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算法动态演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二)开题报告
2021-02-26 11:19:03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1、 目的及意义
1. 1背景介绍
《数据结构》课程是大部分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它主要介绍了计算机基础知识,包括数据的基本存储结构、逻辑结构和一些经典的算法。这门课程不仅涉及到计算机硬件知识,比如编码理论、存取方法,而且还与软件研究关系密切。由于这门课程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习者的数据抽象能力以及学会用计算机思维思考问题的能力,所以对于初学者来说比较抽象,学习起来不容易直观接受,为了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地进行展现,所以目前产生了很多数据结构动态演示系统,由于这些系统使用的开发工具或者开发模式有一定局限性,导致这些系统有交互性差,复杂度较高,难以扩展,复用性低等缺陷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程序设计的重要的理论基础,是计算机软件的一门核心课程,其内容和思想对计算机及相关专业后继课程的学习和学生思维发展具有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2、 基本内容和技术方案2.1基本内容
2.1.1系统主界面模块的设计
系统的主界面是演示程序的入口,也是整个程序的主体,提供各个模块之间的跳转,导航的功能,并承担显示绝大多数文本以及伪代码的任务。程序的其他功能都由主界面引导。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3、进度安排
2017/1/14—2017/2/22:确定选题,查阅文献,外文翻译和撰写开题报告;
2017/2/23—2017/4/30:系统架构、程序设计与开发、系统测试与完善;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4、参考文献 1. 程国雄, 胡世清. 2010. 基于Silverlight的RIA系统架构与设计模式研究.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08: 1706~1709 2.李毅波. 2012. 数据结构与算法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硕士学位论文].长沙 : 中南大学 3.李印, 孙海滨, 于金华. 2014. 安卓手机数据结构演示软件开发技术. 电脑知识与技术, 10:2248~2252 4.刘晓敏. 2013. 数据结构与算法教学课程网上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硕士学位论文]. 成都: 电子科技大学 5.麦可唐纳, 王德才. 2013. WPF 编程宝典: 使用 C# 2012 和. NET 4.5.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52 6.宁轲. 2012.基于Flash的多媒体课件制作探讨——《数据结构》为例.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34: 169, 171 7.蒲哲, 朱名日. 2014. 基于WPF MVVM的甘蔗种植管理系统.计算机与现代化 , 02: 110~114 8.束建华. 2011. 应用数学专业“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探讨. 教育与教学研究 , 04: 90~93 9.唐朝胜, 张昕. 2015. 用Flash实现数据结构算法的动态演示.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 13(4): 86~89 10.王建国, 张诚. 2014.基于Silverlight的尾矿库安全监测系统的设计.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01(12): 2321~2324 11.Akingbade A, FinleyT, Jackson D, Patel P, Rodger S H. 2003. JAWAA: Easy Web-Based Animation fromCS 0 to Advanced CS Courses. Sigcse Technical Symposium on Computer ScienceEducation, 35(1): 162~166 12.Cappos J, Homer P. 2002. Ds Cats: Animating Data Structures for CS 2 and CS 3 Courses.http://www.cs.arizona.edu/dscats/dscatstechnical.pdf [2014-04-03] 13.Faltin N. 2002. Structure and Constraints in Interactive Exploratory Algorithm Learning.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213~226 14.Hundhausen C, Douglas S A, Stasko J T. 2002. A Meta-Study of Algorithm Visualization Effectiveness. Journal ofVisual Languages amp; Computing, 13(3): 259~290 15.Hundhausen C, Douglas S A. 2001. Low Fidelity Algorithm Visualization. Journal of Visual Languages amp;Computing, 13(5): 449~4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