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扶贫效应研究文献综述
2020-04-14 15:58:52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同时距离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的目标也只有一年时间,脱贫攻坚任务难度之大前所未有。农村低保制度建立于2007年,距今已有十余年,在这期间,农村低保制度发挥了相当的减贫作用。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低保人群界定不准确、低保资金使用不规范等问题。另外,我国目前还没有一套系统化的低保扶贫效应的评估体系,来对实施了十余年的农村低保制度的扶贫效应进行评估,也就无法知晓该项制度是否能够实现最初的政策目标以及实施过程中存在哪些不足和如何进行针对性改进。
本文旨在通过相关研究,建立相应的农村低保制度的绩效评价体系,并利用近年来农村低保的相关扶贫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从而得出农村低保制度的减贫效果如何。另外针对我国农村低保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无论是从理论上讲,还是从对现实的作用来说,都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在国外,最低生活保障往往是包含在社会救助框架中,并无专门的低保制度,因此必须从社会救助的框架中,去找寻国外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经验。另外,国外在城乡实施的一般都是统一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也就没有农村低保制度之说。
国外对社会救助的研究多从不同角度展开,不仅是从社会学和社会保障角度,还包括了哲学、心理学、历史学等多个研究角度。从生存权到国家的社会救助责任再到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成果相当丰富。涉及到社会救助的主要著作有:Richard K. Caputo的《美国社会福利改革:政策的转变,从1981年到现在》、Carol Walker的《管理贫困:社会援助的限度》、Neil Gilbert的《福利正义:重建社会公平》以及John Ditch的《比较社会救助:慎重的本地化》等。奥地利法学家安东.门格尔在《全部劳动权史论》一书中,定义了生存权。按照他的理解,生存是人最首要的欲望,社会财富分配要确立一个满足所有人生存的基本标准,而个人则有权利按照这一标准向国家要求给予基本的物质保障条件的权利,这一权利就是生存权。从而从“天赋人权”的角度,明确了国家提供基本救助的责任。另外,Thomas Lemieux(2004)对社会就业的比例同国家扶持政策之间相关关系进行回归分析得出了社会救助产生的福利依赖对失业产生的影响,以及政府应该采取怎样的宏观调控政策来最大限度的减轻这种影响。
我国历来重视对农村贫困问题的研究,由国家社科基金支持的反贫困研究项目众多,成果丰硕。王亚玲(2009)通过研究指出中国农村贫困具有整体贫困面在缩小,但贫困人口更加分散以及脱贫速度出现减缓,返贫与脱贫交织发生等新特点。另外,由于地方财政有限,扶贫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农村贫困标准过低,影响扶贫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单纯的开发式扶贫难以照顾无劳动能力的贫困人群,影响扶贫效果。杨穗 鲍传健(2108)指出随着经济发展,减贫效应会出现下降,低保等社会救助制度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另外,专门针对农村低保制度减贫效果学界存在争议。比如刘小珉(2015)认为农村低保制度在降低贫困发生率、贫困距及评分贫困距指数方面具有明显效果。 曹艳春(2016)通过考察2007—2014年间的贫困人口统计数据,发现在农村低保制度显著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缩小了贫困人口与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差距,同时,在西部地区效果最为显著。但在2011年之后,其作用明显减弱,有必要进行制度设计的调整。 而刘一伟(2018)则认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不仅存在“瞄准错位”问题,还会造成严重的“福利依赖”,使得该项制度的扶贫效应被弱化。姚明明 王磊(2018)通过利用双重差分法进行实证研究,也发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一定减贫效果,但作用较低。另外,农村居民的健康状况对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际减贫效果有较大影响。
{title}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title}首先通过整理相关文献资料,探究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与完善的发展过程,以及现阶段我国各地区农村低保制度的运行现状,从制度设计的目标、实施过程和效果来发现我国农村低保制度的作用以及有待完善之处。其次,针对我国目前缺乏农村低保制度扶贫效应的评估体系的现状,通过结合相关经济学理论,建立一套较为系统的扶贫效应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结合近年来的农村低保实施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由此得出我国农村低保制度实施以来对减少贫困所发挥的具体作用。最后,针对实证分析结果得出的相应结论以及我国农村低保制度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完善建议。
另外主要运用文献整理法和计量分析法,首先对农村低保制度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为建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奠定理论基础。然后通过借助SPSS、Eviews、stata等经济计量工具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相应结论。同时将实证分析结果与理论和现实结合,以数据支撑理论,以此对我国农村低保制度运行提出建议,从而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另外数据来源主要为《中国统计年鉴》(2007—2017)、民政部《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2007—2017)、CFPS2016等。
3. 参考文献[1]杨穗,鲍传健.改革开放40年中国社会救助减贫:实践、绩效与前瞻[J].改革,2018(12):11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