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订单管理子系统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文献综述
2020-05-02 17:10:33
1.1背景资料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信息网络和电子商务的突飞猛进,企业资料的获取与生产商品的营销范围在逐渐扩大,生产业、物资流通业、商品交易业及其管理方式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物流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在社会进步、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现代物流科学的发展,为国民经济和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我国物流科学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物流高级化还远未普及,企业物流蕴含的巨大效益潜力还远未充分发挥,众多企业的物流依然处于潜隐状态,可以预见,物流业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物流事业既符合国情又具有广阔市场。
现代物流的根本宗旨是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满足客户需求,具有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智能化、标准化等特点。现代物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供应链管理建立起对企业供产销全过程的计划和控制,实现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有机统一,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是物流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从某种角度上讲,现代物流就是传统物流的信息化,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核心。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我国在1978年之前还未对“物流”形成较为完整的概念。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才从日本最初引入了“物流”的概念,并在改革开放的经济发展基础上拉动物流产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而中国最早的物流系统化管理开始于2000年,最为标志性的事件是2001年“海尔物流”被评为了“中国物流示范基地”,也正是从那时起,中国的现代物流行业才开始逐渐与信息技术相融合,并通过现代化的技术方式以及组织管理推动企业的整体、快速式发展。然而近几年随着“互联网 ”概念的不断提出,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不断促进物流企业的飞速发展。也伴随着海尔等大型企业对现代化物流信息系统的不断探索,目前我国企业也正逐步尝试进行物流管理的信息化改革,包括中粮在内的部分大型国有企业也开始逐步使用诸如SAP在内的现代管理系统进行物流运作,而电商阿里巴巴的不断壮大,也让中国的企业逐步意识到物流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影响,“京东”、“苏宁”等企业也开始建立自己的物流模式,并通过现代化的物流系统管理,保障企业未来的发展持续性。
在国外,现代化的物流管理系统很早就被利用于商贸流通及生产制造企业,从最初的“实物配送”阶段,再到“物流”阶段,物流始终做为企业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被高度重视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条形码技术(Bar-Coding)及射频技术(IuID)被广泛应用于信息采集;通过电子数据交换技术的使用,可以快速有效的进行企业内外的信息传输,以实现订单从录入、到过程控制,再到最终结算的无纸化处理;经过仓库管理系统(WMS)及运输管理系统(TMS)的使用,运输及仓储的效率被大大提高;将地理信息系统(GSI)、卫星定位系统 (GPS)与物流相结合,可以有效的确定目前的运输状态、以便管理者能第一时间做出最准确的决策。通过现代化的物流管理手段,国外的物流企业始终保持着较为高效的物流运作模式,对资源节约、企业效益及社会效益均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良好的体现了循环型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同时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1.3 目的及意义
目的:我国物流业起步晚、起点低,在引进电子商务时,并不具备能够支持电子商务活动的现代化物流水平,最大的不足在于网络局限,一方面为运输网络局限,另一方面为信息网络局限。就信息网络而言,虽然近几年整体上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但真正能够借助先进的 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向客户提供追踪查询等增值服务的物流企业屈指可数,由此可见,开发这样一款系统,在信息网络上就有比较大的作用了。
意义:通过良好的物流信息化管理,国外发达国家的物流费用占其国家GDP的比重普遍较低(美国约为中国的二分之一),车辆利用效率较高,空驶比例较低。为保障企业的强劲发展,以法国为首的中等物流信息化国家,其物流信息化速度正以每年10%的速度快速增长,后期上升空间巨大。中国当然也不能落后。
{title}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title}2.1 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