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碧桂园4#楼基坑支护设计开题报告
2020-04-14 19:50:18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包含参考文献)
1. 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每人撰写2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 |
文 献 综 述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各个城市的高层建筑大量涌现,目前我国高层建筑发展的趋势和特点是层数增多,高度增高,并积极参与国际高层建筑的竞争。房屋建筑、市政工程或地下建筑物在施工时需要开挖的地坑,即为基坑。为保证基坑施工、主体地下结构的安全和周围环境不受损害而采取的支护结构、降水和土方开挖与回填,并进行相应的勘察、设计、施工和监测等工作,称为基坑工程。 基坑支护的原则: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施工便利和工期保证。 基坑支护的依据:规范;岩土工程规范;基坑支护工程勘察报告;基坑支护 结构设计资料;周边环境;基坑的深度[1]。 基坑工程中采用的围护墙、支撑(或土层锚杆)、围檩、防渗帷幕等结构体系总称为支护结构。目前基坑工程常见的支护结构类型主要有: 深基坑支护体系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围护墙,另一是内支撑或者土层锚杆。支撑与围护墙之间的相互联系,增强了支护结构的整体稳定性,不仅直接关系到基坑的安全和土方开挖,对基坑工程的造价和施工进度产生很大影响。 基坑工程在我国进行广泛的研究是始于80年代初,那时我国的改革开放方兴未艾,基本建设如火如荼,高层建筑不断涌现,相应地基础埋深不断增加,基坑开挖深度也就不断发展;特别是到了90年代,大多数城市都进入了大规模的旧城改造阶段,在繁华的城区进行深基坑开挖给这一古老课题提出了新的内容和挑战,那就是如何控制深基坑开挖的环境问题,从而进一步促进了深基坑开挖技术的研究与发展,产生了许多先进的设计、计算方法,众多新的施工工艺也不断付诸实施,出现了许多技术先进的成功工程实例。然而不容回避的事实是,由于基坑工程的复杂性以及设计、施工的不当,基坑工程发生事故的概率仍然很高[2]。 基坑支护是一项临时性工程,认为地下室完工,基坑支护的任务就宣告结束,往往不受人们的重视,因而基坑事故频频发生。造成事故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3]: 1.基坑勘察资料不详细或土的物理力学指标取值偏高,使计算失误造成的基坑事故。 2.基坑设计方案考虑不周,基坑支护设计不合理造成的基坑事故。 3.基坑支护的施工质量有问题,有的施工部门因偷工减料造成基坑事故。 4.属于地下水或水患处理不当或对水患认识不足导致基坑事故。 5.基坑支护工程中由于管理不善,或甲方不合理的压价造成基坑事故。 6.其他综合原因如冻土、自然滑坡、膨胀土等原因造成的基坑事故。 经综合统计,分析第二类和第三类事故为总数的80.4%,占绝大多数。 1.1基坑主要支挡方法与技术类型 基坑工程中采用的围护墙、支撑(或土层锚杆)、围檩、防渗帷幕等结构体系总称为支护结构[4]。支护结构的传统方法是钢板桩加支撑系统或钢板桩锚拉系统,其优点是材料可以回收,但拔出板桩时会引起土体的变形。目前经常采用的主要基坑支挡类型有: (1) 深层搅拌水泥土挡墙[5](以下简称搅拌桩):将土和水泥强制搅和成水泥土桩,结硬后成为具有一定强度的整体壁状挡墙,一般用于开挖深度不超过7m的基坑,适合于软土地区,环境保护要求不高,施工低噪声、低振动,结构止水性较好,造价经济,但围护较宽,一般取基坑开挖深度的0.7~0.8倍。 国内外试验研究和工程实践表明,搅拌桩适宜于加固淤泥、淤泥质土和含水量较高而地基承载力小于120kPa的粘土、粉质粘土、粉土等软土地基。当土中含高龄石、蒙脱石等矿物时,加固效果较好,土中含伊利石、氯化物等矿物时,加固效果较差,土的原始抗剪强度小于20~30kPa时,加固效果也较差。搅拌桩用于泥炭土或土中有机质含量较高,酸碱度较低(lt;7)及地下水有侵蚀性时,宜通过试验确定其适用性。当地表杂填土层为厚度大于100mm的石块时,一般不宜使用搅拌桩。 搅拌桩的平面布置可视地质条件和基坑围护要求,结合施工设备条件,分别选用桩式、块式、壁式、格栅式或拱式,它在深度方向可采取长短结合形式。 (2) 高压喷射注浆桩[6]:以高压喷射流直接冲击破坏土体,注浆与土以半置换或全置换凝固土体,从而提高了加固土体的强度。实践证明,高压喷射注浆桩适用于处理淤泥、淤泥质土或软塑黏性土、粉土、黄土、砂土、人工填土和碎石土地基。地基土经高压喷射注浆后,由原来的松散软弱状态变成各种形状的固结体,并具有较高的强度、良好的止水抗渗性能和耐久性。 