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法制砂配合比计算模型研究文献综述
2020-06-28 20:20:36
一、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混凝土不仅是基本建设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材料,也是结构建筑中相对耗能最低的材料,目前,我国混凝土的年产量已超过5亿m3。
在水工混凝土中,按体积计砂石骨料约占80%~85%,按重量计约占85%~90%,由此可见砂石骨料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质量。
而砂石骨料的质量要求是随时间推进而不断变化,为了满足新的质量要求,就要注意质量控制的动态性,就要随工艺、技术、材料、设备的不断改进,研究新的控制方法。
由于天然砂石是一种地方性材料,受资源和长距离运输的限制,短时内不可再生,而且天然砂石系统建设整体性、系统性不强。
随着我国基本建设的日益发展,砂石年产量由改革前6亿多吨增加到50亿吨,其中砂约20亿吨,在我国不少地区出现天然砂资源逐步减少、甚至无天然砂的情况,混凝土用砂供需矛盾尤为突出。
而我国混凝土技术也迅速发展,混凝土浇筑强度也越来越高,混凝土对砂的技术要求则越来越高,特别是高强度等级和高性能混凝土对骨料的要求很严,对砂石料的质量、产量要求也不断提高,但能满足其要求的天然砂数量越来越少,严重制约了行业发展。
然而人工砂石料具有不受洪水条件限制、可以均衡生产、岩种单一、级配调整灵活、对环境影响小等优点,所以采用人工骨料势在必然。
人工制砂技术在我国已有多年发展历史,但如何使机制砂在的同时又达到生产需求,这是多年来制砂领域的问题。
在我国传统的制砂工艺中,一种是干法制砂,一种是湿法制砂。
干法制砂的优点是减少了系统的耗水量,细砂、石粉流失量少,成品砂细度模数较低、石粉含量合适,无需配置石粉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