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网络贷款个人信用风险研究开题报告
2021-12-15 21:12:53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的:本文主要是分析P2P贷款个人信用风险。结合现阶段中国P2P网络贷款刚刚发展的国情进行剖析,使得人们更好的了解这一业务的风险与优点。并在分析过程中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期望对P2P网络贷款平台消除个人信用风险起到积极作用。使得P2P网络贷款能够更好的降低个人信用风险,从而促进平台良好健康发展,保证投资人的利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研究意义:P2P网络贷款业务在我国才刚刚兴起,与国外相比我国发展时间还不算长。因此对于信用风险的监控和管理,我国做的仍不全面,对网络贷款客户的信用评估仍不准确,评价体系仍不健全,人们的信用观念也比较淡薄。所以P2P网络贷款平台在进行贷款交易时,面临着较大的个人信用风险。研究与分析P2P网络贷款的个人信用风险有利于人们更好的了解P2P网络贷款的方方面面,有利于平台健康稳定的发展。为民间资金提供一个安全放心的投资渠道,促进资金的投资和流通,有利于经济发展。
国内外研究现状
Agarwal,Hauswald(2008)按照行业周期理论将国际上盈利性的P2P平台做了一个划分,大致分为三个时期。其中,英美P2P已经进入成熟期,德日P2P处于成长期,其他国家由于自身社会环境和文化制度的不同,P2P仍然处于发展期。Berger S, Gleisner F(2009)从风险管理的操作层面考虑,当前P2P行业对于担保资源的依赖仍然客观存在,因为担保资源是规避行业起步阶段市场不确定性风险的有效工具。但担保资源会导致社会融资人(借款人)成本难以下降。虽然有担保资源,社会投资人也不能完全信任社会融资人(借款人)。Herzenstein ,Dholakia ,Andrews(2010)强调信息集中化。Ravina ,Beauty(2007)推进系统化评价,社会舆沦对于“P2P跑路平台”的欺诈风险十分关注,也使得P2P行业自身谋求能尽快建立起具有公信力的平台市场化评价机制。Freedman, Jin(2008)认为需加强资源共享,从降低风险管理的全社会成本角度出发,P2P行业在加强资源共享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共识,包括共享黑名单、互相打开资产包、联合融资、交换信用信息等。 李焕洲,刘益和,李华(2008)提出了P2P网络贷款信誉等级和访问控制等级,并通过访问控制等级进行安全分级,保证信誉等级的正确性、及时性、有效性。张慧慧(2010)则提出了信任度的二元表示法,交易失败后的补偿机制和恶意嫌疑节点的标记方法,提高了P2P系统的交易成功率。邹志鹏(2012)指出英国Zopa网上互助借贷公司是首个个人对个人借贷网络平台。同时指出中国P2P贷款业务虽然刚刚开始发展,但凭借着中国的人口的优势,中国P2P网络贷款业务势必会成为该领域的佼佼者。回振彪、于歌(2013)认为网络借贷平台将直接的影响和冲击商业银行信贷业务。而叶湘榕(2014)认为P2P借贷作为一种新的金融组织形式,是对传统金融体系的补充,有利于金融体系的发展。吴晓光,曹一(2011)阐述了P2P网络借贷的基本概念、发展情况和积极意义。着重分析了P2P网贷业务流程中可能引发的风险,认为应将网络借贷纳入监管体系,引导其健康发展。李钧(2013)主要阐述了P2P借贷的性质与风险监管。认为直接透明、灵活高效、风险分散、门槛低、渠道成本低是P2P平台的特点,但如果不能找到一种切实有效的法律追债机制,没有大数据、征信报告和对借款端的控制,则前述这些好的特点都不值得一提。刘丽丽(2013)认为我国P2P缺少切实有效的法律追债机制,法律法规不健全。由于中国并未将网络借贷行为纳入《贷款通则》范畴内,因此,对于P2P行业而言,一旦出现风险损失事件,社会投资人很难直接向社会融资人(借款人)进行法律追索,而且,平台项目资金匹配的大数法则作用,使得一个项目发生坏账,往往涉及数十个、乃至上百个债权人的维权问题。李广明,诸唯君,周欢(2011)针对缺少实物抵押和信用记录的这一基本情况,分析了P2P网贷平台中会拖欠贷款的小额贷款者的基本特征,有效控制和防止了拖欠贷款的风险。郭阳(2012)以拍拍贷为例探讨了国内P2P小额贷款的发展现状,提出了我国P2P小额贷款市场目前存在的问题。冯泽敏(2015)以信用风险为切入点,重点关注该行业信用风险形成机制等相关问题,并进行现实考察,最后提出了P2P行业如何降低信用风险的对策。欧缘媛(2014)采用排序选择模型,对网络借贷信用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网站提供的信息对投资者避免信用风险没有起实质性作用。
