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毕业论文 > 经济学类 > 金融学 > 正文

市场情绪对家庭资产配置的影响毕业论文

 2020-02-15 16:53:03  

摘 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家庭金融总资产总额在不断提高,如何对家庭资产进行合理的配置成为了主要问题。本文从非传统金融的角度出发研究市场情绪对家庭资产配置的影响,并通过数据分析及实证分析对如何利用市场情绪进行合理的家庭资产配置提出建议。

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第二部分介绍了市场情绪与家庭资产配置的相关理论,分析了市场情绪对家庭资产配置的影响;第三部分是我国家庭资产配置的现状分析,分析了家庭资产配置规模与结构的变化以及市场情绪的变化,并分析了市场情绪与家庭资产配置的关联性;第四部分是实证分析通过建立模型分析市场情绪对家庭资产配置的影响;最后对本文的研究结论进行总结并对如何利用市场情绪进行家庭资产配置提出建议。

关键词市场情绪;家庭金融资产;资产配置;行为金融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the total amount of family financial assets of our country is constantly improving.How to properly allocate household assets has become a major problem. This paper studies the impact of market sentiment on household asset allo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on-traditional finance, and makes recommendations on how to use market sentiment to make reasonable household asset allocation through data analysis and empirical analysis.
This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introduction. The second part introduces the theory of market sentiment and household asset allocation, and analyzes the impact of market sentiment on household asset allocation. The third part is the analysis of he current situation of household asset allocation in China, and analyzes the changes of the scale and structure of household asset allocation and the changes of the market sentiment, and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rket sentiment and household asset allocation; the fourth part is empirical analysis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market sentiment on household asset allocation by establishing a model; Finally, it summarizes the studies of this paper and make recommendations on how to use market sentiment to allocate household assets.

Keywords: market sentiment; family financial assets; asset allocation; behavioral finance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第1章 绪论 1

1.1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

1.2国内外文献综述 1

1.2.1国内研究现状 1

1.2.2国外研究现状 2

1.2.3综合述评 2

1.3研究内容 2

1.4 研究方法 3

第2章 市场情绪影响家庭资产配置的理论分析 4

2.1 相关基本理论 4

2.1.1现代资产组合选择理论 4

2.1.2生命周期理论 5

2.2 市场情绪对家庭资产配置的影响 6

第3章 我国家庭资产配置的现状 8

3.1我国家庭资产配置的规模现状与变化趋势 9

3.2我国家庭资产配置的结构现状与变化趋势 9

3.3市场情绪变化概况 10

3.4市场情绪与我国家庭资产配置的关联性 11

3.5小结 12

第4章 市场情绪对家庭资产配置影响的实证分析 14

4.1模型的构建 14

4.2数据的获得与处理 14

4.3市场情绪对家庭资产配置影响的实证分析 15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20

5.1结论 20

5.2建议 21

参考文献 22

致谢 24

第1章 绪论

1.1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家庭金融资产总额在不断的提高,根据中国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在1987年我国的家庭金融资产总额仅为4823.82亿元,而到了21世纪我国的家庭金融资产总额首次突破十亿万元达到了104460.20亿元,我国的家庭金融资产总额在快速提高。从我国家庭金融资产结构来看,存款占了绝大部分,在2015年根据中国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的家庭金融资产有45.8%是存款,然而在不同的时期人们对家庭资产配置的选择会不一样,当一些重大的事件发生时会对人们的家庭资产配置产生影响。

市场情绪势必会对家庭资产配置产生影响,如何利用市场情绪进行合理的家庭资产配置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通过对我国家庭资产配置的现状分析以及对市场情绪与家庭资产配置选择的实证分析能够提出进行合理的家庭资产配置的建议,对优化我国家庭资产配置组合有着重要意义。

