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经验及对武汉的启示初探文献综述
2020-08-11 22:41:05
金融中心问题是一个与金融学、区域经济学和城市经济学相关的问题,研究集中于20世纪70-90年代。由于规模、功能、地位等各方面的差距,不同金融中心具有不同的影响力,呈现明显的层级结构特征。一个城市能够成为区域较高层级的金融中心,体现为更强的综合竞争力。金融综合竞争力由金融聚集力、金融区位力和金融资源力构成(殷兴山,2003),区位成本和区位优势,劳动力和人力资源,通讯与技术,法制与税收是金融中心竞争力的决定因素(McGahey,1990)。按照竞争力比较的思路,学者对哪些城市能够成为金融中心进行了判断,提出了我国区域金融中心的定位选择和层次发展战略,并进行了层次划分(倪鹏飞等,2005;慕丽杰等,2011)。包括伦敦金融城等知名机构在内,普遍认为上海最有希望构建国际金融中心。而在国内金融中心的层次划分上,北京上海是目前国家层面的金融中心,大部分研究均把武汉确立为中部金融中心,基本位于竞争力第三层次。现有研究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尽管研究比较丰富,但仍存在以下值得进一步研究的地方。
一是西方金融中心研究强调政府的作用,但将政府作用范围限定在法制、制度环境等层面,忽视了政府更为主动性作用的发挥。部分国内学者由此认为应遵循金融发展规律,不能过于强调政府特许的作用(陆磊,2009)。这是现有研究的薄弱环节,也是国际金融中心衍生出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
二是没有突出强调武汉区域金融中心的国家战略层面地位和作用。相关定位研究采用了现代数理方法和分析手段,具有一定的科学性。金融中心作为一个战略概念,不能局限于城市经济金融的现有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不应忽视当前国家战略推进实施下的实质性影响。因而现有研究没有充分考虑在国家战略影响上,即使武汉存在相对竞争劣势,但基于板块经济所具备的绝对竞争优势。
三是在武汉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研究上,未充分借鉴研究芝加哥等与武汉具有类似的产业发展历程、经济结构和国家地位的美国中心城市。武汉素有东方芝加哥美誉。研究芝加哥的金融中心发展历程,对于武汉明确自身定位,吸取有益经验,谋求对标发展,具有实践价值。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自主创新,实现区域均衡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当前的国家战略,而这些国家战略全部聚焦到湖北、武汉,突出表现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促进中部崛起,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和长江经济带的发展。这些国家战略的聚焦,客观要求作为经济核心的金融发挥支撑作用,必须加快构建武汉区域金融中心。因而,推进武汉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既是国家战略要求的集中体现,其本身也应纳入国家战略序列。湖北省、武汉市政府充分认识到构建武汉区域金融中心的重要性,在十三五规划、金融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及其他政策文件中均明确提出打造区域金融中心,并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支持措施。芝加哥作为与武汉具有类似的产业发展历程、经济结构和国家地位的美国中心城市,其金融中心建设历程非常值得我们借鉴。为此,从国家战略出发,为武汉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提出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有利于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和长江经济带的发展。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title}主要内容:
通过分析国内外金融中心的形成情况,总结归纳出金融中心的基本功能和特点,以及形成金融中心的必备条件或者要素。然后对芝加哥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历程和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其金融中心建设经验,为我国金融中心建设提供借鉴。最后,根据上述分析,对武汉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提出对策建议,明确武汉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基本定位、发展思路和战略措施。
研究框架(技术方案):
一、金融中心形成的一般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