2. 研究的基本内容
本文研究的是P2P网络贷款个人信用风险。首先本文介绍了研究目的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阐述。其次介绍了P2P网络贷款发展模式与现状。然后介绍了信用风险与个人信用风险,介绍了P2P网络贷款客户信用风险。再次,介绍了客户个人信用风险评估的具体模型,主要阐述了模型的内容以及数据来源。紧接着则是根据已建立的客户信用风险评估模型,从客户年收入、拥有房产的价值以及个人还款意愿这几个方面分析,研究它们对信用违约率的影响。最后总结全文,提出自己的建议。讨论了除了建立健全信用评价模型,还有需要从哪些方面降低与防范个人信用风险。
3. 实施方案、进度安排及预期效果
第一步确定选题并在2015年12月20日前填写任务书交给导师审核。
第二步在2016年1月15日前完成开题报告并收集数据查阅并整理国内外文献。
第三步在2016年1月25日前开展论文设计工作,确定论文模型并对数据进行模型分析
4. 参考文献
[1] Agarwal,Hauswald,“The choice between arms-length and relationship debt: evidence from e-loans,” Working Paper Series WP-08-10,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Chicago.2008. [2]Berger S, Gleisner F “Emergence of financial intermediaries in electronic markets: the case of online P2P lending,” Business Research.2009. [3] Herzenstein ,Dholakia ,Andrews“Strategic Herding Behavior in Peer-to-Peer Loan Auctions” Newark DE : Houston, TX. 2010. [4] Ravina,Beauty,“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Trust in Credit Markets,”papers.ssrn.com. New York,NY. 2007. [5] Freedman,Jin“Do Social Networks Solve Information Problems for Peer-to-Peer Lending? Evidence from Prosper.Com,”Working Papers.College Park.2008. [6]李焕洲,刘益和,李华.基于信任和安全等级的P2P信息流模型[J].《计算机应用》. 2008(12):3168-3170.[7]张慧慧.基于二元信任的P2P信任模型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8]邹志鹏.P2P借贷网络平台分析[J].《中国市场》.2012(32):57-58.[9]回振彪,于歌.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以P2P信贷为例[J].《商情》2013(32):15-15.[10]叶湘榕.P2P借贷的模式风险与监管研究[J].《金融监管研究》.2014(3):71-82.[11]吴晓光,曹一.论加强P2P网络借贷平台的监管[J].《南方金融》.2011(4):32-35[12]李钧.P2P借贷:性质、风险与监管[J].《金融发展评论》,2013(3):35-50.[13]刘丽丽.我国P2P网络借贷的风险和监管问题探讨[J].征信.2013(11):29-32.[14]李广明,诸唯君.周欢P2P网络融资中贷款者欠款特征提取实证研究[J].《商业时代》. 2011(1):41-42.[15]郭阳.中国P2P小额贷款发展现状研究《上海金融》[J].2012(12).[16]冯泽敏.中国P2P网络借贷信用风险研究[D].辽宁大学.2015.[17]欧缘媛.我国P2P网络借贷信用风险影响因素研究[D].湖南大学,2014.[18]李博,董亮.互联网金融的模式与发展[J]. 中国金融. 2013(10). [19]温红钰.P2P网络贷款信用风险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