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子货币的发展对我国货币乘数的影响文献综述
2021-02-26 11:14:57
研究目的与意义:近年来电子货币的飞速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支付方式,而且对传统的金融理论以及宏观经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电子货币凭借其支付方便,交易成本低,高流动性,降低了持有货币的成本等特性,从而对传统货币产生了一种替代作用,进而对现金漏损率(通货存款比)存款准备金率等因素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通过这些因素的变化来探讨电子货币的发展对我国乘数所产生的影响。
电子货币的飞速发展在给社会带来巨大的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如支付结算领域内的流动性风险,给M1,M2结构层次所带来的深刻变化等。目前我国电子货币发展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大,为了能够使电子货币的健康发展,降低其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对货币政策的不利影响,本文的这种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种关系的研究不仅能够让我们看出电子货币的发展对社会流通的通货,存款准备金率的影响,还能够看出电子货币通过对现金漏损率,存款准备金率影响的这种途径进而对我国货币乘数产生影响,这种对货币乘数的影响会对央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产生重大冲击。所以这种研究可以帮助央行提供指导,采取相应对策应对这种冲击。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在电子货币对货币乘数影响的分析中,对于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现金漏损率国内外有以下研究现状,萨克斯认为,流动性,安全性偏好以及隐蔽性交易是新进漏损率的主要影响因素。米十金(2005)利用美国1892年至20世纪90年代的相关数据研究了所得税税率、银行恐慌以及地下经济因素会对现金漏损率产生重要影响。在国内研究中,周光友(2007)在研究电子货币与货币乘数的实证关系中,认为电子货币替代率对现金漏损率对产生影响,进而对货币乘数产生影响。江茜(2013)通过理论加实证的方法分析了老龄化率,城镇化率,电子化率,利率等对现金漏损率的影响,并比较了中美两国现金漏损率影响因素的差异。
在货币乘数分析中,国外相关文献综述:BIS 和 The Group of computer Experts 在 1996 年一起出版的 《Survey of Electronic Money》文章中对电子货币的起源,电子货币对货币需求和供给、货币乘数的影响,以及电子货币的安全及风控进行了详细探讨。提出了电子货币对提高支付效率有促进作用,并建议做好电子货币的风险管理。
萨尔多尼 (C.Sardoni,2002)研究了电子货币和传统货币的区别,并且对商业银行和非商业银行发行的电子货币与货币乘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了不同的发行机构对货币乘数的影响。
BIS于2004年6月出版了题为《Survey of Developments in Electronic Money and Internet and Mobile Payment》的报告,该报告在对电子货币的定义、发展状况进行了讨论的基础上,对电子货币的网上支付以及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影响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基于和移动设备的电子货币产品兴起,各国开发了不同的产品和相关服务。各种清算系统,借、贷记卡以及的发展已经达到相当规模。
Fogelstrom and Owen(2004)认为,电子货币发展将影响央行对货币的控制能力,建议中央银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需要进一步考虑电子货币的发展状态与势。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周光友(2007)通过实证分析了电子货币与货币乘数的长期均衡关系,认为电子货币对货币乘数的影响非常显著,明显放大了货币乘数效应,加剧了货币乘数的不稳定性。
梁强,唐安宝(2010)通过实证研究了我国 1990-2007 年间电子货币对货币乘数的影响,得出电子货币对货币乘数有明显放大作用的结论,并且电子货币的发展增加了货币乘数内生性,进一步加大了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控制的难度。
蒋少华 (2013)通过实证分析认为在长期,电子货币增大了狭义货币乘数而减小广义货币乘数,但在短期影响并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