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经济学类 > 经济学 > 正文

基于GMM中国人口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文献综述

 2020-04-19 21:08:30  

1.目的及意义
1980年中国实行了“独生子女”政策,少儿抚养比一直处于下降趋势,同时老年抚养比又维持了一个稳定或缓慢的增长趋势。因此,在1980-2010年期间,中国的总人口抚养比一直处于下降趋势。然而,中国的人口老龄化趋势逐渐显现,老龄化趋势超过了少儿化趋势,并使中国的总人口抚养比从2011年开始上升。近年来,国家的人口政策开始改变,这将会使中国的人口结构进一步发生变化。自马尔萨斯时代人口论提出以来,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讨论,但经济学者们的主要研究人口数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人口结构这一因素在以前的经济增长实证研究中一直被人们忽视,直到近年来人口结构这一因素开始慢慢进入人们的研究视野。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如下:陆旸和蔡昉的《人口结构变化对潜在增长率的影响:中国和日本的比较》指出中国1980-2030年与日本1960-2010年的人口转变和潜在增长率的变化非常相似,继而用对比的方法,比较了两国对应时期的实际GDP增长率、潜在GDP增长率、潜在就业增长率、TFP增长率、K/hL﹡增长率发现中国在2011-2020年的潜在增长率变化趋势与1990-2000年的日本非常相似。然而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只是指出了日本与中国的对应时期的人口结构变化与潜在增长率变化的相似,并没有直接研究人口结构因素与增长率之间的相关关系。
胡鞍钢,刘生龙和马振国的《人口老龄化、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证据》中指出人口老龄化将对中国的经济增长潜力产生负面冲击。这篇文章的实证部分在一个包含人力资本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基础上建立模型,解释变量有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份额、人口扶养、人力资本存量、劳动参与率;被解释变量是经济增长率。
郭凯明,余靖雯和龚六堂的《人口转变、企业家精神与经济增长》首先检验了人口转变对企业家精神的影响。结果表明,老年抚养比提高不利于企业家精神形成。接着引入人口转变变量和收入差距变量的交互项,验证了我国人口转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取决于企业家与工人收入差距的大小,当收入差距超过一定水平时,人口转变不利于经济增长。实证第一部分用常住人口的老年抚养比来代表人口转变作为解释变量,被解释变量用发明专利申请量、个体和私营企业从业人员数占总从业人口比重来衡量企业家精神;第二部分用老年抚养比、收入差距以及两者交互项、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做解释变量,人均实际GDP增长率对数值作为被解释变量对稳态的增长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都阳的《人口转变、劳动力市场转折与经济发展》指出由于人口因素具有很强的惯性,其变动趋势难以在 短期内改变。因此,由人口因素所引起的劳动力市场变化,将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影响。主要体现为由于劳动力供给的制约而引发的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由于劳动力要素日渐稀缺以及各种生产要素相对价格关系变化所诱致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由于农业劳动投入所面临的机会成本逐步增加所推动的产业结构调整的加速。这篇文章并没有进行实证分析,这篇文章分析了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过程,出生率,死亡率以及总抚养比的变化,统计总结了人口因素对未来经济发展的影响路径。
肖祎平和杨艳琳的《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得到以下结论:劳动年龄人口的规模和结构变化都会影响经济增长, 但是影响的程度有差异。抚养人口中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中国的人口红利窗口会在 2015 ~ 2020 年间关闭,人口年龄结构转变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即将结束。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影响经济增长的途径主要是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提升人力资本水平以及增加就业。实证部分用固定效应估计了劳动年龄人口比重、最具生产力劳动力比例、青年劳动力比例、临近退休劳动力比例、老年人口比例这五个解释变量以及被解释变量实际人均 GDP 对数的相关关系。
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总结发现,近些年人口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虽然逐渐增多,但主要的解释变量以人口年龄结构和劳动力结构为主,并没有涉及到人口性别结构,而人口年龄指标也只涉及到老年系数,并不是十分全面,本文旨在能够更全面的选取指标,能够更全面的分析人口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title}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title}

本文的基本内容如下:首先对中国人口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进行简要评述,同时总结国内外现有研究结论,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入手,综述现有研究成果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提出本文具体研究手段——广义矩估计。其次,获取近20年可获得的中国人口结构数据以及中国的经济增长率,选取合适的可能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的人口结构指标,如性别比、抚养比等,建立合适的模型。接着,通过广义矩估计得出不同人口结构指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计量关系,最终得出人口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最后,根据本文研究结论结合二胎政策放开的现实,预测中国经济增长的走势。论文提纲如下: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1.3.1 国内研究概况
1.3.2 国外研究概况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1.5 创新与不足
第2章 人口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理论概述
2.1 人口结构相关指标
2.1.1 人口年龄结构指标
2.1.2 人口性别结构指标
2.1.3 其他指标
2.2 相关经济理论简述
第3章 中国人口结构概况
3.1 中国经济增长概况
3.2 中国人口结构现状
第4章 中国人口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4.1 计量方法
4.2 数据
4.3 实证结果
4.3.1 人口年龄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4.3.2 人口性别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4.3.3 其他指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第5章 结论


