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经济学类 > 经济学 > 正文

男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比较研究文献综述

 2021-03-14 21:30:19  

1.目的及意义

1.目的及意义

1.1目的

近年来,在中国整体就业形势较为严峻的大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随着大学教育的快速发展,我国大学生整体数量和素质都有很大的提升。而相应的,我国社会就业总理增加不足,就业市场供需矛盾,随之而来的就是一个普遍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无论男女大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都会遇到一些问题,而由于男女大学生在价值取向、心理素质、现实实际能力等方面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男女大学生的培养方式、教育环境不同,以及企业工作性质特点对男女大学生的需求不同,所以男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有很大的不同。

论文通过调查发现男女大学生在各自就业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普遍性问题,研究分析问题出现的相关原因,比较分析男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原因、特点以及各自就业的优势所在,总结分析针对男女大学生各自就业问题的解决对策。

1.2 研究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改革,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严重起来,就业市场供需矛盾日趋显露出来,而男女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甚至出现“就业性别歧视”问题。因此比较分析男女大学生各自的就业问题及其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相关对策,可以有效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改善就业环境,促进社会安定,有利于我国高等教育、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国外研究现状

根据欧盟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上世纪末关于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调查(该项调查被称为CHEERS),在奥地利、法国、德国、意大利、挪威、西班牙与英国等11个国家中,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诸如搜寻工作的时间延长、高学历者低职就业以及失业率增加等等。在毕业后的四年里,大约百分之五的毕业生大部分时间处于失业状态。

美国在上世纪70年代初就出现了大学生就业率降低和高学历低职就业的现象,从而引发了关于过度教育问题的讨论。Duncan和Hoffman利用PSID数据,采用主观测量方法,得出1976年过度教育的比例为42%,Rumberger利用就业质量调查数据,采用客观测量方法,得出1969、1973和1977年过度教育的比例分别为35%、27%、32%。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