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经济发展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毕业论文
2020-02-22 20:38:48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幸福感越来越成为一个民生的新指标,成为一种系统的评价标准。经济发展,特别是收入的增加,对主观幸福感造所成的影响,是有关社会民生的一大问题。传统上以经济成就指标衡量幸福感容易导致经济增长与幸福初衷的背离,本文将通过一系列调研分析,从经济学的方面,特别是收入的方面来测度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从而得出这些因素是如何对主观幸福感起作用以及造成的各种利弊影响。西方国家对于这一方面的研究,已有了较为系统且颇有成效的发展,而相比之下,我国国内对这一内容的研究起步较晚,内容也略有欠缺,但也初见成效,这些成果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经济发展;收入;通货膨胀;失业率;政府支出;主观幸福感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happiness has increasingly become a new indicator of people's livelihood and has become a systematic evaluation criterion. The impact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especially on the increase of income, on subjective well-being is a major problem related to people's livelihood. Traditionally, it is easy to measure happiness between economic growth and happiness. In this paper, a series of research and analysis will be made to measure the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influence factors of residents in terms of economics, especially income, so that how these factors play a role in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the effects of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Western countries have developed a relatively systematic and fruitful development of this aspect. In contrast, China's domestic research on this content is late, and the content is slightly deficient, but the results have also been achieved. These results provide a new way of thinking for future research.
Key Words:Economic development; income; inflation; unemployment rate; government expenditure; subjective well-being
目 录
第1章 绪论 1
1.1 选题背景 1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3
第2章 收入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5
2.1 绝对收入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5
2.2 相对收入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6
2.3 收入差距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8
第3章 其他因素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10
3.1 失业率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10
3.2 通货膨胀率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11
3.3 政府支出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12
第四章 结论 14
参考文献 16
致谢 17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幸福,指的是一个人很长一段时间的心情,并希望在满足他的需求时能稳定保持稳定。而主观幸福感,则是人们根据自身的生活质量以及社会条件等,做出的对于幸福程度的整体评价,是一种能够衡量生活质量的较为稳定的重要指标,其相关研究涉及诸如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诸多领域。本文将从经济学角度切入,对经济发展中较为重要的几个方面——通货膨胀、失业和特别是收入进行一一研究,以推导出经济发展对主观幸福感所产生的积极或者不利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们在享受越来越发达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开始追求更高的精神文化享受,即关注民生,追求“幸福”。令人意外的是,经济的飞速发展并不像人们想象中的那样,会对社会主观幸福感产生积极的拉动作用。
