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现势信息获取技术模式与指标体系研究文献综述
2020-05-05 17:29:09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社会发展进步的衡量标准不仅仅是经济的腾飞,还有科研事业的发展与现实的密切联系。
在我国,随着国家的不断壮大,经济的飞速发展,城镇化建设也马不停蹄的进行着,国家土地利用状况也变得多样化、复杂化、善变化。
在这种复杂的土地形势下,大量不法分子趁机非法用地,非法占用农田更是家常便饭。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基本摸清了我国土地的类型、数量、分布、权属和利用状况,如何保持”二调”数据成果的现势性已成为当前不容回避的问题。
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治国之策。
为了处理国土资源难题,及时准确的获取土地现势信息是极其重要的,只有保证了土地信息获取的现势性和准确性,才能保障相关土地管理部门的土地变更、土地督察、土地执法等业务顺利进行。
二、国内外现状及其工作流程 目前土地利用信息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的获取,但数据获取的速度、数据的质量以及对环境的适应性是不同的,各有利弊。
传统的调查方法在时间花费、效率和成本消耗以及成果质量等各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人工外业测量效率不高、精度难以保证、劳动强度大,花费时间较多,同时也无法完全避免误报、漏报的问题发生,这就导致难以准确把握地块的空间属性,更难以满足动态更新及时这样精准的要求。
卫星遥感和航摄遥感的分辨率普遍较低,几乎达不到航片的调查标准,这使得人工目视解译的判读难度加大,耗费大量人力与时间的同时精确度也难以达标,并且受自然干扰较大,比如雾霾天气航测成果的精确度就会大受影响,分辨率高一点的卫星影像成本也较高,一般地区的经济能力难以承受,如果用于每年的土地动态利用监测中,就会使经费高涨,并且不可以周期性获取土地信息;无人机却具有很多优点,比如影像空间分辨率高,可以保证高精度的成果图质量,而且其成本较低,经济实惠,操作简单,方便快捷,升降灵活,只要接收到任务,就可以随时随地起飞,测量员上手快,受地形条件和天气的约束较小,可以在不同高度和复杂地形下获取不同条件下的影像数据,现势性强,可以保证第一时间获得调查结果等[1]。
若把传统测量技术、无人机测量技术与卫星遥感和航摄遥感组合起来形成天空地一体化土地数据获取、存储、处理和显示系统,这样就能够及时精确地把握土地使用变更状况,减少建立数据库和制造图件的费用消耗,从而保障国土资源管理的顺利开展[2]。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在道路规划中的应用研究外文翻译资料
- 基于无人机高光谱遥感的水体浊度反演外文翻译资料
- 利用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市的景观格局指数评估土 地利用和土地覆被模式对热环境的影响外文翻译资料
- 低成本、高精度、单频GPS-BDS RTK定位外文翻译资料
- 数据缺口环境下基于自回归模型的GNSS/INS松耦合集成外文翻译资料
- Loam_livox:一种适用于小视场激光雷达的快速、鲁棒、高精度的激光雷达里程计和建图软件包外文翻译资料
- 基于对IMU与GNSS融合数据的质量评价实现在无人机映射条件下的地理配准外文翻译资料
- 色彩在回族建筑中的研究与应用外文翻译资料
- 3D激光扫描技术在古建筑测绘中的应用外文翻译资料
- 基于雷达测量I的钢筋混凝土桥梁纯输出模态识别外文翻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