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毕业论文 > 经济学类 > 金融学 > 正文

社会融资规模作为中间目标的相关性研究毕业论文

 2021-10-22 21:49:35  

摘 要

社会融资规模与M2一起构成我国货币政策中间目标,是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指标。众所周知,作为中间目标需要具备可测性、可控性和相关性,本文不会涉及社会融资规模作为中间目标是否具有可控性和可测性,而是专注于社会融资规模作为中间目标是否具有相关性。本文通过社会融资规模的概述及其作为中间目标的理论基础和发展起源及最后的实证分析[1]——基于2002年至2012年的季度数据,利用Johansen协整关系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2]及方差分解分析来研究社会融资规模与GDP,CPI相互关系,从而分析社会融资规模作为中间目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社会融资规模与CPI,GDP关系较为紧密,社会融资规模充当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是具有相关性的。

关键词:

社会融资规模 ADF单位根检验 Johansen协整检验 格兰杰因果检验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Summary:

Social financing scale is an important index of macro-control in China, which together with M2 constitutes the intermediate goal of monetary policy. As the intermediate goal needs to have the testability, the controllability and the correlation, this article does not intend to discuss the social financing scale as the intermediate goal controllability and the testability these operational level question, but concentrates on the social financing scale correlation. Through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empirical analysis of social financing scale as the intermediate target[3] —— based on the quarterly data from 2002 to 2012, this paper studies the Johansen cointegration test, Granger causality test[4], impulse response function analysis and variance decomposition analysis[5].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financing scale and GDP,CPI, so as to analyze the correlation of social financing scale. As a result, the social financing scale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PI,GDP, and the social financing scale is relevant as the intermediate goal of monetary policy.

Keywords :

Social financing scale ADF unit root test Jonansen cointegration test

Granger causality test Impulse response function analysis

目录

社会融资规模作为中间目标的相关性研究 1

中文摘要: II

第一章 绪论 1

第二章 概述 2

2.1社会融资规模的界定 2

2.2社会融资规模的统计口径 3

2.3社会融资规模从不同角度反映实体经济融资情况 4

第三章 理论基础 5

3.1一般中介理论 5

3.2社会融资规模对GDP与CPI的影响 5

3.3我国货币政策的双传导机制 6

第四章 实证分析 7

4.1数据选取及说明 7

4.2 单位根检验——ADF 7

4.3 协整检验——Johansen 9

4.4 因果检验——格兰杰 10

4.5 广义的脉冲响应分析即方差分解分析 11

4.5.1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11

4.5.2方差分解分析 13

结论 14

参考文献 15

致谢 16

第一章 绪论

目前,中国的金融环境早已不是像过去那样的情况——在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占资产方的一大部分,而是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近年来,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及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和多元化。直接融资的迅速发展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作用的明显增强都表明了社会融资结构的改变,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大幅增加[6]。社会融资规模与M2一同形成我国货币政策中间目标,是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指标[7]。众所周知,作为中间目标的指标不仅是可测的而且还是可控的,除此之外跟最终目标具有相关性,本文不会考虑社会融资规模的可控性和可测性是否体现在它作为中间目标的指标上,而是单独的去考虑相关问题——社会融资规模作为中间目标的一种指标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的。面对新的环境和新的要求,迫切需要为2011年统计监测指标和中期宏观调控目标确定更加合适的资金来源。

本文不会考虑社会融资规模的可控性和可测性是否体现在它作为中间目标的指标上,而是单独的去考虑社会融资规模作为中间目标的一种指标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是否是相关的。因此本文通过社会融资规模的概述及其作为中间目标的理论基础和发展起源及最后的实证分析来研究社会融资规模作为中间目标是具有相关性的。比如:社会融资规模的优势及劣势有哪些?怎么界定的、统计口径又是什么?然而讨论得最有争议的是社会资金规模能否取代现有的货币供应量,并在我国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中起到作用?而本文重点要讨论的是社会融资规模与最终目标的相关性,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可控性和可测量性是操作层面问题。本文不讨论社会融资作为中间目标的指标是否可控或可测,仅分析研究社会融资作为中间目标的规模是否与最终目标具有相关性。

格力和肖在西方国家提出的金融中介理论为社会融资规模指标奠定了理论基础之后,各国经济学家将在此理论基础上进行研究和实践。到目前为止,社会融资规模指标虽然没有在国外有了稳定的实施,却早已成为我国不容忽视的重要指标。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一是发达国家利率传导机制平稳,市场经济体制相对完善,西方国家对价格指数的重视程度高于对数量指数的重视;其次,从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的结果可知,监督在实践意义方面,与发达国家的经济部门相比,新兴的转型经济体需求有更强的多渠道融资,因此,构建反映发展中国家多渠道聚集后社会融资状况的综合融资指标更具有现实意义。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