按注浆管类型,高压喷射注浆桩可分为:单管法注浆桩、双管法注浆桩、三管法注浆桩。加固形状可分为柱状、壁桩、条状和块状。 (3) 钢板桩[7]:用槽钢正反扣搭接而组成,或用U型、H型和Z型截面的锁口钢板桩。用打入法打入土中,相互连接形成钢板桩墙,既用于挡土又用于挡水,用于开挖深度3~10m的基坑。钢板桩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耐久性,在完成支挡任务后,可以回收重复利用;于多道钢支撑结合,可适合软土地区的较深基坑,施工方便,工期短。但钢板桩刚度比排桩和地下连续墙小,开挖后绕度变形较大,打拔桩振动噪声大,容易引起土体移动,导致周围地基较大沉陷。 钢板桩支护结构,有永久性结构和临时性结构两类。永久性结构在海港码头中应用较多,如:码头岸墙,护墙等;临时性结构多用于高层建筑的深基础。 (4) 钻孔灌注桩挡墙[8]:直径#981;600~#981;1000mm,桩长15~30m,组成排桩式挡墙,顶部浇筑钢筋混凝土圈粱,用于开挖深度为6m~13m的基坑。具有噪声和振动小,刚度大,就地浇制施工,对周围环境影响小等优点。适合软弱地层使用,接头防水性差,要根据地质条件从注浆、搅拌桩等方法中选用适当方法解决防水问题,整体刚度较差,不适合兼作主体结构。桩身质量取决于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水平,施工时需作排污处理。 (5) 地下连续墙[1]:在地下成槽后,浇筑混凝土,建造具有较高强度的钢筋混凝土挡墙,用于开挖深度达10m以上的基坑或施工条件较困难的情况。具有施工噪声低,振动小,就地浇制、墙接头止水效果较好,整体刚度大,对周围环境影响小等优点。适合于软弱土层和建筑设施密集城市市区的深基坑,高质量的刚性接头的地下连续墙可作永久性结构,并可采用逆筑法施工。 地下连续墙按成桩(成槽)形式的不同,划分为桩排式连续墙和壁式连续墙两大类, 前一类主要用各种类型的桩,相互连接或搭接以及交错的单桩连锁组成的直线、圆弧、圆形等形式的排桩组合,具有一定的入土深度,墙顶用压顶粱连在一起,形成地下连续墙的墙体。壁式地下连续墙具有多种功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最主要用于深基坑工程的围护,特别适合于软土地区深基坑的开挖。 (6) SMW工法[9](劲性水泥土搅拌桩):劲性水泥土搅拌桩以及水泥土搅拌桩法为基础,凡是适合应用水泥土搅拌桩的场合都可以使用劲性桩。特别是适合于以粘土和粉细砂为主的松软地层,对于含砂卵石的地层要经过适当处理后方可采用。 劲性桩适宜的基坑深度与施工机械有关,国内目前一般以基坑开挖深度6~10m,国外尤其是日本由于施工钻孔机械先进,基坑深度达到20m以上时也采用SMW工法,劲性桩法可取得较好的环境和经济效果。 劲性桩是在水泥土搅拌桩中插入受拉材料构成的,常插入H型钢。 (7) 土锚[10]:用拉杆锚固支护基坑的开挖或用作抗拔桩抵抗浮托力等的应用已日益普遍。拉锚最大的优点是在基坑内部施工时,开挖土方与支撑互不干扰,尤其是在不规则的复杂施工场所,以锚杆代替挡土横撑,便于施工。这是人们乐于大量使用的主要原因。随着对锚固法的不断改进和使用可靠性的监测手段,使拉锚支护的范围更加广泛。 拉锚是将一种新型受拉杆件的一端(锚固段)固定在开挖基坑的稳定地层中,另一端与工程构筑物相联结(钢板桩、挖孔桩、灌注桩以及地下连续墙等),用以承受由于土压力等施加于构筑物的推力,从而利用地层的锚固力以维持构筑物(或土层)的稳定。 锚杆支护体系由挡土构筑物,腰粱及托架、锚杆三个部分所组成,以保证施工期间边坡的稳定与安全。 (8) 土钉墙[11]:土钉墙支护是通过沿土钉通长与周围土体接触形成复合体。在土体发生变形的条件下,通过土钉与土体的接触界面上的粘结力或摩擦力,使土钉被动受拉,通过受拉工作面给土体约束加固,提高整体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增强土体变形的延性。 土钉墙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或人工降水后的粘性土、粉土、杂填土及非松散砂土和卵石土等。对于淤泥质土、饱和软土,应采用复合型土钉墙支护。 1.2基坑主要支撑方法与技术类型 深基坑的支护体系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围护壁,二是基坑内的支撑系统。为施工需要而构筑的深基坑各类支撑系统,既要轻巧又需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以保证施工的安全、经济和方便,因此支撑结构的设计是目前施工方案设计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12]。 在深基坑的支护结构中,常用的支撑系统按其材料分可以有钢管支撑、型钢支撑,钢筋混凝土支撑,钢和钢筋混凝土组合支撑等种类;按其受力形式分可以有单跨压杆式支撑,多跨压杆式支撑,双向多跨压杆支撑,水平桁架相结合的支撑,斜撑等类型[13]。 