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机械机电类 > 工业工程 > 正文

毕业设计教学中相关服务资源的纳什均衡匹配研究文献综述

 2020-04-12 08:47:52  

一、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矛盾,在生活中无处不见。社会中服务资源的配置直接影响服务结果的效力,因而不同的资源都有最大化结果的倾向,彼此之间存在竞争和博弈,博弈的结果则是为了达到均衡,通过博弈论的算法研究来达到资源配置的公平性。

博弈论关注人们在直接相互作用时的决策,以及决策的均衡问题。换句话说,博弈论研究如何使得人们在市场经济中,自愿做出大家都遵守和实施的有效制度安排,以增进社会的福利的机制。博弈论是深刻理解经济行为和社会问题的基础。纳什的非均衡博弈论认为: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考虑自己利益的最大化,这种基于个人理性选择的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导致整体利益的最小化。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则是信息的不确定性。此理论建立在两个合理的假设上:其一、人是理性的,即人人都会在约束条件下最大化自身的利益;其二、人们在交往合作中有冲突,行为互相影响,而且信息不对称。这种相互依赖的关系使得一个行为主体的决策会对其他行为主体产生重要的影响,同样其他行为主体的决策也会直接影响着这个行为主体的决策结果。

遗憾的是,在当前企业与求职者尤其是与应届大学生求职者博弈时,常常不幸地契合了纳什均衡。毕业生在选择就业单位时会做出自己的最优决策。不同的就业情形会影响毕业生的决策行为。在完全竞争的双选机制下,企业会评估自身能够吸引毕业生的能力及毕业生就业竞争的激烈程度,以实现自己的用人策略最优化。但是,事实上,就业市场由于其庞大、复杂、脉络众多,甚至有失规范。结果使企业大量面对的是不完全信息,企业不知道面对其它的招聘对手该如何做出抉择?而就业的时效性也要求毕业生们必须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做出决策。正是这个缺陷,造成了大家都不愿看到的结果。

企业、毕业生及校方都不希望有毁约现象的发生。企业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却换来个协议的一纸空文,吃到苦果,再次招聘时则会有对签约人更强的约束,对学校和毕业生会要求更高,费尽心机带来更高的招聘成本。毕业生要交违约金数千元,并使自己的信誉受损。固然,相对于一份更有前途的工作,先期签订工作并保留毁约的可能性使其能够在保护自身利益时,获得更大的利益,信誉损失微不足道(至少在目前的情形下),但如果先期能够进行权衡选择,这些不必要的成本确实无须支付。而学校则要承担毕业生毁约带来的声誉受损的风险,对高就业率的延续性提出挑战。

博弈论强调用互惠策略(一报还一报),促进行为人之间的合作,形成基于个体理性(利己动机)的集体理性(正的外部性或者利他行为)结局,形成社会的道德共识。简单说就是:你对我好,我就对你好;你对我不好,我也对你不好。我对你好,是为了你能继续对我好。我对你不好,不是睚眦必报的互相损害,而是要将对方重新拉回合作的轨道。实现的机制是,通过对恶劣行为的惩罚,驱使行为人合作。因为从多次博弈和演进的角度看,合作比不合作的收益大于成本,不合作比合作的收益小于成本。这是博弈论应用于经济制度设计的原理之一,也说明了人类社会道德共识演进的机制。

再看企业招聘,要跳出如前所述毕业生毁约的悖论,前提是破坏其成立的条件#8212;#8212;植根于信息交流不充分条件下的互不信任。这就要求企业如实地、诚恳地介绍自己,将”招人”转为”留人”的策略,杜绝欺诈。而毕业生则要仔细权衡,注重学校和自身信誉,”法不外乎人情”,交纳违约金在法律上说得过去,但是有悖于诚信的为人原则。学校则要树立自己公正的形象,因为真正的博弈方只有企业和毕业生,学校的高度介入有时会适得其反。简而言之归结于一点:尽快建立起透明、无壁垒的企业及个人信誉度查询机制。让学校、学子和企业在就业与招聘的博弈中实现共赢。

从中我们还可以悟出一条真理:合作是有利的”利己策略”。但它必须符合以下黄金律:按照你愿意别人对你的方式来对别人,但只有他们也按同一方式行事才行,也就是中国人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我所做的研究就是运用纳什均衡的理论方法及博弈论的算法、管理学、统计学等多学科知识,结合当前社会日益严重的就业问题,以应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为出发点和研究基础,深入探讨纳什均衡在服务资源匹配当中的应用。

二、国内外学者对于基于纳什均衡在社会资源匹配中应用的研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