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生产危险性分析及安全对策文献综述
2020-03-22 14:01:05
文 献 综 述
一、尿素生产概述
尿素是目前使用的固体氮肥中,含氮量最高的化肥,其含氮量为硝酸铵的1.3倍,氯化铵的1.8倍,硫酸铵的2.2倍,碳酸氢铵的2.6倍[1]。尿素属中性速效肥料,长期使用不会使土壤发生板结。其分解释放的CO2也可以被农作物吸收,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在土壤中,尿素能增进磷、钾、镁和钙的有效性,且施入土壤后无残存废物[2]。
在有机合成工业中,尿素可用来制取高聚物合成材料,尿素甲醛树脂可用于生产塑料漆料以及胶合剂等[2]。在医药工业中,尿素可作为生产利尿剂、镇静剂、止痛剂等的原料[3]。此外,在石油、纺织、纤维素、造纸、炸药、制革、染料和选矿等生产中也要尿素[4]。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化肥生产和消费大国。据统计,5月份全国共生产尿素183万吨(折纯,下同),比去年同期的166万吨相比增长了10.1%,1~5月全国共生产尿素877.4万吨,比去年同期的790.4万吨增长了11%[5]。
二、尿素的理化性质
尿素:学名为碳酰二胺,分子式为CO(NH2)2 ,相对分子量为60.06。因最早由人类及哺乳动物的尿液中发现,故称为尿素。纯净的尿素为无色、无味、无臭的针状或棱柱状的晶体,含氮量46.6%,工业尿素因含有杂质而呈白色或浅黄色[6]。
尿素的熔点在常压下为132.6℃,超过熔点则分解。尿素较易吸湿,其吸湿性次于硝酸铵而大于硫酸铵,故包装、贮存要注意防潮[2]。尿素易容于水和液氨,其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尿素还能容于一些有机溶剂,如甲醇、苯等[4]。
常温时,尿素在水中缓慢地进行水解,最初转化为氨基甲酸铵,然后形成碳酸铵,最后分解为厂氨和二氧化碳。随着温度的升高,水解加快,水解程度也增大,在145℃以上尿素的水解速度剧增。这一点对尿素的生产有实际的影响,故在循环和蒸发工序应于注意[7]。但在60℃以下,尿素在酸性、碱性或中性溶液中不会发生水解作用[8]。尿素在高温下进行缩合反应,生成缩二脲 缩三脲和三聚氰酸[9]。缩二脲会烧伤作物的叶和嫩枝,故应控制产品中缩二脲的含量。往尿液中加入销铵,对尿素能起到稳定作用[10]。
尿素属微毒类。对眼睛、皮肤和粘膜有刺激作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