这些支撑系统在实践中有各自的特点和不足之处,以其材料种类分析,钢支撑便于安装和拆除,材料消耗量小,可以施加预紧力以合理控制基坑变形,钢支撑架设速度较快,有利于缩短工期。但是钢支撑系统的整体刚度较弱,由于要在两个方向上施加预紧力,所以纵横杆之间的联结始终处于铰接状态[14]。 钢筋混凝土支撑结构的整体刚度好,变形小,安全可靠,施工制作时间长于钢支撑,但拆除工作比较繁重,材料回收利用率低,钢筋混凝土支撑因其现场浇筑的可行性和高可靠度而在目前国内被广泛的使用[15]。 现在大城市的高层建筑基坑具有深、大的特点,挖深一般在15~20m之间,宽度与长度达100m以上。基坑临近多有建筑物、道路和管线,施工场地拥挤,在环境安全上又有很高的要求,所以过去对基坑支护结构的选型比较单一,基本上均采用柱列式灌注桩挡墙或地下连续墙作为围护结构,当用明挖法施工照例采用多道支撑(多道内支撑或多道背拉锚杆)。其他的支护型式如国内外广为应用的钢板桩挡墙或桩板(分离式工字钢加衬板)挡墙由于刚度较弱、易透水以及打桩振动和挤土效应对城市环境的危害,已很少用于建筑深基坑中。但是近年来兴起的土钉支护尤其是复合土钉支护,在合适的地质条件下以成为建筑深基坑的选型,而且逆作法施工在国内也已日趋成熟[16]。 1.3基坑主要止(降)水方法和技术类型 工程降水是基坑工程的一个难点。由于土质和地下水位的条件不同,基坑开挖的施工方法大不相同。在地下水位以下开挖基坑时,采用降水的作用[17]是: (1) 截住基坑边坡面及基底的渗水; (2) 增加边坡的稳定性,并防止基坑从边坡或基底的土粒流失; (3) 减少板桩和支撑的压力,减少隧道内的空气压力; (4) 改善基坑和填土的砂土特性; (5) 防止基底的隆起和破坏。 一个场地的地质条件和土质条件,将决定降水或排水的形式。 在选择和设计基坑降水前,必须由甲方提供工程地质勘察资料,建筑物平面图和立面图,建筑物场地附近房屋平面图等,对于重大工程,设计人员除掌握相应资料外,必须在设计前到工程现场亲自了解,最好能目测各土层的土样,对将来降水工程的布置及其与邻近建筑物的影响。 降低地下水位的常用方法可分为明沟降水和井点降水两类。明沟降水由于其制约条件较多,尚不能得到广泛的应用,而井点降水的适用条件较广,并经过二十多年来的应用、发展和改进,已形成了多种井点降水的方法。目前常用的井点降水方法有:轻型井点、喷射井点、电渗井点、管井点,辐射井点等。这些有效的降水方法现已被广泛用于各种降水工程中,但由于降低地下水位以后,可能带来一些不良影响,如地面沉降,邻近已有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安全稳定及残留滞水的处理等[18]。 明沟降水是在基坑内设置排水明沟或渗渠和集水井,使进入基坑内的地下水沿排水沟渠流入井中,然后用水泵将水抽出基坑外的降水方法。明沟降水一般适用于土层较密实,坑壁较稳定,基坑较浅,降水深度不大,坑底不会产生流砂和管涌等的降水工程[19]。 在地下水位以下施工基坑工程时,通常采用井点(垂直和水平井点)降水法来降低地下水位。垂直井点常沿基坑四周外围布设,水平井点则可穿越基坑四周和底部,井点深度大于要求的降水深度,通过井点抽水或引渗来降低地下水位,实现基坑外的暗降,保证基坑工程的施工。经井点降水后,能有效地截住地下渗流,降低地下水位,克服基坑的流砂和管涌现象,防止边坡和基坑底面的破坏;减少侧土压力,增加挖掘边坡的稳定性,有利于边坡的支护和施工;防止基底隆起和破坏,加速地基土的固结作用;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及保证施工安全[20]。 在城市中由于深基坑降水,总会引起地面产生一定的沉降,影响邻近建筑物和管线。最好的办法是采用止水帷幕,将坑外地下水位保持原状,仅在坑内降水。目前,采用钻孔压浆成桩法、地下连续墙、板桩、深层搅拌桩墙等止水结构形式,效果均较好。其入土深度,取决于土层的透水性,要防止出现管涌、流砂等问题。
参考文献 [1] 陈国兴,樊良本,等.基础工程学[M].北京:中国水利出版社,2002. [2] 姚爱国, 汤凤林, Smith I.M. 基坑支护结构设计方法讨论[J]. 工业建筑,2001,(3): 7-10. [3] 王曙光.深基坑支护事故处理经验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4] 黄熙龄.高层建筑地下结构与基坑支护[M].北京:宇航出版社,2002. [5] 赵志缙.高层建筑基础工程施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6] 刘宗仁.基坑工程[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 [7] 侯学渊,刘建航.基坑工程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8] 黄强.