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车加油机控制器的设计文献综述
2020-04-28 20:27:42
1.1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
我国内燃机车已经发展近60年,大体上历经了从最早期的试制,到后来的定型生产,随后的自主研发,再到现阶段的采用先进科学技术研发的新型内燃机车四个阶段,与之匹配的加油机也随之发生的革新,从最初的完全靠手工控制,到半手工半机械控制,到现在可以完全靠机械自动化智能控制完成加油。
内燃机车在进入机务段或着折返段时,进行加油作业,然后到整备场进行整备作业。加油作业过程时,司机需要操纵机车,把油箱的加油口一步步对准加油机,然后工作人员手持油管插入油箱,而且要进行可靠固定。司机检查油料剩余情况,计算需要加入多少,还要防止加满,否则机车在曲线轨道上运行时会有很大可能出现油料溢出。目前,除去少部分国内铁路系统的机务段使用一些自动发放油料装置,但是大部分还是延续老式的人工加油方式。
人工加油方式需要司机和工作人员配合才能完成最后的加油操作,既浪费人力物力成本,又浪费时间,极其不适应铁路行业的飞速发展的需求,也不符合如今现代化的社会需要。而那些自动发放油料装置未能广泛应用在机务段,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1)信息的传输与显示方面的限制:主要以PLC或单片机作为控制系统的控制器,虽然在这个方面具有可靠性,方便性和成本低的明显特点,但是在信息传输与显示部分满足不了要求。例如铁路信息管理系统中:油料报表中的司机报单号、用油单位、加油开始时间、加油结束时间、流量计拨前数和拨后数等关键信息就无法输入,仅能显示加油的数据信息。
2)存储数据方面的限制:以PLC或单片机作为控制系统的控制器,信息的存储能力很小,仅能进行实时传输,通常采用串行通讯向PC上位机传输加油信息,如果通讯的线路较长,就会降低该运行系统整体的可靠性。
3)信息管理方面的限制:上位机搭载的信息管理软件通用性较差,而且信息管理能力也不强。只能进行简易的数据存储与报表打印,而数据分析能力以及可制定性能相对较差。
相对比,国外许多发达国家的铁路机车加油控制系统方面更为成熟,有些国家有专门生产机车加油的产品,使得油料的利用更加充分,损失逐步减少,实现了加油工作的更加系统化和专业化。
1.2目的及意义
随着铁路事业的不断发展,对内燃机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车速也在一直提升,在行驶的一路上,铁路方面的各个部门需要对列车进行一系列操作,工作调度非常繁忙,机车油料的日常发放工作越来越频繁,与之对应的后期数据处理部分也越来越复杂,专业性也逐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