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开题报告 > 计算机类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正文

移动用户情感和行为关系模型研究开题报告

 2021-12-30 21:27:06  

全文总字数:6301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心理学中,情感被定义为人对客观事物所持有的态度体验,可以解释人的心理和生理反应[1]。1997年美国mit媒体实验室picard教授提出并定义“情感计算(affective computing)”,即关于情感、情感产生及影响情感方面的计算[2],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长期关注和研究。情感计算赋予了计算机识别、理解和感知人类情绪的能力,并通过处理人类行为数据帮助人调节情绪以便达到人机交互的目标。

本文主要涉及情感计算中基于生理信号的情感识别,能够有效避免人主观意识对情感的控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真实客观的反应人的情感状态[3]。它在娱乐、社会安全及人机交互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picard带领的研究小组设计了一副“情感手套”,上课时学生的活跃程度被手套上的皮肤电反应传感器捕获,进而调节手套上的发光二极管,让教师随时掌握学生状态。随后研发可穿戴便携式传感器[5],让特殊病人(自闭症儿童及残疾人)佩戴手腕测试设备获取生理信号的情感状态,并将相关数据随时发给医生以便治疗,这项技术在不干扰病人生活的前提下使治疗达到最佳效果。ibm公司在情感识别领域研制了“情感鼠标”,通过测试使用者的体温,脉搏等方面的变化判断使用者情感变化。目前,“情感鼠标”被应用在远程教育学习终端饿,通过获取学生情绪变化,让虚拟教师调节学生情绪,提高教学质量。由此可见,基于生理信号的情感识别成果可以为未来社会提供很多服务。目前将移动端和情感识别相联系是情感计算一大热点,日本sgi研究院为手机终端设计了一款识别人类情感语音的应用,应用中有一朵花,花可以根据用户语音判断其情感,并通过花的颜色对人类情感进行反馈。这款软件应用手机中的麦克风,只需要收集语音数据,并将其通过无线网络传输到计算机上,且由计算机进行处理和分析,将结果对应的颜色反馈到花上即可。在医疗方面,利用智能手机内置的加速度传感,压力传感器等,对使用者某些特定的动作进行测量。例如清华大学研究的ucare系统,通过手机的加速度传感器,实时监控老人是否摔倒,如果摔倒就立刻自动拨打手机中的紧急联系人。

目前,情绪识别的方法有通过语音、面部识别等外在方式对行动者的情感进行识别。虽然上述方式能够有效的识别出用户的情感,但是当人们主动改变测量信号时,测试结果不再准确。并且情感状态与生理信号之间的关系还有待研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

本论文主要研究的是移动端用户情感和行为之间的关系。主要目标是,设计安卓app采集用户的行为数据,通过机器学习分类,判断用户情绪并预测用户行为。

(1)情绪分析及分类:是训练分类器的依据,决定能否正确预测用户行为的关键一步。工程界通常将情绪分为6类,即高兴、愤怒、厌恶、恐惧、悲伤和惊奇。但是本论文所采集的行为数据无法体现后4类情绪,且情绪会随时间逐渐趋向平和,所以本文将情绪分为高兴、愤怒、平和三类。

(2)设计安卓app收集并预测用户行为:在控制变量的前提下,设计一些简单操作,通过手机传感器收集用户行为数据,并将分类器内置于app中,通过机器学习分类判断用户情绪。

app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手机传感器收集用户在操作收集时,压力、温度、速度、线性传感器的行为数据。主要功能是:设定图像出现的速度为均匀速度,part1屏幕出现随机独立的圆点,用户一旦点击到圆点,圆点就变换到另一个随机位置(圆点一共出现5次);part2屏幕出现随机固定长度的直线,用户沿该直线绘图,随后直线变换到另一随机位置(直线一共出现5次)。在两个部分都结束后,收集上述四个传感器的数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实施方案、进度安排及预期效果

一、实行方案:

从课题的选择到课题的完成,主要有四个阶段,以下是对四个阶段的实行方案的安排:

第一阶段:根据所学知识与指导老师交流,确定选题范围,查阅与搜集相关参考资料,通过阅读分析相关文献,了解情感分类,移动用户行为,情感信号对用户行为的影响和机器学习分类算法。

第二阶段:设计与实现手机app。根据所学习到的机器学习分类算法选择一种合适的算法内置于app中,依功能进行app设计,得出用户情绪和用户行为之间的关系。将app的功能放入一款传统的e-learning系统,并为其设计一个虚拟教师,根据分类器所反馈的用户情绪,完成相应激励的动作。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 ortony a, clore g, collins a. the cognitive structure of emotions[m].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2] picard r w. affective computing[m]. mit press, london, england,1997.

[3] 谢晶,方平. 情绪测量方法的研究进展[j]. 心理学, 2011, 34(2):488-493.

[4] 袁海云. 基于脑电信号的情绪分类研究[d]. 江苏: 南京师范大学.2014-03.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