深基坑支护工程实例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9] 陈忠汉,黄书秩,程丽萍.深基坑工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10] 黄强.深基坑支护工程设计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11] 陈肇元等.土钉支护在深基坑工程中的应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12] 蔚希成,周美龄.支挡结构设计手册[M].2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13] 秦惠民,叶政青.深基坑施工实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14] 余志成,施文华.深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15] 龚晓南.深基坑工程设计施工手册[M].北京: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1998. [16] 徐至钧等.深基坑支护新技术精选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17] 司徒广.基础工程的降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18] 白玉兰.工程水文地质学[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 [19] 张永波, 孙新忠. 基坑降水工程[M]. 北京:地震出版社, 2000. [20] 赵锡宏,等.高层建筑深基坑围护工程实践与分析[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6.
|
2. 研究的基本内容、问题解决措施及方案
2.本课题要研究或解决的问题和拟采用的研究手段(途径):
2.1工程概况
2.1.1地理位置
本工程为泰州碧桂园一期工程西侧高层住宅及地下车库,基坑位于泰州渔场,环圩河以东、兴泰路以西。施工场地已平整为开阔的空场地,周围无建筑物,同时施工的有1#、2#高层建筑。地下车库墙板距离北侧高层承台边最近为6.16m,距离南侧高层承台边最近为1.6m。东侧为新建公路,西侧为河道,距离约8.0 m。
2.1.2拟建物概况
该区1#~4#楼共四幢高层建筑,楼高12-18层,檐口高38.3#8212;56.55m,建筑物基础采用管桩、承台基础,承台底板标高-2.4m,局部承台标高-5.05m等,建筑物部位均无地下室。
四幢高层建筑之间设有一层地下车库,车库平面形式为扇形,四幢高层建筑电梯间均有通道与地下车库连通。
本工程场地已整平,自然地坪标高-1.75m,地下车库基坑标高-10.7m,土方开挖深度大约为9m。坑内有抗浮桩。
工程分级概况
勘察阶段 |
详细勘察 |
抗震设防烈度 |
7度 |
工程重要性等级 |
二级(一般工程) |
抗震设防类别 |
标准设防类(丙类) |
场地复杂程度等级 |
二级(中等复杂场地) |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 |
乙级 |
地基复杂程度等级 |
二级(中等复杂地基) |
基坑侧壁安全等级 |
三级 |
岩土工程勘察分级 |
乙级 |
|
|
2.2设计依据
#8226;《南京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32/J 12-2005)
#8226;《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8226;《建筑桩基技术》(JGJ94-2008);
#822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版);
#8226;《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822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8226;《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8226;《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CECS99:98);
#8226; 参照第三版、第四版《工程地质手册》等。
2.3地质特征
2.3.1地形地貌
根据核工业南京工程勘察院提交的《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07D-21),本建筑场区属于冲洪积地貌单元,拟建场区地形基本平坦,局部位置原为鱼塘,近期回填。
