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经济学类 > 金融学 > 正文

基于利率敏感性缺口模型的利率风险度量与管理文献综述

 2021-03-11 00:32:27  

1.目的及意义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进入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利率市场化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展开,利率波动幅度和频率进一步加大,与此同时随着金融国际化,影响利率的因素更加复杂化和多样化,利率变动的趋势和规律更加难以掌握和控制。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也面临着同样的利率风险,而且我国的商业银行是在比较缺乏基础的理论知识和应变经验的情况下加入到利率市场化的行列中,预测市场利率的能力和风险管理的水平存在许多的不足和缺陷,同时还要和入市后纷纷涌入中国市场的拥有完善的利率风险管理技术的外资银行相竞争,形势的严峻性与紧迫性可想而知,因此如何建立适合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模型和理论成为银行业面临的重要课题。同时,利率市场化是金融自由化的直接表现。自21世纪以后我国利率市场化步入正轨开始,央行对存贷款利率的多次调整,是的利率市场化成为当前最热门的金融时事之一。而商业银行作为中国银行业中的一支特殊群体,在利率市场化下对其利率风险的度量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1.2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利率敏感性缺口(Interest Rate Sensitive Gap, IRSG)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现在已经成为商业银行在利率风险管理方面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利率敏感缺口分析,又称为差额管理法,是商业银行广泛应用于利率管理的方法之一。

国际方面,Samuelson对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进行了研究,指出商业银行的资产和负债是对利率敏感的,因此商业银行的价值会随着利率的波动而波动;Lynge和Zumwalt指出大约有30%的银行表现出与市场利率的负相关性;美国的安东尼.科尼在其著作中详细地介绍了利率风险识别方法的演变。

利率风险度量利率敏感性缺口分析法最早出现在J.P.Morgan1983年年报中,这对日后利率风险管理的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1993年4月巴塞尔委员会发布了Measurement of Banks’ Exposure to Interest Rate Risk Consultative Proposal by the Basle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 ,在其中对利率风险的概念、方法、汇报结构等做了一系列的阐述;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于1997年9月发布的一系列文件对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来源、识别、计量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利率敏感性缺口分析得到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国内方面,黄金老在认为:风险可以根据持续时间分为阶段性风险和恒久性风险;郑振龙、临海则认为,样条估计和息票剥离法各有自身的特点以及缺陷;杨锦在2007年提出一个观点:从我国国情出发,指出引起我国利率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制度变更。我国目前利率变化的趋势可能会缺乏规律,这使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变得更加困难;吴刘杰、喻微锋(2012)通过GARCH模型分析发现:利率和汇率的变化对银行股的超额收益具有负面影响,利率和汇率的波动对银行股超额收益率的波动也具有重要的影响,但二者所产生的影响方向不同;顾海兵、夏梦和张安军(2013)量化测定了中国利率市场化程度。

{title}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title}

2.1研究(设计)的基本内容

引言部分,对利率、利率风险进行充分的研究,这是利率风险敏感性缺口分析的基础。首先主要回顾利率的相关理论,包括利率水平决定理论,利率水平影响因素,预测利率水平的方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