路,提出构建建“点—线—面—体”的跨国物流战略通道体系;周小虎、杨宏伟、赵莺从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经济与物流的供需关系出发,构建区域经济和物流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耦合协调发展模型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9个省区市2005—2014年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论表明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经济与物流发展综合指数处于稳定的上升趋势,二者之间相互作用较为明显,但处于一种低水平的耦合阶段,空间耦合协调度由西向东呈现出“高一低一高”的发展形势;李潘、彭会萍选取“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段沿线9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构建了区域物流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了区域物流竞争力的关联关系,并对丝绸之路经济带上9个省市区物流产业竞争力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徐剑,李周奇,林国志选取“一带一路”重点涉及的五大区域18个地区为研究对象,利用引力模型对中国区域物流发展水平及引力分析,将“一带一路”重点涉及的18个地区的物流质量分为三个等级,构建物流网络模型;徐寿波根据大物流论(MF),构建了“一带一路”大物流时空结构模型,指出“一带一路”大物流战略应符合物的完整属性及其运动规律,注重跨境(区域)物流时空无缝链接,能实现跨境(区域)生态时空位移,并基于此提出大物流视角下“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路径;阮青松运用单位成本法和多元回归法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内陆三省进行公路和铁路投资测算,并根据结果进行经济效应分析;外国学者L.A. BEZRUKOV分析了跨西伯利亚铁路的竞争力问题并指出建立国际运输走廊的效用不仅在于组织过境运输,而且可以整合欧亚政治经济往来;A.B. BARDAL综述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对俄罗斯远东地区交通系统可能产生的影响;Jiuh Biing Sheu, Tanmoy Kundu提出了一种基于马尔可夫链的物流时空交互模型,用于预测三层供应链框架下的时变物流配送流,解决由“一带一路”倡议引起的国际物流网络重构问题,并表明在一带一路环境下,从业者和决策者在优化其物流和运输决策时可以采用不同的发展策略。
{title}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title}基本内容:
1.“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概述
1.1“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概念
1.2“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三大走向
1.3沿线主要国家经济和对外贸易状况
2.“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发展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