从我们所学到的专业知识来说,经济发展意味着国民收入增加,国民收入增加则促进了消费,这一变化十分有利于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在居民的各种物质需求得到了进一步的满足之后,精神享受也应该随之增加,即对主观幸福感产生完全积极的影响。然而,这一推论在实证分析中却被推翻了——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收入的增加,并不一定对主观幸福感产生积极的影响,这一理论也被称为Easterlin悖论,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对象。
经济发展对主观幸福感造成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受到了国际社会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将其对主观幸福感造成的影响及影响因素相关的文献做了初步的回顾和整理,以期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方向以及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做出些许的参考。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党和政府越来越关注民生、追求民生幸福。深入了解经济发展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对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设民生幸福的社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2国内外研究动态
人类奋斗发展的历史就是对幸福的追求史。幸福论研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在总结先哲们的理论认识的基础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整理归纳并加入自己的思维看法,提出了完善论,他的主要观点是幸福是最高的善,是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肯定了实现幸福需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
到了18 世纪末,英国功利主义哲学家、经济学家边沁认为,“幸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可以衡量的,社会发展应该追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而受边沁的这一理论影响,经济学家提出了“效用”这一概念,用来衡量消费者消费某一物品所得到的满足程度,并得以沿用至今。
引起经济学家对主观幸福感这一概念关注的起源,是Easterlin教授1974年发表的论述主观幸福感与经济发展的文章,提出了著名的“Easterlin悖论”,又称“幸福悖论”,他以人们的主观感受和可观察的事实为基础,加入了其他变量因素,分析了收入对人们福利状况造成的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为了进一步了解经济因素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交叉学科的研究势在必行,特别是心理学和经济学两门学科的整合,大大拓宽了经济学的研究范畴,使它不再是一门只关注财富资本的学科,而是开始向研究类财富和行为的学科的方向转化。这种研究方式的转变,拓宽了经济学的研究领域,也回归到了由马歇尔提出的“经济学不仅是一门研究财富的学问,同时也是一门研究的学问”的经济学研究本源。
在早期的经济学与主观幸福感相关关系的研究中,经济学家普遍认为,经济发展和收入增长必然能够带动物质生活的提升,从而增加主观幸福感。然而,近现代历史的发展则表现出了与其相悖的一面: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二战的结束,世界进入稳步发展的和平年代,很多国家的经济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从上述理论来看,这应该为我们带来远超各个历史时期的幸福时代。令人意外的是,这一时期犯罪率的上升以及人们的心理疾病爆发率也大量提高,经济的发展并不总是为人们的生活带来积极的影响,从而引发了众多经济学家对相关问题的思考,使经济因素对主观幸福感所起作用的相关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以此为背景,20世纪后半期,经济学家开始普遍地将目光转向幸福感(SWB,subjective well-being),有关于经济发展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逐渐兴起,这一研究理论以个体自身生活水平对其所造成的影响,从而导致个体对生活水平产生的各种评价出发,探讨影响幸福的因素。
Diener(2000)对主观幸福感做出了新的定义,他提出,主观幸福感是主体以自己所生活的环境状态为标准,所做出的对生活满意程度的总体评价,具有三个特点:主观性、积极性、综合性。
由此,有关20世纪50年代开始,主观幸福感的经济学角度研究就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个别经济学家开始致力于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一直到了Easterlin在1974年提出闻名后世的“Easterlin悖论”后,两者的相关研究才开始得到广泛的关注;到了20世纪90年代,有关两者关系的研究更是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迄今为止,国外在主观幸福感方面的研究已经有了较为具体的框架和较为深入的理解,而相比之下,国内的相关研究则要滞后许多。
