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保障房的PPP融资模式风险识别研究开题报告
2021-12-23 21:29:21
全文总字数:4478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住房本是人类生活的基本物质条件之一,但随着房价的不断升高,在大城市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成为人们心中遥远的梦想。为了让每个家庭都有一个稳定长久的安居之地,如何确保中低收入群体“居者有其屋”迫在眉睫。自政府部门提出将公共住房和廉租房合二为一、施行并轨制度后,这就决定了我国今后为城市中低收入群体提供的以租为主的住房模式。保障房建设是国家重视住房供给和服务民生的体现,它为缓解目前存在的住房难题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方式。但是目前保障房建设存在以下几点难题:1.融资渠道狭窄。2.项目收益偏低。3.监管机制不完善。因此,如何找到合适的募资方式,已经是我国当前保障房项目面临的难题之一。针对我国国情,引入ppp模式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下引入民间资本,为拓宽新的融资渠道和优化社会资源配置提供了新的途径。近年来,ppp 模式更是被大规模的应用到更为广泛的基础设施领域,比如公共交通、环境治理、城市规划与建设、文化体育设施、医疗养老设施等等。
ppp融资形式是对其他如bot形式、abs形式、tot形式的发展和丰富,并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的募资体系。自90年代引进中国,在国内有了近20年的发展,目前在国内也有部分成功的案例,比如光大水务项目、包头城市道路照明、北京第十水厂、广州西朗污水处理项目、北京地铁4号线等等。然而我国ppp项目募资计划的实行也有失败前例。曾经众人看好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17家民营企业的参股让它成为国家级重大交通项目募资的典范。由于之后可见效益较低,许多企业纷纷撤资,政府只能自己出资赎回股份,继续运营下去,能否在产权使用期内收回本金还无法确定。所以在前人的理论基础上,归纳出ppp模式在租赁型保障房的建设上所遇到的风险尤为重要,这将有助于我们有针对性地展开下一步的风险研究。
2. 研究的基本内容
保障房制度是为解决我国中低收入者住房难的问题而颁布的政策,但是我国保障房建设中存在着融资渠道狭窄、资金短缺、项目收益低,以至于无法很好的落实保障房制度。保障房项目时空跨度大,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间错综复杂,面临的风险较多。所以,能否对风险进行初步分析,并且进一步识别出其中的关键风险,是大家所关注的。
本文通过归纳现有的国内国外的研究成果,对PPP模式应用在我国租赁型保障房上所面对的风险进行分类。用问卷考察行业有关人士和其他社会公众对风险的重要性的评估情况,并以实证确定PPP模式下的关键风险,同时给了对应的改进措施。
3. 实施方案、进度安排及预期效果
第一步,根据现有ppp项目案例,分析出我国ppp模式下面临的风险,从而推断出我国保障房项目会面临的风险。
第二步:寻找j建建筑行业、政府机构人员和一些社会人士,做好前期的问卷数据收集。
第三步,根据收集到的数据,用spss箱线图先做筛选,选出有效数据。再用因子分析进行降维,识别出具有共性的因子去解释原有风险因素,重新分类。
4. 参考文献
[1]赵进东.何凌.杨士海.基于我国保障性住房并轨后的融资模式研究.城市发展研究2016-02-26[2]沈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ppp模式风险实证研究.浙江工商大学.2011
[3]胡庆雪.昆明市保障性住房供给ppp模式研究.
[4]darringrimsey,mervyn k.lewis. public and private partnerships[m].the worldwide revolution in infrastructure provision and project finance. northampton: edward elgar publishers,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