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C桩挠度分布式检测研究文献综述
2020-06-09 22:43:19
一、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城市化的告诉发展,高层建筑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桩基础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桩的挠度是指桩在受力或者温度变化下,桩的轴线在垂直于轴线方向的线位移。而桩的挠度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如何检测桩身挠度的变化对于工程的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因而,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手段对桩身挠度变化进行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二、桩基研究现状
2.1桩基概述
在人类有历史记载以前,直到19世纪属于桩基技术的初期阶段,主要桩型以木桩石桩为主。这两种桩型桩身较短,桩径较小。桩一般竖直设置,主要用来传递竖向的荷载。大多设置在地基条件不良的河谷及洪积地区。采用简单的人工锤打桩。
桩基技术的发展阶段在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20年代。这段时期内,除了天然材料制作的桩外,主要是混凝土桩和钢筋混凝土桩。这段时间的桩基受水泥工业的出现和发展影响,桩型较少但是开始使用打桩机械沉桩。桩基设计理论和施工技术比较简单处于萌芽阶段。此时的桩身尺寸有所扩大,桩径约为30厘米,桩长在9到15米之间。土力学的建立为桩基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自二战至今,都属于桩基技术的现代化阶段,除了钢筋混凝土桩之外,一系列的桩系都得到了发展,例如钢桩系列、水泥土桩系列、还有超高强度、超大直径、变截面的特种桩和天然材料的砂桩、灰土桩和石灰桩等。这个阶段发展了许多桩型和工法,因而形成了现代桩基的各种不同体系。桩基技术和理论也引进了其他学科的先进研究成果,极大地拓宽了他的研究领域和深度。桩的应用范围得到大大扩展。以前简陋的人工沉桩也被复杂的机械和专业工艺代替[1]。
2.2桩的类型
桩的分类可以根据不同的目的有不同的分类法。桩的分类主要从成桩对地基土的影响、桩身材料、桩的承载性状、桩的使用功能、桩径、桩的几何特征、成桩方法等方面划分。
按成桩方法对土层影响分类,可以将其分为挤土桩[2]、部分挤土桩和非挤土桩三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