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汽车防撞梁的有限元分析开题报告
2020-02-20 09:36:24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1)目的和意义
本文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有限元分析获得碳纤维复合材料防撞梁的抗冲击性能。
本文的意义是确保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防撞梁的安全性,并进行优化设计,从而具有更好的经济性能。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本文研究的基本内容是基于 ansys 的碳纤维汽车防撞梁的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建立与优化设计。
本文研究的目标是获得不同截面形式的防撞梁对冲击性能的影响,从而确保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防撞梁的安全性。
本文拟采用的技术方案及措施为以有限元分析为主,结合有关的复合材料力学相关理论进行研究。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第1-3周:查阅碳纤维汽车防撞梁相关文献资料,明确研究内容,确立基本的研究思路,完成开题报告,完成英文文献翻译;
第4-8周:用 catia 对复合材料汽车防撞梁进行几何建模,
其中主要尺寸参考消费级钢防撞梁,截面形式参考相关文献研究设想;
并将模型草图导入ansys 动力学分析模块中进行材料赋值,接触定义,网格划分,建立初始条件,约束和边界条件。
第9-11周:用 anays动力学分析模块对复合材料汽车防撞梁进行有限元分析,针对分析结果进行结构优化设计。
第12-14周:参考相关文献资料和毕业论文管理办法,完成并修改毕业论文;
第15周:准备论文答辩。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 郑欲锋, 籍庆辉. 碳纤维复合材料保险杠防撞梁强度分析[J]. 上海汽车, 2018(01):47-51.
[2] 田凯. 电动汽车碳纤维复合材料保险杠防撞梁轻量化设计[D]. 吉林大学, 2018.
[3] 凌扬超, 范体强, 赵清江. 复合材料碳纤维防撞梁轻量化设计研究: 2016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展览会, 中国上海, 2016[C].
[4] 王庆, 卢家海, 刘钊, 等.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汽车保险杠的轻量化设计[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17(02):136-141.
[5] 李永刚.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保险杠的研究[D]. 沈阳理工大学, 2014.
[6] 董银飞.汽车复合材料碰撞吸能装置设计与仿真方法研究[D]. 山东理工大学, 2014.
[7] 苏尚彬.碳纤维材料保险杠耐撞性分析及轻量化[D]. 山东理工大学, 2015.
[8] 李旻等.汽车前保险杠低速碰撞试验计算分析方法[J]. 振动与冲击, 2017(36):248-254.
[9] 李洋,施伟辰.汽车保险杠横梁的研究与改进[J]. 汽车实用技术, 2017(10):164-166.
[10] 吴琼.碳纤维轿车保险杠横梁的设计[D]. 武汉理工大学, 2014.
[11] 吴飞.基于轻量化概念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保险杠设计[J]. 塑料工业, 2018(8):14-17.
[12] Gibson R F. Principle of composite material mechanics[M].CRC press,2016.
[13] Sapuan S M, Suddin N, Maleque M A. A Critical Review of Polymer-based Composite Automotive Bumper Systems[J]. Engineering Review, 2002(8):628-636.
[14] Cheon,S S, Jeong K S. Composite side-door impact beams for passenger cars[J]. Composite Structure, 1997,38(1-4):228-239.
[15] Belingardi G,Beyene A T, Koricho E G,et al.Alternative lightweight materials and component manufacturing technologies for vehicle frontal bumper beam [J]. Composite Structures,2015,120:483-495.
[16] Wang D, Wang C,Lightweight optimization design of automotive aluminum alloy front bumper anti-collision beam[J].2015.