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地籍调查中数据一体化标准研究文献综述
2020-05-26 20:27:30
1.1三维地籍研究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聚集效应的加强,土地开发利用强度越来越大,城市立体化发展趋势不断加强,高层建筑物、地下管道设施等遍布城市三维空间。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土地和房屋权属与利用状况日益复杂和多样,空间权利交叉重叠的现象普遍存在。目前中国实践中仍普遍采用以宗地为基础的二维平面地籍和房屋与土地分离登记的管理模式,对地上和地下的三维权利实体和关系缺乏有效记录,对于存在空间权利交叉、重叠的宗地和房屋之间的拓扑关系无法准确、完整地反映,难以满足地籍明晰化管理的工作需要。因此进一步研究土地三维权利、构建三维地籍数据模型和建设三维地籍信息系统成为当前地籍管理工作的迫切需求[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维地籍的法律概念是在地籍概念中引入了三维产权(空间产权)的含义, 与三维空间实体在几何上的特征一致, 三维产权是指将一定的三维空间划分为没有交叉、空隙和重叠的三维权利实体[2]。
三维地籍作为现代地籍系统的发展,应该体现不动产权利授予人们的享有立体空间的权利而不仅仅是平面上的权利。三维地籍实现了在空间上对土地利用的立体范围进行科学界定,准确完整地反映土地空间开发利用的分布和状况,将其相应的属性信息与空间信息有效关联,为城市土地空间开发利用的权利划分和登记工作提供支持,保障土地开发利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城市土地资源集约节约利用[3]。
在实践需求的驱动下,三维地籍数据模型引起了相关国际组织、国家和专家学者们的热议和关注。国际测量师协会(FIG)从法律、技术、空间信息系统以及地籍管理模式等方面对三维地籍进行讨论和研究[4-6]。荷兰、丹麦、希腊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也进行了建立三维地籍管理系统的尝试[5]。国内外许多学者对三维地籍数据模型也展开了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其中:Oosterom[6]等提出了地籍领域核心模型(CCDM),该模型具备较强的有效性、通用性和扩展性,可避免学术界进行重复和低效研究并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与探讨提供平台;文小岳等[7]提出了面向地籍的三维数据模型(CO3D),给出了二维地籍数据向三维地籍数据模型转换的具体流程与算法;郭仁忠等[8]提出了以地理空间坐标为基础的”房地合一”三维地籍空间数据模型。
1.3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3.1 三维地籍的基本单元#8212;产权体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在道路规划中的应用研究外文翻译资料
- 基于无人机高光谱遥感的水体浊度反演外文翻译资料
- 利用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市的景观格局指数评估土 地利用和土地覆被模式对热环境的影响外文翻译资料
- 低成本、高精度、单频GPS-BDS RTK定位外文翻译资料
- 数据缺口环境下基于自回归模型的GNSS/INS松耦合集成外文翻译资料
- Loam_livox:一种适用于小视场激光雷达的快速、鲁棒、高精度的激光雷达里程计和建图软件包外文翻译资料
- 基于对IMU与GNSS融合数据的质量评价实现在无人机映射条件下的地理配准外文翻译资料
- 色彩在回族建筑中的研究与应用外文翻译资料
- 3D激光扫描技术在古建筑测绘中的应用外文翻译资料
- 基于雷达测量I的钢筋混凝土桥梁纯输出模态识别外文翻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