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经济学类 > 金融学 > 正文

区块链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影响分析文献综述

 2020-04-14 16:08:21  

1.目的及意义

1.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至少800汉字)

(1)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目的:区块链作为伴随比特币发展起来的底层技术,现如今受到了国际社会尤其是金融行业的广泛关注,以去中心化为内核的区块链技术能够有效解决由于信用风险而带来的交易安全问题。随着传统金融互联网化的进程加快,如何大力开发区块链技术并将其充分应用于互联网金融中,成为现在广泛关注的问题。不过由于金融企业自身所具有的特点,一些风险问题还未得到解决,面对这一现状,区块链只能根据其优势降低互联网信用风险的可能性,所以本文就区块链对互联网金融的影响及未来展望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区块链作为一项新的互联网金融技术,在国内起步较晚,因而其技术特点与优势不明显。虽然近几年相关的学术论文也有不少,但能够全面系统地阐述区块链与互联网金融之间的关系,并把区块链给互联网金融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具体分析描述,最终给出可供参考意见的文章还很少,理论体系有待完善,本文一定程度上可以完善区块链对互联网金融发展影响的理论体系。

现实意义:区块链技术能够有效解决信用不足而产生的风险、保证金融交易安全,受到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普遍关注。区块链技术是一种以大数据共享理论为基础的现代互联网金融技术,依靠其去中心化、去信任化、集体维护、可靠数据库四大优势,建立金融黑白名单,进而从根本上改变现代金融的征信体系,降低金融风险与金融诈骗,因此区块链技术在我国具有极大的发展机遇。随着区块链的不断普及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区块链将突破现有的金融领域,拓展医疗、教育、传媒、社交、公正等场景,因而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范围将更加广泛。

(2)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国外文献:国外文献在引入比特币和区块链概念之后更多关注的是监管和风险的问题。Zhiyong Tu,Changyong Xue(2016)研究了比特币分叉对其与代币Litecoin相互作用的影响,应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测试和贝克马克模型研究了2013-2018年期间比特币和litecoin之间的收益率和波动性溢出效应。我们把这一时期划分为2017年8月1日,比特币在这一时期经历了最初的分裂。总的来说,经验结果表明,在分岔之前,从比特币到litecoin,回归和波动性溢出只在一个方向上运行,而在分岔之后,冲击传递的方向是反向的。得出的结论是,在加密货币市场中,分岔明显削弱了比特币的市场地位和定价影响。由于分叉对于几乎任何一种加密货币来说都是方便的,它很可能会继续对整个加密货币市场构成风险;Lan Ju,Timothy (Jun) Lu,Zhiyong Tu(2016)研究比特币用于资本外逃的风险,提出了一个新的指标,即比特币隐含的汇率折扣,从经验上确定通过比特币实现的资本外逃。利用我国样本时期世界上最大的两家比特币交易所——英国电信中国和Bitstamp——的数据,我们在中国央行面前发现了强有力的证据,表明中国的资金通过比特币从人民币流向美元。中国央行于2013年12月5日宣布了其监管政策,而证据显示,在宣布后没有资本外逃的迹象。

国内文献:李岩玉、吴强(2016)从引入新兴科技的角度论述了区块链等新兴科技推动银行变革;赵大伟(2016)结合区块链的本质特点分析了区块链能否“治疗”P2P网络借贷平台的“痛点”;郭永珍(2017)阐述了区块链的技术特性与发展历程,并从征信系统和风险防控两个方向论述了区块链技术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重塑,最终分析了区块链技术在互联昂金融发展上的挑战;赵增奎(2017)从效率、信息不对称和互联网金融系统安全等方面讨论了区块链技术在互联网金融中的应用范围,并从技术创新、业务创新、监管改革、制定行业标准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张荣(2017)分析了区块链金融的架构,并从征信体系、传统金融机构转型、消费金融创新发展三个方面对区块链技术展开了前景展望;鲜京宸(2017)论述了“区块链 互联网金融”的新型业务模式通过改变金融参与主体权益,打破金融垄断局面,为新型金融机构提供更多的选择权,实现了对信用体系建设和金融风险防控的颠覆和重塑;王冠、张敏(2018)等具体阐述了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层次和存在问题,并从政府机关、区块链研究协会和金融研究院三个角度论述了区块链应用于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陈志峰(2018)借鉴国外的相关实践经验, 沙箱监管模式与我国金融市场、现有制度实践和监管体制存在着契合性。阐明了建构起“中国式沙箱监管”为核心的区块链金融监管机制将是我国相关机制发展的路径依赖;塔琳、李孟刚(2018)基于区块链的跨平台征信数据共享模型论述了区块链技术在互联网征信方面的应用场景,并据此给出建议。

{title}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title}

2.研究(设计)的基本内容、目标、拟采用的技术方案及措施(至少400汉字)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