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货币发展对基础货币供应影响分析开题报告
2020-08-11 22:41:09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货币形态的演变在人类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从实物货币到金属货币,再到代表政府信用的纸币,相关的货币理论也随之改变。20世纪90年代,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快速成长,银行业务不断扩展,通过银行卡转账或网上支付的交易数量逐日增加。在此基础上,电子货币也就顺势而出。
电子货币的出现对中央银行发行纸币和制定准政策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从1996年起,国际清算银行与支付结算系统委员会与各国央行合作定期测量电子货币。1998年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对电子货币提出定义,电子货币是指是在零售支付机制中,通过销售终端、不同的电子设备以及在公开网络上执行支付的储值产品和预付支付机制。
相较而言,中国的电子货币发展起步晚,但发展迅速。尤其是以支付宝为首第三方支付以降低电子货币流通成本的方式打破了银行在支付领域长期垄断的局面,加快了电子货币在中国的发展速度。为了应对第三方支付的迅猛发展,2015年9月开始,各家银行陆续宣布对客户通过网上银行或手机银行办理的转账、汇款业务,无论跨行或异地都免收手续费。与此同时,中国银联意图规范银行与第三方支付直连情况,将绕过银联的业务逐步迁移至银联平台,于2014年11月12日发出《关于进一步明确违规整改相关要求的通知》,要求成员机构准确报备绕银联转接交易迁移信息,12月31日完成所有迁移工作。而在“96费改”后,第三方支付盈利困难,支付宝宣布自2016年10月12日起,将对个人用户超出免费额度的提现收取0.1%的服务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本文的主要目标是研究分析中国电子货币发展对货币供给产生的影响。
本文将在借鉴国内外文献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明确电子货币的定义,并对中国的电子货币发展进行归纳总结。其中重点分析电子货币的发展特别是移动支付的出现对国内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同时引入货币供给理论,结合中国相关货币供应量数据进行分析讨论。最后根据相关结论对央行实行的相关政策措施提出相应建议与意见。
根据上述研究思路,本文将拟采用以下研究方法: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第6-7周 收集和整理资料,进行理论准备并撰写开题报告
第8-13周 完成初稿
第10-11周 完成论文中期检查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王亮,纪明明,张茜. 电子货币、货币流通速度和货币政策有效性[j]. 金融理论与实践,2014,05:70-74.
[2]周光友. 电子货币发展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基于协整的实证研究[j]. 经济学(季刊),2006,03:1219-1234.
[3]李洁. 关注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重要环节[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09:40-45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