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网络贷款风险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2020-05-01 08:40:55
文 献 综 述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以及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网络借贷平台因此产生。这种新的互联网金融模式与传统银行贷款相比,具有融资成本低、手续简便的优势,它没有改变金融的功能,是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对传统金融业务的一种补充。P2P网络借贷给个人和小微企业提供了新的投资方式。但是由于网络平台的不规范、个人信用体系不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导致国内的P2P借贷平台存在很多的风险,这些风险带给了监管机构一定的挑战。本文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期望较全面深入的了解P2P网络贷款及其风险。
一、P2P平台运营模式的研究
(一)对国外P2P运营模式的研究
P2P网络贷款(Peer to Peer Lending)是指为了满足资金融通,有闲置资金的投资人与有资金需求的借款人在第三方的网络借贷平台实现对接,进行相互借贷的过程。Riza et al.(2015)指出国外Prosper、Zopa、Kiva作为三类不同营运模式网贷平台的代表,其运作模式十分清晰。Laura(2011)分析了欧洲不同经营性质的P2P平台,认为Zopa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降低了违约的可能性,从而导致平台的成功。国内学者杜晓山(2013)认为国外P2P网络借贷平台的运营模式主要分为三类:单纯中介型、复合中介型、非盈利公益型,如美国的Kiva。叶湘榕(2014)将P2P借贷分为公益性和非公益性,非公益性即商业性P2P借贷,各国的模式都不同,例如英国的Zopa采取纯平台的商业模式;美国的Prosper和Lending Club采取的是”P2P平台 银行”的商业模式。莫易娴(2011)认为国外网络借贷分为三种:一是非盈利的,如Kiva公司;二是以盈利为目的,如Prosper、借贷俱乐部等模式;三是单纯提供投资机会的平台。
(二)对国内P2P平台运营模式的研究
陈茜(2018)将国内的P2P营运模式分为四种,分别为线下交易P2P,代表平台为宜信的宜人贷;纯中介P2P,代表平台为拍拍贷;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P2P,代表平台为陆金所;非盈利模式P2P,代表为宜信的宜农贷。卢馨、李慧敏(2015)根据P2P网络借贷平台在借贷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分为收益型与零收益型,其中收益型又分为单纯中介型和复合中介型,这和之前国外的模式有相似也有很多的不同之处。尤瑞章、张晓霞(2010)认为国内分为两种模式,一是网站自主交易模式如宜信网;二是系统撮合交易模式如拍拍贷。由于国外P2P发展早、技术背景强、监管体系较为完善,相对于国内来说更加成熟稳定。
通过对比国内外P2P网贷平台的营运模式,可以看出平台运营采取的措施、风险控制的方法、信用体系的建立等大不相同。郭卫东、李颖(2014)对国内外网贷平台进行比较分析发现,由于面临的外部环境不同,如法律和信用评级环境不同,导致了国内外平台无法避免的差异。辛宪(2009)认为从我国的P2P典型企业运营模式和现状来看,中国借鉴外国模式是比较成功的,中国P2P企业的风险控制比较成功,整个行业在迅速兴起和壮大中。数据表明,2012#8212;2016年间,中国网络借贷成交量从212亿人民币上涨至2.06万亿人民币。截至2017年底历史累计成交量已超过6万亿人民币,规模远超美国和英国(沈艳、李苍舒,2018)。虽然成交规模巨大,但同时国内P2P网贷平台暴露出的问题例如平台跑路、圈钱、庞氏骗局等不在少数。
二、我国P2P网贷存在的风险及问题
我国学者从信用、流动性、操作、政策、法律风险方面,全面的分析了我国P2P网贷存在的问题。叶湘榕(2014)认为除了存在的小额信贷技术风险、中间账户监管缺位风险、财务披露风险这三种共性风险外,还存在其特性风险,如法律风险、产品异化风险、关联风险、流动性风险、非法集资风险。刘绘、沈庆劼(2015)讨论了P2P网络借贷的五种风险,分别为非法集资风险、产品异化风险、资金混同风险、保障不足风险、网络技术风险。潘锡泉(2015)认为,目前我国P2P发展与运行中至少蕴含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技术风险、政策风险四种风险,并且这些风险呈现出风险中嵌套风险、相互融合的典型特征。李钧(2013)根据风险形成的机制,具体分析认为P2P及其延伸模式的风险主要有三点,一是信贷风险及关联风险;二是资金沉淀与流动性风险;三是财务披露与其他风险。方也媛(2015)从法律风险的角度,分析网络借贷可能涉及的非法集资类犯罪、盗窃罪、洗钱罪、税务犯罪。陈静俊(2011)指出了国内P2P借贷网站发展到现在暴露出的问题,归结为身份模糊导致监管真空;法规缺失使网站游走于灰色地带;借贷平台的坏账的积累导致破产。区别于网贷平台自身的风险,借款人的信用风险是不得不研究的一个问题。宋丽平、张利坤、徐玮(2015)认为个人信用风险是平台面临的主要风险,难以真实了解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导致违约问题不断出现。尽管网络借贷平台会要求借款人进行利率、期限等信息披露,但其可能会提供缺乏真实性与可靠性的非认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