本文的目标是尽可能全面的选取指标,并准确的得出结论,并且能够通过得出的结论以及我国目前发展的情况预测一下未来十年的中国经济增长情况。本文实证部分拟采用的解释变量有出生率和死亡率、老年人口比例、抚养比、性别比、劳动参与率、教育年限等指标,被解释变量为经济增长率,基于索洛经济增长模型建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拟采用的技术方案及措施: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应用理论分析法和实证研究法以确保所得结论的全面性、科学性和准确性。在实际的分析和探讨过程中,本文将会运用多种分析方法,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1)文献总结法:本文借鉴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通过广泛地收集和阅读相关文献,本文尽可能地从这些国内外既有文献中,获取本研究所需的资料,以取得必要的背景材料和事实依据,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相应的文献综述。这些已有的文献研究不仅为本文的选题和分析思路提供了理论基础,而且在研究方法上也给予了本文大量启示。
(2)模型建立法:本文将选取中国1997——2016年间的人口数据和经济增长率,根据文章研究内容使用stata建立相关计量模型,得出结论。并希望通过对结果的分析总结能够预测未来几年中国经济增长的走势。



3. 参考文献
[1]陆旸,蔡昉.从人口红利到改革红利:基于中国潜在增长率的模拟[J].世界经济,2016,39(01):3-23.

[2]陆旸,蔡昉.人口结构变化对潜在增长率的影响:中国和日本的比较[J].世界经济,2014,37(01):3-29.

[3]蔡昉.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刘易斯转折点[J].经济研究,2010,45(04):4-13.

[4]王德文,蔡昉,张学辉.人口转变的储蓄效应和增长效应——论中国增长可持续性的人口因素[J].人口研究,2004(05):2-11.

[5]蔡昉.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可持续性——兼论充分就业如何促进经济增长[J].人口研究,2004(02):2-9.

[6]胡鞍钢,刘生龙,马振国.人口老龄化、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证据[J].人口研究,2012,36(03):14-26.

[7]郭凯明,余靖雯,龚六堂.人口转变、企业家精神与经济增长[J].经济学(季刊),2016,15(03):989-1010.

[8]郭凯明,余靖雯,龚六堂.人口政策、劳动力结构与经济增长[J].世界经济,2013,36(11):72-92.

[9]都阳.人口转变、劳动力市场转折与经济发展[J].国际经济评论,2010(06):136-148 6.

[10]都阳.人口转变的经济效应及其对中国经济增长持续性的影响[J].中国人口科学,2004(05):35-41 81.


[11]肖祎平,杨艳琳.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J].人口研究,2017,41(04):33-45.

[12]杨玲,张新平.人口年龄结构、人口迁移与东北经济增长[J].中国人口#8226;资源与环境,2016,26(09):28-35.

[13]郑伟,林山君,陈凯.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征趋势及对经济增长的潜在影响[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4,31(08):3-20 38.

[14]刘铠豪,刘渝琳.破解中国经济增长之谜——来自人口结构变化的解释[J].经济科学,2014(03):5-21.

[15]孙爱军,刘生龙.人口结构变迁的经济增长效应分析[J].人口与经济,2014(01):37-46.

[16]刘穷志,何奇.人口老龄化、经济增长与财政政策[J].经济学(季刊),2013,12(01):119-134.

[17]Gregory Casey,Oded Galor. Is faster economic growth compatible with reductions in carbon emissions? The role of diminished population growth[J]. 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2017,12(1).

[18]Jing-Bao Nie. Erosion of Eldercare in China: a Socio-Ethical Inquiry in Aging, Elderly Suicide and the Government’s Responsibilities in the Context of the One-Child Policy[J]. Ageing International,2016,41(4).

[19]S. Bucher. Ageing of the population in the Russian Federation: The current trends and indicators[J]. Herald of the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2016,86(2).

[20]Shanshan Gao,Junlin Sha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s Population Structure Change in Minority Areas, Economic Growth and Demographic Dividend—Based on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ime Series Data from 1992 to 2012[J]. Open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Management,2016,04(02).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