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校园贷为例浅析P2P网络借贷平台的现状及风险控制文献综述
2020-04-20 13:01:45
1.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至少800汉字)
1.1所选题目及课题来源
论文题:校园分期贷款平台存在的风险及其对策研究
课题来源:自选题目
1.2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我国大学生规模数量庞大,消费需求高涨,为校园金融的发展提供了巨大契机。
校园借贷平台大致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类是P2P 网络贷款平台,用于大学生助学和创业,如投投贷、名校贷;第二类是分期消费平台,部分还提供低额度的现金提现,如趣分期、任分期;第三类是传统电商平台提供的信贷服务,如京东校园白条、蚂蚁花呗。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各种P2P平台如雨后春笋般迅猛扩张,成为一个热点现象。在当今互联网金融行业兴起的时代下,越来越多的学生会选择网上购物与消费,为资金短缺的在校大学生群体提供分期购物和现金贷款等服务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校园贷”应运而生。由于大学生没有固定收入但有热切的消费需求,使各大互联网金融平台看到了巨大的市场潜力。但是大学生由于自制能力差,通过货款平台购买奢侈品造成过度消费,不能按时还款造成违约,最后的买单者还是落到学生家长身上。本文根据此情况以校园网络借贷的概念和特点作为理论基础。探讨了“校园贷”的发展历程、现状与风险,并对其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P2P平台的发展建议。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季振华、郑依晴(2016)指出大学生在P2P平台主要扮演出借人和借款人两大角色,受限于学生的经济水平,后者又占据了P2P平台的主体。王舒等(2016)指出对于分期购近87%的大学生了解过平台信息,大部分的学生都有分期购的经历,其中男生的分期购的次数多于女生,大学生的选择的还款期限普遍较短,有近 50%的大学生选择分期购物的期限为半年至一年的期限,另外在调查中还发现超过 1/4 的学生有违约的可能,需要分期购物平台重点关注,如果出现违约商家会出现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冯艺源(2016)通过调查问卷得出以下结论:大学生分期购买的产品多为电子类产品、还款压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增长态势、还款来源多来自于父母。李恋等(2016)指出:在即兴消费心理、攀比心理等方面女生消费心理均高于男生;不同生活费的大学生在即兴消费和攀比消费心理方面差异性显著;选择分期消费的学生往往有攀比心理;低年级的学生没有高年级学生选择分期付款行为的比例大;近一半的大学生表示分期后有后悔心理;非理性消费心理越强,分期决策行为越多。桂媛媛、陈彦华(2016)年采用网络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大学生群体自身对待网络贷款的主观意识进行分析,倡导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贷款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