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经济学类 > 金融学 > 正文

不同规模银行的中小企业信贷优势比较文献综述

 2021-03-10 23:50:53  

1.目的及意义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1、研究目的与意义

中小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活跃主体,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推动技术创新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和谐共赢的重要力量。2010年末,国家在制定的“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该阶段的主要目标

就是要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以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而这些新兴产业中的企业,在现阶段大多都是中小企业。然而,融资难阻碍中小企业的良性发展,而中小企业的融资又主要依靠银行贷款。

现阶段无论是我国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整个的融资环境,还是资本市场发育程度等因素都决定了,在将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银行信贷仍然会是中小企业获得融资的最重要的方式。因此,发挥好银行信贷的作用就成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关键。由此也就产生了到底是中小银行还是大银行更适合给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争论。目前为止,国内外有很多学者对该问题进行过研究,有以Berge和Udell为代表的“小银行优势”假说,也有很多学者认为大型商业银行才是中小企业融资的最好选择。

在中小企业信贷市场当中,成本和信息优势被认为是不同规模银行之间竞争最的关键因素。大多数的学者认为中小银行在这两方面的比较上优于大型银行,因此在中小企业信贷市场中,中小银行相对于大银行具有比较优势及更高的效率。但是,也有很多文献认为大银行在风险管理和贷款技术等方面领先于中小银行,会在中小企业银行信贷融资的问题上发挥更大的作用。本文主要通过对中小企业信贷市场中不同规模银行多维度的比较来分析各自的优势及特征,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1.2、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何峥 张跃红 陈德棉(2004年)对中外商业银行不同的中小企业信贷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 主要从信贷审批流程、信贷安全保障措施、信息获取、专业化程度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最后对我国中小企业信贷模式提出一些改进建议。梁笛(2007年)通过对影响中小企业贷款因素的动态分析,考察了在银行资产规模扩大过程中中小企业贷款的变化,弥补了小银行在中小企业信贷中存在组织优势这一观点的不足。笔者在考虑信贷市场结构、贷款技术和金融基础设施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解释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不同模式的理论框架。他认为,银行规模扩大本身并不必然导致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中小企业关系型贷款和交易型贷款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而不完全是替代关系,多样化的融资方式有利于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

秦捷 田钟丽(2011年)选取我国154家中小板上市公司,利用其2006—2009年的贷款数据,通过分析不同规模的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特征,实证检验“小银行优势”假说在我国是否成立。研究结果发现,经营风险低,资产规模、生产规模和人员规模大的企业,更有可能成为大银行的贷款对象;而从小银行贷款的企业,主要依靠与银行的稳定关系,其贷款来源的银行数目较少。因此支持了“小银行优势”假说。

盛 涛(2012年)基于众多学者关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中小金融机构在为中小企业融资中比国有商业银行设立中小企业信贷中心更具有效性。朱文莉刘羽萌(2014年)系统回顾和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商业银行规模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影响的相关研究成果,并对该领域展望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为学者更加深入研究此问题时提供有益的参考,从而有利于我国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的优化调整,改善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

而就外文文献,Berger, Udell (1995)和Levonian, Soller(1995)研究发现不管是在中小企业贷款占全部企业贷款的比率上,还是在中小企业贷款占银行总资产的比率上,中小银行的指标均高于大银行。因此,中小银行相比于大银行更加倾向于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