我国对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较为坎坷,经过李志,谢朝晖(2006)的整理,可以大致地分为以下三个重要阶段:(1)初始阶段,上个世纪的80年代中叶到90年代中叶,相关的学术著作成果较少,并且大量参考借鉴了国外的理论数据,改革开放的实施使我国居民受到外来思想文化的重大冲击,价值意识开始普遍渗入普通居民的生活,以范肖冬为代表的学者讲西方主观幸福感的概念、研究方法和基础理论开始引入国内,为之后的研究打好了坚实的基础。(2)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到21世纪初,对这一研究抱有兴趣的学者开始增多,学术结论和研究成果在这一时期有了明显的增长,研究者们开始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的各主体进行分类研究,但仍然属于小范围的调查研究。(3)从本世纪初到现在,这一时期世界经济飞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经济发展十分迅速,人们摆脱了挣扎在温饱线上的窘境,在拥有丰裕的物质生活条件下,精神生活走进了大众的关注范围,人们不再满足于物质生活的富足,转而开始关注自己的生活质量,追求主观幸福感水平的上升。在这样的条件下,大量的学术著作和研究成果诞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得到了十分迅猛的发展。与之前小范围的调查研究相比,这一时期的研究进一步扩大了研究对象和研究范畴,分析研究经济发展过程中,研究对象的主观幸福感水平变化趋势以及起到了重要作用的影响因素,其中以郑雪和邢占军为代表的一系列学者还提出:应将主观幸福感与我国的传统文化、历史发展状况相结合,进行主观幸福感的本土化研究,这一理论的提出推动了不少研究和学术专著的产出,也标志着我国国内的主观幸福感研究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时代。
1.3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本文主要内容为总结各位学者经济学家从经济角度研究幸福的发展历程影响因素。因此,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法和归纳法,对经济学和幸福学交叉内容的有关文献进行梳理。
主观幸福感也被称为生活满意度,是社会学和心理学领域研究的最为重要的课题之一。
在当代社会,很多自然的人为的因素诸如性别差异、婚姻状况、家庭构成、健康状况以及受教育程度等,都对主观幸福感造成了或轻或重的影响:(1)就性别而言,女性相比于男性拥有更高的主观幸福感,这与我国的传统文化即男性在社会在家庭中都承担较大的责任有关;(2)就婚姻状况而言,已婚居民的主观幸福感水平普遍领先于其他条件相等的未婚居民,研究者认为,这或许是未婚居民还不能够享受到更多家庭带来的愉悦所致;(3)而家庭构成,即一个家庭有无小孩,在收集到的数据中,这一因素反而对主观幸福感并没有显著的影响;(4)健康状况对主观幸福感也有着较大的影响,身体健康状况较好的居民,主观幸福感要普遍高于健康状况不良的居民;(5)最后从受教育程度的差异性来看,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主体,主观幸福感水平反而较低,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以归咎为不同教育程度的人对自己未来预期与现实落差大小的原因,受教育程度越高的群体,他们可能对自身的预期和人生目标有着更高的追求,当其实现人生目标时,会有较大的阻碍,这对他们的主观幸福感水平将会产生消极的影响。
由此可见,主观幸福感水平的增减存在着大量的的影响因素,而本文将从经济学的角度切入,着重讨论经济发展中收入、失业率、通货膨胀、政府支出等经济要素的变动对主观幸福感造成的影响即影响趋势:在收入方面,本文进一步研究剖析了Easterlin教授的幸福悖论,分别归纳研究绝对收入与相对收入以及收入差距对主观幸福感所造成的影响;在失业率方面,通过对比失业人员与在职人员的生活满意度,得出两者之间的关系;在通货膨胀方面,就通货膨胀的速度以及规模进行一系列的分析,得出二者的相关度。
自陈量表法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测量主观幸福感(SWB)的方法:直接询问人们的幸福水平。具体表现为通过问卷调查、搜集图形数据和测量数值法等各种调查,将得到的数据加以分析,这样得到的幸福量表具有较大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并且拥有良好的一贯性和可比性。因此,跨国幸福调查的“世界价值调查”(WVS,World Value Survey)也偏向于运用数值测量的SWB测量法。
对于经济发展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作用这一研究,国内外始终没有最终的定论,而对于目前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的我国来说,如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党和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主观幸福感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关经济发展与主观幸福感的作用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第二章 收入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2.1 绝对收入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幸福”是与效用、偏好等概念有着紧密联系的,而收入,作为经济流入的总收益,对这两个概念都有着直接的影响。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了绝对收入理论,这一理论肯定了绝对收入对消费的决定作用。由消费增长对物质生活水平的推动作用,我们也可以认为:绝对收入对主观幸福感的增减存在一定的影响。
