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静力水准测量在地铁测量中的应用文献综述
2020-06-14 16:14:50
文 献 综 述 一、国内外静力水准测量的发展与研究 1.1 液体静力水准测量发展历程 1629年,罗马的布兰克运用液体静力学定律研制了一种由两个玻璃管组成的水准测量仪器,即液体静力水准仪,简称连通管(两玻璃管之间用铅或皮革制成的软管连接起来)。
1849年,带有橡皮软管的水管式倾斜仪首次在巴黎工业展览会展出,并开始应用于水工、公路、地形及各种工程变形观测。
1879年,法国开始进行静力水准仪测量的实验研究,当时采用的是高为2m的管体,长为300m的连接软管,但量测并未达到很高的精度。
1890年,这种试验工作也在俄国进行,其软管长度是20m,在测站上确定高差的中误差是3mm。
1936年,苏联塔什干测量学院将两个刻有毫米分划的玻璃管用盛满蒸馏水的铅管连接组成的液体静力水准仪,用于跨越波罗的海海峡长距离(18km)静力水准测量,其具体做法是将两端的测管分别安装在两个岛上,铅管置于海峡底部,当时高程测量的中误差为0.09m。
1938年,德国完成了跨越5km的海峡水准测量,其误差是0.1m。
1952年,在比利时的”什力多河”跨越4km的高程传递中误差是0.14m。
20世纪50年代末,丹麦应用液体静力水准仪测量了相距20km的菲奥尼岛和西兰岛的水平面关系,翻开了静力水准测量技术应用的一个新篇章。
此后,液体静力水准测量在各种高程测量和精密工程测量中开始推广使用[1]。
1.2 液体静力水准测量研究现状 当前国内外制造的多种型号的液体静力水准仪,可用于工程建筑物和沉陷观测、地震和大型机械安装测量等。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在道路规划中的应用研究外文翻译资料
- 基于无人机高光谱遥感的水体浊度反演外文翻译资料
- 利用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市的景观格局指数评估土 地利用和土地覆被模式对热环境的影响外文翻译资料
- 低成本、高精度、单频GPS-BDS RTK定位外文翻译资料
- 数据缺口环境下基于自回归模型的GNSS/INS松耦合集成外文翻译资料
- Loam_livox:一种适用于小视场激光雷达的快速、鲁棒、高精度的激光雷达里程计和建图软件包外文翻译资料
- 基于对IMU与GNSS融合数据的质量评价实现在无人机映射条件下的地理配准外文翻译资料
- 色彩在回族建筑中的研究与应用外文翻译资料
- 3D激光扫描技术在古建筑测绘中的应用外文翻译资料
- 基于雷达测量I的钢筋混凝土桥梁纯输出模态识别外文翻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