2.3.2地基土构成
场地土层各土层自上而下为:
①层填土,以粘性土为主,局部夹碎砖、石块等建筑垃圾,湿、松散。层厚1.30m~3.80m,平均2.23m。
②层粉质粘土夹粉土,褐灰色,局部为粘土,切面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低,中高压缩性,软塑~可塑,粉土为稍密~中密状态。层厚1.30m~9.10m,平均4.0m。
③层粉质粘土、粘土:褐黄色,硬塑~坚硬,局部具锰质结核及高岭土团块,干强度高,韧性高,中等压缩性。层厚1.60~7.20m,平均5.26m。
④层粉质粘土:褐黄色,可塑,局部为粘土,夹粉土薄层,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中等压缩性。层厚3.60~10.90m,平均7.85m。
在开挖深度范围内,主要是①层填土、②层粉质粘土夹粉土、③层粉质粘土。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各土层、基坑开挖和支护的有关设计参数见表1.1
场地基坑开挖设计参数表 表1.1
土层 |
土层名称 |
重度 γ(kN/m3) |
直剪固快 |
渗透系数 10-6(cm/s) |
备 注 | ||
c(kPa) |
φ(度) |
KV |
KH | ||||
① |
填土 |
(18.0) |
(5.0) |
(15.0) |
|
|
|
② |
粉质粘土夹粉土 |
18.6 |
14.6 |
19.8 |
36.3 |
32.8 |
|
③ |
粉质粘土 |
19.5 |
47.0 |
19.0 |
1.14 |
1.26 |
|
④ |
粉质粘土 |
18.8 |
29.6 |
18.3 |
3.91 |
3.01 |
|
注:( )内为经验值。
2.4水文地质条件
拟建场地覆盖层主要由填土和粘性土组成。地下水主要为潜水,勘察期间,场区地下水位在1.2~2.5m之间,地下水水位、水量主要受季节性大气降水和地表水的渗透补给,年变化幅度约0.8m。本场地地下水位埋藏较浅需要进行降水。
2.5基坑支护方案
2.5.1基坑支护设计依据
1)、建设方提供的有关设计图纸(包括基坑应开挖的深度,基坑的平面形状和尺寸);
2)、场地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3)、场地的环境条件;
4)、邻近基坑支护工程成功的方案经验
5)、基坑支护设计采用的规范及规程: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50010-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2.5.2 拟采用的计算理论和方法
(1) 土压力计算
支护结构所承受的土压力,要精确的加以确定是有一定困难的。目前,对土压力的计算,主要采用朗肯土压力理论进行计算。
1) 砂性土,内聚力:
主动土压力 (2.5.2-1)
被动土压力 (2.5.2-2)
2) 粘性土,内聚力:
主动土压力 (2.5.2-3)
被动土压力 (2.5.2-4)
(2) 支撑轴力计算
单支点支撑支护结构,桩的右侧为主动土压力,左侧为被动土压力。可采用平衡法确定水平支撑轴力R。
取支护单位长度,对支撑点取矩,令水平方向合力,则有:
(2.5.2-5)
(2.5.2-6)
(3) 弯矩计算
由等值梁法可以求得最大弯矩Mmax值。
(4) 桩的嵌固深度计算
桩的嵌固深度即为保证桩的稳定性所需的最小的入土深度,可根据静力平衡条件即水平力的平衡方程()和对桩底截面的力矩平衡方程()联解求得。
(5) 止水桩长计算
基坑开挖后,地下水形成水头差,使地下水由高处向低处渗流。止水桩深度应满足相应条件,以免产生管涌。止水桩桩长的最小嵌固深度可按下式计算:
(2.5.2-7)
(6) 稳定性验算
1) 抗倾覆验算
水泥土挡墙如截面、重量不够大,在墙后推力作用下,会绕某一点产生整体倾覆失稳。为此,需要进行抗倾覆验算。倾覆稳定性验算可按下式进行:
(2.5.2-8)
2) 抗坑底隆起验算
在软粘土地区,如挖土深度大,可能由于挖土处卸载过多,在墙后土重及地面荷载作用下引起坑底隆起。为此,需要进行抗坑底隆起验算。坑底隆起稳定性验算可按下式进行:
(2.5.2-9)
3) 抗管涌验算
在砂性土地区,当地下水位较高、坑深很大时,挖土后在水头差产生的动水压力作用下,地下水会绕过支护墙连同砂土一同涌入基坑。为此,需要进行抗管涌验算。管涌稳定性验算可按下式进行:
(2.5.2-10)
2.5.4 降水方案
2.6.3 基坑周边深层水平位移监测
2.7设计成果
1. 计算书 1份
2. 基坑支护结构平面图 1张
3. 基坑支护结构剖面图及大样图 1张
4. 支撑平面布置图 1张
5. 支护桩平面布置图 1张
6. 监测点布置图 1张
7. 施工说明 1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