Schyns(2000)在他的研究中指出,较高的绝对收入能给人们带来较高水平的主观幸福感,两者之间存在一种虽然淡薄但是稳定的关系,同时,在较低收入的人群中,绝对收入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则大大提高——经济学家认为,拥有较高绝对收入的人拥有更好的物质生活,即有足够的收入来满足他们的物质需求,从而提高生活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水平;而对于较为贫穷的低收入人群来说,他们并没有足够的钱财来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较为大量且劳累的体力劳动使他们的生理心理都处于亚健康的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下,收入的改变对他们的生活状况影响无疑是巨大的甚至具有颠覆性。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收入确实对主观幸福感起到一定的影响,居民的主观幸福感水平会随着绝对收入的增加而上升。更加具体地说明了收入增加对主观幸福感有着积极的作用。由此,“收入越高,主观幸福感就越强”这一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是成立的。
再由“幸福悖论”,Easterlin的研究指出:一个国家在一定的时期内,国民收入的增加却并没有对其居民的人均主观幸福感产生明显的积极影响。
对于这一理论,可以将二战后重建的日本经济作为一个例子进行观察,1958年至1987年间,日本人均收入大大增加,甚至提高了5倍之多,但是其平均幸福水平却一直保持在59%这一稳定的数值左右,并没有像料想的那样大幅增加或猛然拔高,这一现象就是典型地再现了Easterlin的“幸福悖论”。
从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通过一系列的调研分析,经济学家惊讶地发现,美国、英国、爱尔兰以及一系列较为发达的欧洲国家中,幸福感不仅没有随着经济的发展快速增加,反而出现了一定的下降——当国家经济迅速发展,收入增长时,人们的主观幸福感似乎并有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绝对收入对主观幸福感有一定的影响,在一定的经济领域内基本呈正相关的关系。然而这一影响却也有相当大的局限:绝对收入对幸福感的影响是具有极限的,即在达到这个极限点之前,收入的增加会大幅度满足人们更多的物质需求,从而提高主观幸福感,而超过这个极限点之后,绝对收入对主观幸福感的作用就会变弱,收入的增加带来的幸福感寥寥可数,高收入的人群依靠收入的增加来提升幸福感就是一件很难的事了。
虽然由各个例子我们可以得出,绝对收入对主观幸福感确实存在一定的影响,但是这个影响的程度却并不高。
以下例子都可以很好地论证这一观点:
- Rojas ( 2007) 在墨西哥做了大量的问卷调查,并将得到的数据加以分析整理,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进行一系列,分析表明,绝对收入对主观幸福感确实具有一定的影响,但对主观幸福感的解释力非常欠缺,只有7%。
- Frey and Stutzer (2000)对瑞士的收入和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做了深入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瑞士国民的个体收入和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着显著但低相关的关系。
- Fuentes and Rojas (2001)则对墨西哥的相关数据进行了梳理研究,得到了收入对主观幸福感的解释力低于5% 这一大致数据的结论,从而大胆推测两者之间关系非常微弱,甚至不存在。
- Cum-mins (2000)分别分析了高中低三组不同收入组的收入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从而提出: 高收入群体的主观幸福感与收入之间的关系相关性较低;中等收入群体甚至有较为准确的0.135这一数据来表现两者之间的相关性;而收入对幸福感影响的相关系数在低级收入群体的范围内则要上升到0.257。
- Diener et al(2000)发现,收入和主观幸福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是其相关系数并不高,高收入的群体主观幸福感水平只是略高于低收入群体的主观幸福感水平,两者的相关系数只有0.12,他后来就收入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对11 项影响因素做了相关研究,得出了“收入与主观幸福感之间是中等程度的相关性”的结论。
由此,Easterlin( 2001)发现,虽然收入对主观幸福感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但是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并不强,甚至可以精确到0.2这样一个微小的数字。
经过大量的研究,经济学家指出,从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来看,不同时期我们的需求并不一样。在基本的衣食等生理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人们逐渐会将其需求转向其他非物质领域,这是收入对人类需求的满足所发挥的作用可能会减弱。因此,自然而然的,值得关心的一个问题是在人类需求的这种转变过程中收入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仍然保持一致吗事实上,经济学领域的研究己经表明收入对主观幸福感的这种影响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生变化韶,。
2.2相对收入对主观幸福的影响
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Easterlin的幸福悖论问世,这一理论的提出,推翻了经济学界对绝对收入与主观幸福感的高度正相关关系的假设,但同时也给出了新的问题:相对收入对主观幸福感是否存在影响,并得出了自己的结论:相对收入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较为显著。
收入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并不仅仅局限于绝对收入,恰恰相反,研究表明,相对收入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更为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