1.2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的研究大多数是在传统金融的角度来研究家庭资产配置。丁玲玲(2015)研究认为我国的城镇家庭资产配置是非理性的,并运用Markowitz的均值--方差模型以及蒙特卡洛仿真模拟设计出城镇家庭资产配置的最优组合,从政府、金融机构和家庭三个层面提出相关的建议[1];何小洲、蒋睿凌(2008)分析了市场情绪形成的机理,并提出了市场情绪会导致投资者反应过度或反应不足[2];杨春鹏、淳于松涛等(2007)对市场情绪进行了研究分类并提出了我国市场情绪的研究存在不足,认为获取更全面的调查指数是以后构建市场情绪指数的重点[3];张峥、徐信忠(2006)分析了行为金融学与传统金融学的异同,提出行为金融能从不同角度解决传统金融不能解决的经济问题[4];李凤、罗建东等(2016)通过对家庭资产的变动趋势进行研究,得出了住房资产占了家庭资产的2/3,并且近几年增幅不小,达到了21.4%,但是投资性住房的吸引力在不断的减弱[5];聂瑞华、石洪波(2018)通过对家庭资产选择行为进行研究后提出,家庭金融资产的优化要考虑到投资收益,也要考虑到投资选择所导致的金融脆弱性[6];汤胤(2018)通过对我国家庭资产配置的研究提出了,深化金融市场改革,鼓励金融创新,丰富理财产品,开拓居民进行理性的金融资产保值增值渠道等方法来优化我国家庭金融资产配置[7];吴卫星、王治政等(2018)通过对资产配置视角下的家庭金融进行研究后发现,资产配置视角下的家庭金融研究在宏观经济的背景下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9];陈彦斌(2005),何大安(2004)在有限理性的框架下,将理性决策者描述成“行为经纪人”,认为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中的活动是一种有限理性程度极地的操作行为[10][11];裴平、张谊浩(2004),薛斐(2005)重点对我国股市投资者的认知偏差予以实证考察,建立了一个从投资者情绪到投资者行为,再到投资者行为对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影响的研究模型[12][13]

1.2.2国外研究现状

Ochmann(2014)利用德国调查数据,采用资产需求两阶段预算模型,实证研究了不同收入水平的税收对农户资产组合选择和资产配置的影响[15]。Heiko Jacobs和 Sebastian Mueller 等(2014)对多元化战略进行了评价,认为多元化战略可以弥补个人投资者普遍存在的投资失误,并表示一个非常广泛的启发式分配方案提供了与已建立的或新近发展的投资组合优化方法相似的多样化收益,所以建议为个人投资者实施分配准则[17]

1.2.3综合述评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阅读,发现对家庭资产配置的研究大多是都是在传统金融的角度进行研究,认为投资人都是理性的,然而在真实的情况下大多数投资人都是非理性的,也就是说市场情绪会对投资人产生各种影响,这也是现有的研究所存在不足。

1.3研究内容

(1)家庭资产配置以及市场情绪的理论研究:了解家庭资产配置的相关理论,并结合理论知识分析市场情绪对家庭资产配置影响。

(2)家庭资产配置以及市场情绪的数据研究:了解我国家庭资产配置现状以及市场情绪的变化概况,并分析市场情绪与我国家庭资产配置的关联性。

(3)市场情绪对家庭资产配置影响的实证研究:通过建立模型对市场情绪对家庭资产配置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

1.4 研究方法

(1)系统分析法:通过资产组合理论等系统分析影响家庭资产配置的因素。

(2)比较分析法: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搜集与分析,对我国家庭资产配置的现状进一步的了解。

(3)统计数据法:根据分析收集的数据,发现我国家庭资产配置所存在的问题。

(4)实证分析法:结合统计数据,对市场情绪与家庭资产配置的选择进行实证分析。

第2章 市场情绪影响家庭资产配置的理论分析

2.1 相关基本理论

关于资产配置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Markowitz(1952)、Tobin(1958)和Sharpe(1964)关于传统资产组合选择理论的阐述,Modigliani(1954)从消费——储蓄角度提出生命周期理论,在前人研究铺垫下,Samuelson(1969)和Merton(1969,1971)提出了基于生命周期的投资组合理论。

