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装包装件的称重检测系统的结构设计开题报告
2021-03-14 21:32:15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1.目的及意义(含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
|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2.研究(设计)的基本内容、目标、拟采用的技术方案及措施 2.1 基本内容 本次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是设计一种盒装包装件的称重检测系统,重点是对其结构的设计。该称重检测系统的形式为托盘连续式,结构主要包含四个部分:供送部分、称量部分、分流部分、动力部分。整个系统由供送输送带、称重输送带、秤盘、导向板、摆动气缸、分流输送带、称重鉴别仪和驱动电机组成。 盒装包装件经过输送装置到达称重输送带,称重输送带下的秤盘称出该包装件的质量,并将称得的质量与预设标准质量比较,结果反馈给称重鉴别仪。称重鉴别仪将鉴别产品是否合格,如果产品合格,则鉴别仪控制摆动气缸通过导向板将合格品导向合格品输送带;如果产品不合格,则鉴别仪控制摆动气缸通过导向板将合格品导向不合格品输送带,从而实现产品的物重选别。 2.2 目标 设计的盒装包装件的称重检测系统要完成对包装好的盒型产品进行逐件称量,将不合格品排除。要实现不中断产品的输送,同时不需要操作者看管即可完成100%产品的重量检验。 2.3 技术方案及措施 主要任务: 1.收集各方面资料,完成与课题相关的英文资料翻译(5000字以上或20000英文字符以上); 2.提出总体设计方案,完成标准件选型和主要零件的设计、计算和校核;并对设计中主要过程、计算结果进行分析与讨论; 3. 完成装配图及零件图的绘制; 图纸量共计相当于2张零号图纸幅面)等; 4.完成毕业设计说明书(10000字以上)。 步骤如下:
|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3.进度安排 第1-4周:完成资料收集和开题报告的撰写。 第5-6周:盒装包装件的称重检测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 第7-10周:盒装包装件的称重检测系统的结构设计。 第11-12周:关键零部件的受力分析和强度校核和文献翻译工作。 第13周:完成装配图及零件图的绘制。 第14周:完成毕业论文初稿撰写和修改工作。 第15周:准备答辩。 |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4.阅读的参考文献 [1]初琦.带式输送机动态称重检测理论与试验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 [2]张国庆.电子式微量在线称重检测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 [3]吴奇峰.基于光纤传感的车辆动态称重检测系统的研制[D].大连海事大学,2006. [4]王法明,张涛.包装生产线称重检测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3,03:597-600. [5]申言远.称重传感器蠕变误差检测装置设计与研究[D].陕西理工学院,2016. [6]严明.宁高大道公路运输车辆动态称重检测自动拦截系统实施方案简介[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S2:88-89. [7]胡涌,袁兴,朱云霞,闻平.基于波纹管称重的烟箱缺条称重检测系统的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6,18:74-76. [8]张国庆,孙世基,陶德馨,黄焕镐.微量在线称重检测系统自适应补偿设计[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6,01:180-182. [9]范占峰.称重传感器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3. [10]葛华胜.混凝土配料秤(料斗式称重)检测方法[J].衡器,2012,07:30-31. [11]刘业桃,李明阳.超载治理与动态快速称重检测系统分析[J].湖南交通科技,2012,03:158-160 169. [12]黄政武.基于ZigBee技术的输液监控系统[J].桂林理工大学学报,2012,04:559-563. [13]OswaldoMorales-Napoles,Raphaeel D.J.M. Steenbergen.Analysis of axle and vehicle loadproperties through Bayesian Networks based on Weigh-in-Motiondata[J].Reliability engineering amp;amp;amp; system safety,2014,125(5):153-164. [14]Zhisong Zhao,NasimUddin.Determination of Dynamic Amplification Factors Using Site-SpecificB-WIM Data[J].Journal of Bridge Engineering,2014,19(1):72-82. [15]TushnaCommissariat.The ghosts of matter weigh in Neutrinos have long perplexed both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physicists[J].Physics world,2013,26(10):27-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