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偏磷酸钠在黄铜矿浮选中的作用机理研究#160;开题报告
2020-02-20 09:57:19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铜钼硫化矿高效浮选分离一直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其中,铜以黄铜矿为主,钼以辉钼矿为主。由于黄铜矿和辉钼矿都具有天然可浮性,导致其分离困难。本项目拟以黄铜矿为典型硫化矿代表,从分子、原子水平上研究在浮选条件下,添加六偏磷酸钠对水解钙、镁离子在黄铜矿表面的作用机制,为实现黄铜矿高效浮选分离提供理论依据。
黄铜矿(cufes2)占地球铜资源的近70%,是地球上最重要、储量最丰富的含铜矿物[1, 2]。随着淡水资源的日益匮乏和选矿工艺废水排放标准的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选矿厂重复利用含大量水解杂质离子[3-5]的海水、循环水及地下水等多种水资源作为浮选媒介。例如,las luces是智利的一家铜钼厂,它利用海水和尾矿库水混合进行矿石研磨和浮选[6]。但是海水中的ca2 、mg2 离子的引入会降低黄铜矿的可浮性。盐离子的存在会增加浮选矿浆的复杂性,影响矿物标签性质及颗粒-气泡附着过程,进而影响浮选效果。
最近,李育彪等人报道[7],在ph=10的情况下,na 、k 、ca2 的存在增加了黄铜矿的回收率,这是由于通过压缩双电层,使得吸附气泡粒子屏障的能量降低。而mg2 的加入降低了黄铜矿的浮选效率,这是由于形成的mg(oh)2沉淀吸附于黄铜矿表面使黄铜矿的疏水性降低所致。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研究目标:
本研究以黄铜矿为原料,研究在二价水解离子,钙、镁离子,存在的情况下,加入六偏磷酸钠对浮选的影响机理。对黄铜矿的浮选回收率、颗粒的zeta电位、表面接触角进行研究,并且结合显微镜分析,xps分析,物相组分图,化学反应方程式及edlvo理论对不同条件下的黄铜矿表面进行分析。进而从分子、原子水平上研究在浮选条件下水解钙、镁离子对黄铜矿典型晶面的作用机制。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第01~02周 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包含海水浮选研究、铜钼矿浮选分离研究等;
第03~04周 通过查阅资料了解钙镁离子对黄铜矿作用的机理以及当前主要的理论研究方法,制定实验方案;
第05~06周 进行黄铜矿浮选实验,进行铜回收率效果比较;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 li y, kawashima n, li j, et al. a review ofthe structure, and fundamental mechanisms and kinetics of the leaching ofchalcopyrite [j]. adv colloid interfac, 2013, 197(1-32.
[2] cordoba e m, munoz j a, blazquez m l, et al.leaching of chalcopyrite with ferric ion. part i: general aspects [j].hydrometallurgy, 2008, 93(3-4): 81-7.
[3] wang b, peng y. the effect of saline water onmineral flotation – a critical review [j]. minerals engineering, 2014,66-68(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