2.1.1现代资产组合选择理论

现代资产组合选择理论主要是考察风险因素的影响,将风险和收益作为两大典型特征分析资产组合的选择和金融资产的配置。但是他局限在“理性”这一假设下,且以完全市场和标准偏好作为假设的前提。Markowitz(1952)提出“均值--方差”理论,指出在不确定条件下构建资产组合能够有效的均衡风险与收益的关系,可以看出分散投资能够降低风险;Tobin(1958)在“均值--方差”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无风险资产这一概念,建立无风险资产与风险资产的投资组合,提出了“两基金分离定理”,发现了投资者风险偏好不同时,资产组合构成的比例也不同;Sharpe(1964)在理性预期的假设与一般均衡的框架下构建了资产资本定价模型,揭示了分散化投资能够一定程度上避免非系统性风险。

在家庭进行金融资产配置时,为了获得更稳定的收益以及面临更小的风险,每个家庭往往都会选择分散投资,人们会选择低风险的投资与高风险的投资相结合的方式来使自己获得稳定收益的同时面临更小的风险。每个家庭之间不同的是,当他们的风险偏好不同时,他们低风险投资与高风险投资的比例也会随之改变,风险偏好型的家庭会用较多的资产进行高风险投资,风险规避型的家庭则会用较多的资产进行低风险投资,也就是说当每个家庭进行金融资产配置时都会选择低风险投资与高风险投资相结合的方式来获得稳定的收益并面临较低的风险,不同的是他们面对风险不同态度导致的低风险投资与高风险投资的配比不同。

投资理论中有句名言“不要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这句话说的便是资产组合选择理论的核心,当家庭进行资产组合时考虑的是如何将自己有限的资产进行合理的分配,在规避风险的同时达到效用最大化,即通过投资组合在风险最小的情况下来实现利润最大化。

2.1.2生命周期理论

Modigliani(1954)提出生命周期理论,认为理性的投资者会根据生命周期的长短与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以及收入水平的变化来合理规划消费与储蓄,实现平滑消费和效用最大化。

在年轻、中年和老年三个生命周期阶段,随着收入水平的变化,家庭的消费与储蓄也不同。在年轻时,收入水平较低,但是未来收入呈上涨的趋势,所以,大部分收入变成消费;在中年时,收入达到最大值,消费有下降趋势且小于收入,一部分储蓄用来养老;到了老年时期,收入大幅度下降,此时消费大于收入,一部分的储蓄被用来满足消费的需求。当家庭处于年轻时期时,家庭资产配置中储蓄占比会非常小但是会逐渐增加,大部分的资产用于消费或投资;到了中年时期,家庭资产配置中储蓄的占比逐渐达到最大值,消费与投资的占比逐渐减少;到了老年时期,家庭资产配置中储蓄会逐渐减少,一部分的储蓄用来支撑消费与投资的不足。

现代资产组合选择理论有效的解释了家庭如何通过进行投资组合规避风险且获得最大收益,先考虑能够投资的资产有哪些,然后在明确风险与收益以及自身风险偏好的情况下确定风险投资的比例,进行投资组合,但是资产组合选择理论只能解释投资的资产配置问题,不能解释储蓄与消费之间的比例,而生命周期理论的出现,弥补了这一缺陷,如果是资产组合选择理论是静态的,那么生命周期理论便是动态的,在消费和储蓄这一方面,生命周期理论通过跨期来使消费的效用最大化。

2.1.3多期动态投资组合理论

随着不断的研究多期动态组合理论出现,实现了从静态到动态、单期到多期的转变,Samuelson(1969)和Merton(1969,1971)在静态模型的基础上加入了消费—储蓄的研究,考虑了连续时间或者跨期时消费与投资组合之前的最优选择的模型。

