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经济学类 > 金融学 > 正文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的对策研究文献综述

 2021-03-10 23:51:02  

1.目的及意义

1.1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和资源消耗的增加,我国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日益显露。我国的经济发展面临着巨大的资源和环境压力,因此必须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并最终形成“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经济模式。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发展目标,就是我国政府在全面评估现有资源的客观承载能力的基础上,做出的重大经济转型的战略决策。目前,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在这种情况下,绿色金融应运而生。

绿色金融是指金融部门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政策,在投融资决策中要考虑潜在的环境影响,把与环境条件相关的潜在的回报、风险和成本都要融合进银行的日常业务中,在金融经营活动中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环境污染的治理,通过对社会经济资源的引导,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银行作为资金融通的枢纽,在引导资金流通过程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在我国开展绿色金融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商业银行开展绿色金融活动,既能够实现商业银行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又能够促进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绿色金融是现代金融业发展的一大趋势,是商业银行顺应经济发展方向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商业银行的绿色金融服务发展迅速,但在法律保障、专业人才、激励机制、政策环境、产品和服务创新等方面仍面临一系列挑战,需要群策群力,多措并举,推动我国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结合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绿色金融的具体情况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现状进行分析,再与国外其他发达国家的情况进行对比,发现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于这些问题提供对策建议,希望对于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提供一定的参考。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绿色金融目前尚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或者是定义,但是关于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一般来说有以下两种观点:一是商业银行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通过开展绿色金融业务能够引导资金流向循环经济,低碳经济领域,促进绿色经济,绿色产业的发展,达到改善环境,节约资源的目的,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二是银行自身通过改善自身的经营环境,风险管理,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从而实现银行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关于绿色金融,国外相关的研究开始比较早。Scholtens(2006)总结国外相关研究后,将绿色金融定文为金融机构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主要方式,是在其发展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绿色金融工具与金融产品的创新,规避可能存在的环境与社会风险,从而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Chami(2002)等认为金融机构开展绿色金融业务一方面可以提高金融机构的社会声誉,降低金融机构所面临的融资项目中的直接环境风险以及客户信用下降的间接风险,另一方面,绿色金融产品的创新又为企业以及个人提供了丰富的投资渠道。Scholtens和Dam(2007)比较了51家采纳“赤道原则”的金融机构和56家没有采纳的金融机构在项目融资中的成本收益,发现采纳了“赤道原则”的金融机构虽然融资成本要更高,但是社会责任意识更强,且社会声望更高。

近年来,我国关于绿色金融的研究也逐渐增加。兴业银行作为我国第一家“赤道银行”,其绿色信贷的实践始终走在我国其他商业银行前端,因此许多学者都对它进行了研究分析。李淑文(2016)以兴业银行绿色金融的实践为例,探讨了其自觉践行赤道原则,引入贷款本金损失分担机制,建立绿色信贷管理机制以及降低企业融资门槛等发展绿色金融的经验,为其他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指明了方向。陶沁通过SWOT分析法,对于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中的优劣势以及外部机遇与威胁进行了全面的评价。于岩熙(2015)利用AHP层次分析法,探讨了商业银行在绿色金融体系下未来发展的各种制约因素,得出商业银行的风险主要受内部的不良贷款率影响和外部的政府部门对银行风险的监管与控制方面。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