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汽车集团总装部门产能提升项目研究文献综述
2020-06-03 21:52:55
文 献 综 述
一、前言
汽车集团的产能提升涉及该集团的人员配备、设备的生产能力、物料的供应、加工装配工艺的运用、生产流程的合理性等各个环节。若想要使汽车生产线能在规定的时间达到设计的生产产能,生产及技术管理部门需要统筹计划和管理,通过对人、机、料、法、环等环节查找影响生产效率的原因,找出对策改进或解决生产中的问题,使生产能够在时间上、空间上、数量上加以计划、组织,形成一个全过程的动态控制,强化物流管理,实现人、物和现场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最终提升产能。总装的产能提升将以总装生产线改造为出发点,充分考虑JIT-BPM融合框架对总装产线布局的影响,结合目标产能对整个车间的生产布局进行扩增、优化。再对总装车间的工艺流程排序、人员配备等方面进行合理配备、优化,最终使得实际产能能够不断向目标产能靠近。
二、基于JIT-BPM融合框架的产线布局
1、在制品控制
在制品(Work-in-process,WIP)是指,企业从原料、外购件等投入生产起到经检验合格办完入库手续之前,存在于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零部件。如何进行在制品控制取决于生产类型,可分为两类:第一类,采用集中控制方式,通过对未来需求的预测来组织生产的推动式,其控制方法以MRP与MRPII为代表;第二类,采用分散控制方式,根据实际需求来组织生产的拉动式,其控制方法则首推JIT。由于面向订单生产,拉式生产系统中的在制品数量通常低于同等规模的推式生产系统,因而在在制品库存控制方面比面向库存生产的推式生产系统更具优越性。
JIT模式的基本思想是强调物流同步管理,其含义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在必要的时间将必要数量的物料送到必要的地点,理想状态是整个企业生产过程和物流活动按照统一节拍进行,整个运行系统具有比例性、节奏性、连续性和协调性。根据后道工序的需要投入和产出,不制造不需要的在制品与产品,使各个工序之间的在制品库存接近于”零”。第二,必要的生产工具、设备、器具要按工序摆放并挂牌明示,以保持现场无杂物。第三,从最终市场的需求出发,每道工序、每个车间都按照当时的内部订单需要由看板方式向各前道工序、上游车间下达生产指令,签到工序、上游车间只生产后道工序、下游车间所需要的数量
2、JIT-BPM融合框架
JIT生产是一种高品质、低成本、并富有柔性的生产方式,它一改传统的思想,以市场为龙头,以需求拉动生产,由需求方决定供应货物的品种、数量、到达时间和地点。其核心是持续改进,消除一切浪费。实现的途径就是以实现”零库存”为目标。库存对企业的直接的危害具体表现为仓储费用增加、流动资金周转不畅、物品潜在的贬值风险等,更重要的是库存几乎掩盖了生产过程的一切浪费,所以JIT要想尽一切办法来实现”零库存”,使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所有问题都暴露出来。
BPM是一种以规范化地构造端到端的卓越的业务流程为中心,以持续地提高组织业务绩效为目的的系统化管理方法。BPM的思想是从流程的视角去降低成本,提高服务和产品质量,改善人员的劳动生产率。BPM较为经典的生命周期模型将BPM归纳为建模、执行、分析、优化4个阶段,不断循环,对企业的流程进行持续改进。建模阶段主要对业务过程及其基本元素进行定义;执行阶段主要对定义好的流程模型进行部署;分析阶段主要对流程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控和追踪,对流程执行中的例外进行处理和诊断;优化阶段是对流程的执行情况的分析结果进行改造。BPM正在各类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尤其是生产流程相对更为复杂的离散性制造企业的生产系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