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矿业类 > 勘查技术与工程 > 正文

某软土路基K7~K9段沉降计算及监测数据分析文献综述

 2020-05-16 20:22:06  

一、 论文的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软土是第四纪后期地表流水所形成的沉积物质,多数分布于海滨、湖滨、河流沿岸等地势比较低洼地带,地表终年潮湿或积水。由于软土强度低,沉隐量大,往往给道路工程带来很大的危害,如处理不当,会给公路的施工和使用造成很大影响。路基中常见的软土,一般是指处于软朔或者流朔状态下的粘性土。其特点是天然含水量大、孔隙比大、压缩系数高、强度低,并具有蠕变性、触变性等特殊的工程地质性质,工程地质条件较差。选用软土作为路基应用,必须提采取出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为此,在软土路基上施工时首先应做好深入细致的工程地质勘探工作,充分研究已有地质资料,采取调绘、钻探、原位测试及物探等综合勘测手段。查明路段所处的地形、地质、水文、气候、径流条件等自然环境条件和路基排水条件,明确松软土层的成因、类型、分布范围及其在路线通过地带分布的具体情况,确定软土层在纵向、横向的分布厚度、层次、各层土的土质及物理力学性质(如天然容重量、天然含水量、塑限、液限、孔隙比、内聚力、内摩擦角、承载力及渗透系数等)。根据路基土的工程特性,选用适当的处理措施。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19世纪30年代,太沙基推导出了土体变形量的解析解,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土体单向固结微分方程。上世纪60年代,我国的钱家欢[1]教授进一步地推导出了关于流变土体固结的解析解。谢康和[2]教授完善了有关饱和软黏土弹性固结理论,并推导出了变荷载作用下的地基一维固结问题的解析解。1964年,王盛源[3]采用李氏比拟法,完成了”饱和粘土比拟理论”。80年代末,赵维炳[4][5]完成广义Voit模型模拟的饱和土体固结理论及其在真空预压加固中的应用研究,并简化了软黏土的主次固结沉降的计算方法。

2.1固结理论

土体的变形是复杂的,有些是加载变形立刻产生的初始沉降,有的是随时间发展的变形沉降,包括:由孔压消散产生的固结沉降,和孔压消散后,随时间发展的流变变形,即次固结沉降。

2.1.1初始沉降

初始沉降计算模型很多,包括文克尔(Winkler,1867)提出的简单线弹性文克尔地基模型,假设土介质表面每一点的压力与该点的竖向位移成正比;后人将土介质简化为弹性半空间的连续体描述,即得到弹性半空间地基模型;后来Filonekp-Borodich(1940)、Hetenyi(1946)等人提出一种介于文克尔地基模型和弹性半空间模型之间的模型,即双参数模型;还有分层地基模型,层向各向同性体模型,非线性弹性模型[6]

2.1.2固结沉降

以弹性半空间竖向位移解答为基础的线性变形总和法考虑了三维地基应力状态,其变形参数取排水条件下的变形模量E0和泊松比,计算结果包括初始沉降,要扣除。除数分析解答外,很难找到合适的新方法。为了工程应用,A.W.斯肯普顿-L.柏泽伦(Skemton-Bjerrum,1957)提出一个将单向压缩总和法计算的结果修正的三向压缩固结理论,即半理论-半经验公式;关于固结系数常用计算方法,Sivaram 等[7]提出了常用的三点法;Robinson[8]针对消除次固结影响,提出了一种根据试验前阶段数据的时间对数法,虽弥补了时间对数法和时间平方根法的不足,但未被推广;国内的朱巧娣,汪要武等[9]介绍了传统固结系数计算方法和几种新型的固结系数计算方法,包括:时间对数法、反弯点法、时间平方根法、三点法、图解法、剩余沉降对数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