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理工学类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正文

10kV架空配电线路杆塔接地装置冲击特性研究文献综述

 2020-04-14 17:21:25  

1.目的及意义

配电网系统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直接向用户供电的任务,是连接电网和用户的纽带,其安全运行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对电能的依赖越来越强,对输配电线路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10kV配电线路网架结构复杂,点多面广,整体绝缘水平低下,不但直击雷能造成雷害事故,感应雷也能造成较大的危害,所以杆塔接地装置通常与避雷器一起安装架设。也是因为配电网线路分布广泛、杆塔尺寸小、绝缘水平较低等特点,在10kV配网中安装架空地线进行防雷保护较为少见。所以受到安装地点的环境、土壤电阻率、装置本身的锈蚀及不合理埋设等因素影响,杆塔接地电阻超过规程标准。由文献[1]知,当线路附近落雷时,配电线路会因电感效应而产生高出线路相电压2倍及以上的过电压,雷击10kV配电线路时,由于雷电流的幅值较大,频率较高以及冲击电阻的阻值较大,线路会对地阻抗上产生很高的电位差,这会造成二次故障率升高,极大影响10kV配网的正常运行。改善接地装置是电力系统中保护配电线路和电网设备免遭故障电流和雷电流损害的保障,其中最重要也是应用最广的措施就是接地装置降阻。10 kV配电线路的防雷保护则是保证电网安全运行、减少经济损失的重要措施[2]

而在10kV配电线路中架空线路接地装置冲击特性是决定配电线路的防雷保护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由文献[4-6]知接地装置的冲击特性与诸多因素有关,其中包括它的尺寸材料、材料涂层以及雷电流的幅值与频率、土壤电阻率及埋深等因素。分析接地装置冲击特性,计算接地装置冲击接地电阻是合理设计配电线路防雷性能的基础,而接地装置流散冲击电流过程中土壤的火花放电现象和接地装置还有电感效应和电容效应则是准确计算接地装置冲击特性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先介绍架空配电线路杆塔接地装置以及其在中10kV架空配电线路中的作用,然后介绍接地电阻的原理以及降低接地电阻的因素,最后介绍接地装置的影响因素及降阻的措施。

1.1架空配电线路杆塔接地装置研究现状

文献[1-2]向我们表述了配电线路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运用ATP仿真原件模仿雷电流对配电线路的危害,提出线路避雷器可以提高线路防雷水平。文献[3]介绍对于不同土壤电阻率的杆塔接地装置的一般要求。文献[4-6]提出输电线路杆塔接地体的冲击接地电阻是影响线路防雷性能的重要技术参数,并介绍了土壤火花放电、接地装置的电感效应与电容效应等特征现象。文献[8-11],分析土壤火花放电现象与接地装置的电感效应及电容效应对配电线路的影响,得出影响接地装置冲击特性的因素。文献[13-31]集中讲述了国内外架空配电线路杆塔接地装置研究现状。文献[32]详细讲述了土壤火花放电,接地装置的电感效应和电容效应对接地装置冲击特性的影响以及何者主导影响的问题。

现阶段国内外对于输电线路接地装置冲击特性规律的研究,前人已经对输电线路防雷做出了里程碑式的改良,但是大都的针对输电线路的研究,没有足够重视对于配电线路的研究。10kV配电线路结构复杂,点多面广,整体绝缘水平低下,设备遭受雷击损坏,加之不断增长的对于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这两者的矛盾日益突出。通过对10kV配电线路常见的接地装置冲击电阻随土壤电阻率、雷电流幅值及接地装置埋深变化而变化的关系,得出常见10kV配电线路接地装置的冲击特性,以降低配电线路的雷击跳闸率。

接地装置也称接地一体化装置:把电气设备或其他物件和地之间构成电气连接的设备。(建筑电气施工技术)。接地装置由接地极(板)、接地母线(户内、户外)、接地引下线(接地跨接线)、构架接地组成。它被用以实现电气系统与大地相连接的目的。与大地直接接触实现电气连接的金属物体为接地极。它可以是人工接地极,也可以是自然接地极。对此接地极可赋以某种电气功能,例如用以作系统接地、保护接地或信号接地。接地母排是建筑物电气装置的参考电位点,通过它将电气装置内需接地的部分与接地极相连接。它还起另一作用,即通过它将电气装置内诸等电位联结线互相连通,从而实现一建筑物内大件导电部分间的总等电位联结。接地极与接地母排之间的连接线称为接地极引线。

1.1.1接地装置的连接方式

按接地的目的,电气设备的接地可分为:工作接地、防雷接地、保护接地。

工作接地:是为了保证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所需要的接地。例如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的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其作用是稳定电网对地电位,从而可使对地绝缘降低。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