多期动态投资组合理论的出现,实现了从单期到跨期的转变,对家庭资产选择的考虑不再是静态的,而是在动态的情况下考虑家庭资产选择,并提出了如何对消费与投资组合之间做最优解这一个问题。当家庭将现有资产用于投资时,会面临一个问题,如何在保证消费效用最大化的同时利用投资组合获得最大收益,这个问题也可以说是如何同时满足消费与投资组合效用最大化。

当家庭对资产进行配置时会根据家庭所处的时期将资产分为三部分储蓄、消费以及投资,其中投资也可以归入储蓄一类,投资者们会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选择好投资的种类,投资不同的项目来使风险最小化同时收益最大化,且投资者会考虑自己家庭所处的时期将消费与储蓄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来保证能够满足自己未来的消费需求,同时利用投资组合来最下化风险,最大会收益。

2.2 市场情绪对家庭资产配置的影响

对于理性的投资人来说,他们了解自己的投资风险类型,且不会跟随大众的投资趋势盲目投资,理性的投资人对自己的家庭资产配置有着清楚的规划,不会随意的跟随大流,且不会对自己不熟悉的领域进行投资。而对于非理性的投资人来说,他们更容易被市场情绪所影响,有时也会因为自己的过度自信或后悔从而进行一些非理性的投资行为比如:过于频繁进行股票交易或者对一些不了解的项目进行投资。

当市场情绪出现悲观的迹象,非理性的投资者会选择跟随大众减少股票等风险资产的投资即大量卖出股票,将一部分资产变为储蓄,另一部分用于投资无风险资产,且随着市场情绪的不断低落人们大量卖出股票或其他金融产品,导致股票的价格不断的下跌;当市场情绪出现乐观的迹象时,非理性的投资者们对股票等风险投资充满信心,会将一部分储蓄投资于一些风险投资即会拿出一部分储蓄买入股票或者其他金融产品,或者会将一部分的其他资产转化为风险投资。而对于理性的投资者来说,他们不会受到市场情绪的影响,甚至他们能够通过市场情绪的变动来获利,当他们发现市场情绪出现悲观迹象时,理性的投资者们会选择做空自己手中的期货或者股票等;而但市场情绪出现乐观的迹象时,理性的投资人不会像非理性投资者一样大量的买入金融产品或者股票,他们会不改变自己的股票等的持有量,等到股票等价格上涨到一定程度时,理性投资者会选择卖出自己手中的股票等金融资产。

也就是说,对于理性的投资者来说市场情绪变动的时候,他们一般不会改变自己的家庭资产配置,而对于非理性的投资者来说,当市场情绪变动时,他们会选择改变家庭资产配置中的金融资产配置结构,当市场情绪出现悲观时,他们会把金融资产变为非金融资产,或者选择降低金融资产配置结构中高风险金融资产的占比,而当市场情绪变得乐观时,非理性投资人会加大量的非金融资产转化为金融资产,或者选择将储蓄、现金等低风险金融资产转化为股票等高风险金融资产,转化的量会根据投资者风险偏好的不同而不同,风险偏好型投资者本来就持有大量的高风险金融资产,他们会追求更大的利益而选择大量的转化自己手中的资产,而风险规避型的投资者本来持有的高风险金融资产很有限,但会出现随大众的情况从而导致他们也会将一部分非金融资产或者低风险金融资产转化为高风险金融资产。

第3章 我国家庭资产配置的现状

根据2016年《中国家庭金融资产配置风险调查报告》的统计来看,家庭资产由两部分组成:金融资产与非金融资产,金融资产主要包括:股票、现金、存款、基金、外币资产、衍生品和金融理财产品等,非金融资产主要包括:住房、汽车、奢侈品和生产经营性资产等,如表3.1。为了更好的了解我国家庭资产配置的情况,对我国家庭资产配置的现状进行考察,分析我国家庭资产配置的特点和问题。

表3.1 家庭资产的构成维度

一级维度

二级维度

三级维度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