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都江堰市山体滑坡预警救援决策系统设计文献综述
2020-03-27 11:25:12
文 献 综 述
1. 前言
山体滑坡的主要含义是斜坡上岩土在重力作用为主下,由于种种原因改变坡体内一定部位的软弱带(或面)应力状态,或因水和其他物理、化学作用降低其强度,以及因震动或其他作用破坏其结构,该带在应力大于强度下产生剪切破坏,带以上的岩土失稳而作整体、或几大块沿之向下和向前滑动的现象。
滑坡主要分为地震型滑坡和降雨型滑坡两种[1]。例如都江堰市在夏季常常出现暴雨、大暴雨等天气,全市90%以上的滑坡与降雨有关[2]。GIS技术具有强大的空间数据分析处理功能,目前世界上运用GIS对降雨型滑坡的模拟、预测、分析的技术有多种多样,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情况,其运用的分析模型也是不同的,针对此种情况设计一个应用于山体滑坡预警救援的决策系统已势在必行。
2.山体滑坡的形成因素、危害及其防治
2.1 形成因素
山体滑坡的形成有不同的因素,从广义上可以分为地理原因、内外应力原因和人为原因。地理原因包括岩土类型、地质构造条件、地形地貌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就内外应力和人为作用的影响而言,在现今地壳运动的地区和人类工程活动的频繁地区是滑坡多发区,外界因素和作用,可以使产生滑坡的基本条件发生变化,从而诱发滑坡。主要的诱发因素有:地震、降雨和融雪、地表水的冲刷、浸泡、河流等地表水体对斜坡坡脚的不断冲刷;不合理的人类工程活动,如开挖坡脚、坡体上部堆载、爆破、水库蓄(泄)水、矿山开采等都可诱发滑坡,还有如海啸、风暴潮、冻融等作用也可诱发滑坡。郑韶鹏就通过较为典型的滑坡灾害实例调查和区域地理调查、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分析,提出造成滑坡的主要因素有地质构造、岩性、地形、降雨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3]。
2.2 危害
滑坡是目前我国仅次于地震灾害的第二大地质灾害,其具有很大的破坏力,大规模的滑坡会掩埋村镇、摧毁工矿、中断交通、堵塞河流、破坏农田和森林,给国家建设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的损失。《全国安全月报》[4]统计了2007年5月我国的自然灾害,主要以山体滑坡、泥石流、洪涝等为主,全国受灾人数为4556.1万人,因灾死亡117 人,失踪18 人,紧急转移安置23.1 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8755.1 千公顷,其中绝收面积506.6 千公顷;倒塌房屋3.2 万间;直接经济损失86.0亿元。安莹等在研究2011年11月至12月内国内的环境事件,统计了在这段时间期间内全国发生了13起滑坡、泥石流事件,同时也造成了人身和财产的大量损失[5]。
2.2 防治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在道路规划中的应用研究外文翻译资料
- 基于无人机高光谱遥感的水体浊度反演外文翻译资料
- 利用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市的景观格局指数评估土 地利用和土地覆被模式对热环境的影响外文翻译资料
- 低成本、高精度、单频GPS-BDS RTK定位外文翻译资料
- 数据缺口环境下基于自回归模型的GNSS/INS松耦合集成外文翻译资料
- Loam_livox:一种适用于小视场激光雷达的快速、鲁棒、高精度的激光雷达里程计和建图软件包外文翻译资料
- 基于对IMU与GNSS融合数据的质量评价实现在无人机映射条件下的地理配准外文翻译资料
- 色彩在回族建筑中的研究与应用外文翻译资料
- 3D激光扫描技术在古建筑测绘中的应用外文翻译资料
- 基于雷达测量I的钢筋混凝土桥梁纯输出模态识别外文翻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